為呼喚良知而獻身的女杰—寫給楊元元
女研究生揚元元走了,帶著對這個時代的無奈,帶著對這個時代的怨憤,帶著對這個時代世情的冷漠,走了!
幾次想為這位為特色時代呼喚良知而獻身的女杰寫點什么?心難靜,理還亂。
前兩天(12號)打開電視熒屏,看到鳳凰臺《冷暖人生》專欄播放揚元元的生前日記和對他母親的采訪。讀著他一篇篇充滿真誠,對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充滿著對未來希望的日記和他母親帶血的泣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元元的身世和我老伯何其的相似,而又有那樣的不同---
都是5歲喪父,靠勤勞的母親茹辛歷苦養大;
都是勞動人民的后代,他是工人的后代,我是農民的后代;
都是交不起學費的學生。
我5歲喪父時,是共產黨新掌政權,接過國民黨的爛攤子,國家很窮,百廢待興的50年代初。我入學讀書正是3年自然災害餓死人的時代。而揚元元喪父卻是在改革開放的80年代。一個被稱為昌盛、輝煌的時代。揚元元讀書是在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給人民帶來很大幸福,國家不差錢,兩萬億美元存在外國銀行那樣富有的時代。
我讀書是個“留級王”四.五年級都留級,無緣小學畢業。我不是因為讀書成績拔尖而是因窮而免學費。她讀書可是個尖子生,年年考第一。卻是因欠校方3900元學費,成績優秀而拿不到畢業證。這是報紙電臺天天叫關心貧困孩子讀書問題的改革開放時代,我雖然學業成績不佳,可我榮幸地在大國企里做一名小小干部,但她是大學的高才生卻找不到職業!
我童年的困難是毛主席主政的時代。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共產黨的干部都喜歡往窮人那里跑。生活雖困難但有明天的希望,人民樂意忍受困難,跟著毛主席共產黨為明天的希望奮斗!而元元的困難卻是“為人民服務”不再是共產黨的宗旨,取代的是“先富論”、“貓論”,共產黨的干部都爭著先富,想辦法先富,都喜歡往富人堆里泡!窮人沒有生活的信心,找不到生活的明天希望的特色時代!
元元,告訴你:植入我心靈的童年記憶——
我的家遠離大鄉村,只幾戶人住在一個小山坡,屋前屋后都是水塘,交通極之不便。就這樣的幾戶人家,52年的某一天來了兩位穿黃衣服,說嘰嘰呱呱話的人。聽母親說他們是“大軍”。長大了我才意識到他們是共產黨派來的解放軍土改工作隊。干嘛,他們工作要哪么認真,走家串戶聯系群眾,連一戶農家也不放過?因為他們要把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傳達到人民,把真相告訴人民。
父親有幸分田,卻無緣在共產黨給的田地種上自己的勞動果實。那一年他走了。他丟下一個寡婦,七個兒女走了。那時我才五歲,弟弟才歲半,長兄還不到19歲,住的是茅棚,能過日子嗎?不要緊,有毛主席有共產黨。沒有錢建房,可第二年我家搬進了青磚的四合院,是共產黨給的。勞力不足,共產黨的干部駐到鄉村,發動農民搞互助組,解決了農民因勞力不足誤農耕的困憂。
五四年大旱,農業減收。我常吃看不到大米的麥菜粥,一天母親挑回一擔大米,高興阿!后來在母親的口上才知道,是鄉公所的干部孟慶云到我們村蹲點,在群眾中獲悉我家的困難,叫村干部通知母親到鄉公所領到了一張80斤大米的批條。那時母親根本不知道這個世上有叫孟慶云的共產黨干部,也不知道打困難申請報告。是共產黨的干部把黨的溫暖送到農民中。近年我退休了回鄉的次數多了,每每遇到當年的老生產隊長,老農們,他們都向我詢問60年代,70年代在我們家鄉公社任職的老書記們的情況。可見當年的共產黨干部在人民心中有多深的情感。改革開放30年在我們家鄉任職的鎮委書記們一大堆,但農民沒幾個記的住他們的。不記得還好,能記得的鎮委書記一定是農民處處罵聲的書記。為什么?元元你是清楚的,是政權實質屬性的評價!正是這政權的實質屬性,強行把你推過“奈何橋”!
五六年我入學讀書,學費一元八角錢,就這么點點錢我家也交不起。不要緊,大隊的一張證明,我就免費讀書了。
元元阿,你真的不幸!如果你趕在我的那個時候投胎,絕對不會有人對你說“窮就不要讀書”絕對不會有人敢向工人的妻子你的母親白眼;
你要在資改時代投胎也罷,你不應該選擇工人的家庭投胎!如果你……投胎,XXX的女兒一幅畫就值500萬港元,XXX的兒女父親打個招呼,或不用打招呼就能擁有一片開發的土地。假如你是XXX女兒,還缺錢么!還用得著和母親在4度的寒夜在毛坯房里相擁御寒么?
元元啊,你知道嗎?
當看到你的日記,聽到你母親泣血的訴說;
當知道你,以優秀成績考取研究生,名額卻被另一個人取代;
當知道你,因欠校方3900元學費,成績優秀而拿不到畢業證,而沒有畢業證,沒有單位承認你的學歷,找工作四處碰壁;
當知道你,沒有錢買衣服,不嫌棄穿別人不要了的衣服,為減少母親的負擔邊讀書邊做家庭輔導,賺點小錢,為一頓免費的飯餐,半夜給校園掃飯堂;
當知道你30歲也不談戀愛,伴隨母親擺地攤謀生,邊擺地攤邊復習,經8年的努力,終于如愿以償,考上研究生;
當知道你父親生前的那個兵工廠宿舍,開發商要開發,拆遷把你母親趕走,母親只能到你校園和你擠睡在一張床,而又遭校方的驅趕;
當聽到你在4度的寒夜,擁著母親喃喃地說“對不起沒能給你幸福”。告訴你元元:這不是你的責任,兒女養不起父母是資改時代的特色!一套住房卷走三代人的財富,不僅父母連爺爺奶奶的骨頭也一起卷走了!多少工人農民的女兒,為養父母,無奈含羞解下褲帶,而你不這樣做;
當知道你,帶著母親回校舍洗澡,遭到管理員的白眼“窮就不要讀書”“鄉下婆”,你徹悟了這個社會。用一條潔白的凌巾,掛起了潔白的身軀,掛起了潔白的心靈!
當你的這一切暴光給社會的時候,天下的工人農民有良知的人定會像我現在一樣,心碎了,心在流血……!
元元啊,你走吧,安心的走!你雖然來到這個社會才短短三十年,你盡到了做人的責任和付出了做人的努力,有恨而無悔!
你走吧,安心的走!將來我們民族的子孫翻開資改路線這一頁歷史,一定能讀懂你的一切,一定給你寫首頌歌,唱曲長恨歌!
你走吧,安心的走!你是偉大的,你用死來抗爭社會的不平,你用死來撕開資改路線的華衣,令他的黑惡內臟暴露無遺,你是為呼喚良知而殉職的英雄!
你走吧,安心的走!走到毛澤東爺爺的身邊,告訴他老人家,工人、農民全中華民族各界有良知的人都在呼喚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