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駐外使館數目居全球第三,次于美國、比利時(由于歐盟總部所在地原因)。分量最重的駐美國大使一職,現任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張業遂將接替周文重。外交部新一輪人事大改組就此展開,受人矚目。
張業遂祖籍湖北,55歲,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曾在外交部“英語培訓點”倫敦經濟學院學習。七十年代后期起在外交部工作。2003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長分管歐洲事務。2008年接替王光亞出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張業遂妻子陳乃清也在外交部工作,是負責朝核問題特使,將出任駐美大使館政務參贊一職。
周文重對美事務熟悉,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發生,他代表中方協助唐家璇與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談判。周文重在2005年時是駐美大使因一件事幾乎斷送前程,即胡錦濤訪美,白宮草坪美中保安嚴密,一名女性混入場內出示標語,破壞氣氛,周文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年65歲的周文重雖然退休,但計劃安排到人大或政協外事委員會擔任二線工作。
張業遂的駐聯合國常任代表一職,將由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接任。何亞非也有在駐美國使館擔任公使的經歷,
外交部兩位新副部長為傅瑩(女)和崔天凱。傅瑩57歲,蒙古族人,其父阿民曾任內蒙古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她曾上山下鄉勞動,后以“工農兵學員”被推薦到北京外語學院英語系,傅瑩為人所知是因為在2008年奧運前數次在英國大報發表文章,表達中國立場。傅瑩將是60年來第二任女付部長(1974年王海容為首位),她的空缺由中國駐朝鮮大使劉曉明接任。
崔天凱也是57歲,上海人,華東師范大學外語系畢業,后在上海任教,80年代進入外交部工作,2007年出任駐日本大使。崔在交涉熱比婭訪日問題對外說“將心比心”的話,引起海內外華人強烈不滿,認為不夠堅定。崔的前任王毅則在日本顯示外交家風度,現已是國臺辦主任,中共中央委員了。崔空缺將由原駐韓國大使程永華補上,程的空缺由楊厚蘭接任。
中國外交官員較前幾代在外語、經貿知識、國際條法等有進步,但缺乏戰略眼光和大格局視野。一句話,還缺乏一至兩位外交戰略家。這與過去20年整個外交系統彌漫“韜光養晦”說教很有關系。其實那句話被領導人講出來有特殊歷史背景,當時中國受西方制裁,努力自保穩定發展為優先。
20年后,整個時空背景都不一樣了,根據馬克思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理論,現在的中國國力大增,在國際上也要站出來維護自身利益,采用新方針新做法。實際上,中國領導人參加G20會議,哥本哈根氣候暖化會議等都是“出頭”的表現,已宣告“韜光養晦”的壽終正寢!外交部還說2010年中國領導人要出席多少上百個峰會,這不是與“韜光養晦”自相矛盾?有些人辯解說,“韜”論是鄧首先提出的,所以要維持。那位吳建民更伸延至100年、1000年不變,真是不知道世界是會改變的。按這些人的講法,是否也算是“凡是”派?凡是鄧講過的就要按“既定方針”辦下去?毛澤東的某些方針都可以與時俱變,何況他人?道理很簡單。如果誰要拿鄧做“韜”論擋箭牌。我們可以用鄧之矛(批判兩個凡是的多次講話)去還擊它就好。
我們的觀點是:外交政策是可以全民參與討論的。建國60年,幾乎所有領域都被批評過,外交是個例外。所以,而對此起彼伏的批評外交聲浪。相關主事者的確需要自省修正,亦應秉持更多的平常心,絕對不能自認是國中精英,天之驕子,而固步自封,落伍時代變幻風云。畢竟只要認識到“韜光養晦”論不僅在國外,在國內都是沒有市場的,已太落伍。如能順應民意,轉而取納更符合世情的方針、口號,終究還是能贏回民意支持。
更多精彩美文,請見www.meihehua.cn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