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2010年展望: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發表日期:2009年12月29日
社會的發展,必然會產生各類利益訴求,利益機制難于實現平衡的時候,矛盾就必然產生。特別是征地拆遷、勞資糾紛等各類上訪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已經使有些基層政府把維穩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維穩工作始終是基層政府的一根繃緊的弦。
為了解決好社會穩定問題,促進和諧發展,各級政府都采用了空前的維穩措施,通過“一票否決”、嚴于問責等方式來推進各種責任制,如日前,湖北省領導在武昌與市州和省直部門主要領導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建立制度從源頭上預防不穩定因素,確保不發生在全省全國有影響的重大群體性事件。黨政領導要帶頭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解決在本地區,確保不發生在全省全國有影響的重大群體性事(案)件。(《南方都市報》12月27日)
預防和化解各類不穩定因素,當然是各級執政的頭等大事,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要謀求科學發展當然就是一句空話。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在我們的經濟社會得到不斷發展的同時,為何不穩定因素會越來越多,矛盾沖突越來越尖銳?為何難于收到理想的效果。這除了客觀因素外,還與我們解決社會穩定的思路和理念有關,那就是解決社會穩定問題沒有上升到如何加強科學執政的層面上,沒有找到有效的統籌兼顧的渠道。
現實中,往往是形勢一片大好的地方、唱著和諧高調的地方,就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矛盾沖突;越是采用高壓態勢去堵塞矛盾、封閉信息、粉飾太平的地方,就越是難于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這就是我們在對待維穩問題認識上出現了偏差,進入了誤區,沒有從根本上去尋找解決問題和化解矛盾。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承認矛盾存在、承認沖突存在的客觀事實,并且要主動地去接觸矛盾、預防矛盾并盡快去解決矛盾,并在處理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建立起長效的管理體制。而不是為了某種所謂的需要去掩蓋矛盾,甚至捂蓋子,人為地去制造表面的穩定。
維護穩定最關鍵的就是要千萬百計去化解矛盾,努力去暢通各類利益訴求,協調各方面關系,特別是要解決好民眾最為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社會性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讓社會公共信息始終處于透明狀態,樹立公眾的信心。現實中,有些矛盾的激化就在于長時間內未能得到解決,也沒有一個終結的協調機制,而“新官不理舊事”、“拖過一時是一時”、“拿錢買平安”就會使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事論事、各自為政、互相推諉,總也難于形成解決矛盾的合力,特別有些地方為了達到免責的目的,也簡單地把各類矛盾一古腦地“屬地管理”而一推了之,而不是屬事管理主動負責,這又何以能真正解決問題?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日前在嶺南大講壇發言中提出“在處理社會沖突和社會矛盾時,我們亟須有一種解決問題的制度化方式,而不應是簡單僵硬的維穩”。其實就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解決維穩的新思路,維穩如果總是看成是一個階段性的中心工作,而不能上升到加強執政能力、落實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戰略高度,就會永遠處于被動狀態。
因此,筆者希望在2010年里,各級政府多深入社會各個領域、各個階層、各類群體中去做好溝通、協調、化解工作,切實去解決好各類民眾關心的歷史遺留問題,認真履行好各自在維護大局、維護穩定的職責,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解決長治久安的長效機制。(文/落地花生)
草民的看法:
一、有包容才有團結,有團結才有和諧,有和諧才有穩定,有穩定才有發展,有發展才有保障,有保障才能凝聚人心。
二、老百姓應該明白:天下烏鴉一般黑,古今中外,無官不貪,無商不奸,無論換誰執政,都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三、官員應該明白:中國老百姓對政府官員的要求其實并不高,他們不在乎官員以權謀多少私,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平安地生活。所以,草民要提醒官員們,放心睡自己的覺,別老擔心老百姓舉報你們的貪腐問題,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危害你們的既得利益,除非你們強搶、強拆、強占、強攤。
四、官員還應該明白:互聯網是虛擬世界,網民們吃飽了飯沒事才上網發牢騷的,千萬別以為他們針對你們。去年那些膽小的貪官污吏看到網民掀起了反腐聲威,嚇得心驚膽戰,精神抑郁,居然選擇了跳樓上吊,這太不可思議了。
最后的希望:草民希望所有的官員和老百姓都做明白人,別自欺欺人了!
最后的祝福:草民祝福所有的中國人都在虎年合家歡樂、平安幸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