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子講那“狗的屁”的故事
風過無痕 (佳木斯)
前幾天,上一年級的孫子看了一段新聞問我:“爺爺,啥是雞的屁?”看著孫子稚嫩的樣子真是可笑。本來逼孫子看新聞是培養他從小關心國家大事,可沒想到也被西化了。我說:“那不叫雞的屁,叫狗的屁。”小孫子晃著小腦瓜一板一眼的說:“電視里說的是雞的屁”。我說電視里說的那個“雞的屁”是這樣寫的GDP,是你學的拼音“狗的屁”的生母的組合,每一個字的拼音第一個生母放到一起不就是GDP嗎。電視里的阿姨用洋話念就叫“雞的屁”,用拼音念就叫“狗的屁,”所以他說的“雞的屁”就是“狗的屁”。“雞的屁”和“狗的屁”是一個意思。啥意思呢,就是不要管他。中國老百姓有句話叫“管天管地還管狗放屁”,狗放屁你用管嗎,不用管,不管的事用洋話說就叫“雞的屁”,用中國話說就叫“狗的屁”。我這繞來繞去的把小孫子也繞懵了,懵懵懂懂的走了。想起來我也想笑,小孫子肯定聽不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吧。這些洋話都是從洋人那里學來的,說不定過些年洋人又搞出什么“貓的屁”、“豬的屁”來,現在懂了也沒用。說起這個“狗的屁”我還真是說對了,可真就是個不用管的事。你看世界金融危機來了,各國都在緊忙活,有的給銀行注資,有的給企業解困,有的政府官員減薪,有的發消費卷,有的搞貿易保護。美國那個黑小子上臺就奔全民醫保和降低失業使勁,在就是貿易保護,好像沒聽說“GDP”,保幾保幾的。我國的精英懵人懵慣了,在洋人那混了幾天,就懵老百姓。動不動嘴了就溜達出來幾個洋大人、幾個洋詞,什么斯密、李嘉圖、穆勒、亞當斯密、凱恩斯、薩繆爾森,GDP、PPI、CPI、M1、M2,要不咋叫精英呢,你看經濟學家長的都像洋人了,各個都尖嘴猴腮的。其實啥是“GDP”老百姓心里明白,應了毛主席那句話“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不信你聽聽老百姓中的笑話說的多明白。甲和乙路上看到一陀屎。 甲說:“你若是能把那玩意兒吃下去,我給你1000萬。” 乙見天下竟有這等好事,奮起英雄之勇,吞了,乙得到了那個1000萬。 可是乙隨著惡心加劇,越想越不是味,走著走著又見到一陀屎,于是乙說:“那一陀屎我敢吃,這一陀屎你敢吃嗎?你吃了我還給你那1000萬!” 甲想了想,覺得白白掏出1000萬心有不甘,于是奮起英雄之勇,也把那陀屎吃了進去換回那1000萬。 兩個人這時都惡心得走不動了,甲說:你說我們兩個走著走著怎么鬧出這大笑話?什么都沒得到,白吃兩陀屎! 乙突然靈機一動:不白吃,我們倆吃兩陀屎已經創GDP2000萬!「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