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一個國家而言,任何事實上直接或間接剝奪公民享受教育權利的政策與制度都是缺少遠見與智慧的。鑒于目前國富民窮,貧戶差距巨大的社會現實,建議,首先在目前9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對所有享受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國家予以每人每天3元的基本中餐補貼。另外,建議國家對獨身子女學前教育階段以及高中階段也實行免費。事實上,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減少了他們的日常開支,變相也就相當于增加了他們的家庭收入,因此,這樣的普惠制教育政策不僅可以真正保證每一個公民絕對不會因為家庭經濟原因付不起學費、交不起生活費而上不起學,也可以引導和鼓勵更多的家庭貫徹執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同時也是中央政府促進“居民收入增長”最簡單、最智慧、最普惠、最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二、就業問題是中國目前和將來30年內最重要、最艱巨的戰略問題。而解決就業問題最終的落腳點是創造新的實實在在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而不是目前各地政府推出的花里胡哨的、空對空的“形象政策、政績政策”。
建議在國家發改委下成立就業導向性產業發展司,簡稱就業產業司。由國家每年投入2000億元,成立國家就業導向型產業投資基金,委托社會組織或投資管理機構,以財務保本為原則,5年時間在全國各地投資創辦至少100萬家就業導向型企業,新創造至少2000萬個就業崗位。
三、 成立國家民生工作委員會,全面規劃、設計、盡快組織、實施與群眾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基礎性住房、看病、上學、社保、就業等民生問題。
近期發表的文章中主要言論及觀點:
1、一個國家如果所謂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們”、“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們”、“滿腹經綸的專家教授們”三種人都見錢眼開,都沒有了靈魂,那么這個國家一定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國家,這個社會也就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文明社會。
2、一個假話、空話、套話盛行,一個連真話都不敢講、不愿講、不能講的民族,由此導致的不僅僅是公共資源的浪費,公共管理效率的低下,更可怕的是普遍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社會的壓抑。
3、目前,各種公共權力,包括國家公權、國有(集體)企業、甚至
有的地方連慈善機構也被少數個人或者家族或者小團體把持;各種公共資源被少數個人或者家族或者小團體占有。由此導致沒有任何家庭“背景”的農村青少年,以及城市相當一部分弱勢群體,并非自身智力因素但卻喪失了向上流動的機會與希望,普遍精神空虛,甚至產生絕望的感覺,這是極其可怕的社會現實,甚至比資源的匱乏與浪費還要可怕。因此,必須盡快采取措施,堅決制止某些地方和部門(尤其是基層)日益嚴重的公共權力、公共職位世襲化;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甚至公益組織公司化、小團體化、家族化甚至黑社會化傾向。
4、規劃環節的錯誤其造成的損失幾乎是致命的、無法挽回的,尤其是國家和地區城鄉建設規劃、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國家產業發展規劃、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規劃、以及國家重大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而目前相當一部分地區城鄉建設與規劃領域,甚至產業規劃領域正在喪失權科學性、前瞻性、嚴肅性、權威性,有的被好大喜功、層次低下的地方官員左右,有的被貪官污吏和不法商人操縱,其結果就是“集中力量辦壞事”、“集中力量辦錯事”,并且事情辦的越多其損失越多,事情辦的越大其危害越大,將來糾正錯誤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越大,由此還直接導致了全國各地城市千城一面,毫無個性和品位,有的完全就是丑陋的,或者暴發戶式的,或者勞民傷財的,或者豆腐渣式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因此,對一個正在大力建設與迅速發展中的國家,幾乎沒有什么比“科學的規劃”更重要了!
5、近三十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三十年,也是中國歷史上資源無序過度開發、生態與環境破壞最嚴重的三十年。我們在生態、環境、資源(包括水資源)、土地、文化等方面付出的沉痛代價,其中有些也許永遠是無法挽回和修復的。為了保護我們極其脆弱的生態以及非常糟糕的環境,還有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和無法復制的悠久的建筑文化與歷史,必須在全國選擇一部分“水源地、老城、小鎮、街區、鄉村、濕地、湖泊、島嶼、林區、河流、海洋、礦區、油田”盡快劃定建立“不開發區”。比如:直接關系到城市供水安全系統的國內主要淡水湖、水源地都應該劃定成為“不開發區”,有些地方就應該保持其原生態。
6、目前無論城市或農村,一方面,適合老百姓,尤其適合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的大眾化、公益性公共文化體育活動場地與設施極度匱乏;但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國家投入巨額資金建立起來的目前歸屬體育行政系統管理的體育場館、文化行政系統管理的電影文化中心、公園綠化行政系統管理的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與資源卻各自在其體系內半封閉狀態下低效率運行,或者處于半休眠狀態,或者由于過度商業化開發而脫離公益性本位完全蛻變成為商業工具,有的甚至通過各種手段“運作”成為少數利益團體、商業機構、個別貪官的盈利資本或者尋租工具,甚至變相成為個人和家庭私有財產,并且已經成為潛在的腐敗溫床。
7、全國幾乎無處不在的有毒、有害食品,由此傷害的不僅是我們自己,更是我們自己的下一代和中國未來的希望。建議將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拆分出來,成立“國家食品監督管理局”,以加強對全國食品安全的監管。
8、為加強江、浙、滬三地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必須打破目前兩省一市各自為政的行政格局。建議在維持目前基本行政格局的基礎上,中央任命一位政治局委員同時兼任三地黨委書記,以保持三地相對獨立的行政管理前提下,實現三地的統一協調與城市建設的統一規劃。經試行,如果合適,再向其他經濟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區域推廣,比如,四川和重慶。
這是目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陣痛最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模式。
同時建議依托上海同濟大學,組建高規格、高水準的“同濟大學江浙滬可持續協調發展研究中心”,以開展江浙滬三地城鄉規劃與建設、產業規劃與建設、市場監管體系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及兩省一市高級公共行政管理人才與干部隊伍建設等多領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策略研究。
9、目前國家極度缺乏創新力,老百姓尤其是中青年極度缺乏事業感,國家經濟缺乏內在活力與動力。其中,相對一部分中青年人也許不缺一份能夠按時領取薪酬但個人未必感興趣或視之為事業的工作,由于找不到事業感,因此,普遍缺乏內在的精神動力與精神追求。如果一個國家缺少內在的精神動力和精神追求,那么國家只能算是一個空殼,也許依然是一個大國,但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國。
10、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門為謀取部門權力與小團體利益,以及為管理而管理制定的過高的創業門檻,以及其他一系列人為的條條框框的限制,還有部分公職人員的胡作非為已經成為國家創新、創業甚至國家振興的一大障礙!
11、行業協會在全球經濟事務中具有國家政府部門以及企業自身不可替代的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鑒于中國鋼鐵、中國乳業等國家級行業協會完全沒有承擔起國家行業協會應盡的職責,因此,必須充分研究新形勢下行業協會的作用、定位與管理模式,并對全國行業協會進行脫胎換骨的整頓與改造。
12、建議立即組建全國性的、公開的中國土地交易市場和中國產權交易市場二個關鍵性的交易市場。規定全國國有及集體土地、國有及集體資產必須在兩大交易市場公開掛牌,才能實現交易,才能辦理產權過戶或轉移手續,嚴防目前情況已經非常嚴重的國有、集體資產流失現象,以及土地領域觸目驚心的腐敗現象。
13、全國各地目前相繼推出的經濟適用房政策,不科學、不合理、不公平,政策設計缺少智慧,幾乎沒有可持續性,建議中央政府立即剎車!否則,將留下難以挽回的、巨大的后遺癥。建議由國家民生工作委員會組織國務院有關部門面向全國各種官方和民間智庫以及個人,公開征集相關的政策設計方案以及標準化房型設計方案,由國務院頒布全國統一的經濟適用房政策,決不能讓有些地方以經濟適用房建設為名,通過犧牲國家利益來謀取小團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也不能讓有些地方政府只顧眼前政績,而不顧國家和地方長遠利益。
作者簡介:周瑞,1988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助理研究員,曾在政府機關從事經濟工作,也曾在國資委下屬企業以及民營企業任要職。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