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購飛機與民眾“干多掙少”
|
據人民網等媒體報道,12月8日,趙本山出席了《劉老根大舞臺》在天津的開業儀式。就在開業前夕,卻曝出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趙本山耗資近2億元人民幣,從加拿大購入一架17座小型客機,月末將運抵遼寧。據了解,該飛機酒吧、健身房、臥室應有盡有。有網友調侃說,趙本山“堪稱明星中的戰斗機”。
當我讀到這報道時,不知咋的,腦袋中突然浮現出這么一幅畫面:一架畫著趙本山漫畫形象的飛機,從趙本山的豪宅上騰空而起。躺在飛機酒吧中的趙本山,一邊把玩著“趙氏獨拐”,一邊大聲吆喝著:賣拐嘍,賣拐嘍!在陣陣的吆喝聲中,趙本山喜不自禁地掙開充滿得意的雙眼觀賞著象仙女在空中綿綿舞動著的百元大鈔;在這飛機的下方,一群衣履藍縷的“范偉”,正費力地舉起手中的鋤頭,試圖從腳下的黑土地中挖出點什么。可挖啊,挖啊,挖到的盡是些換不來錢的土疙瘩。這時,趙本山“賣拐”的吆喝聲從天空中飄散了開來,似乎聽到這依稀傳來吆喝聲的“范偉”們,睜著一雙雙失望成份多于渴望成份的眼神,憂慮地望著那漸飛漸遠的飛機,發出了一陣陣無奈的嘆息聲……
這報道,這畫面,讓我的心一陣陣的揪痛,并隨即生出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這感覺,折斷了我思維的翅膀。我還能說什么呢?
咳!就在我不能自己的時候,又讀到了人民網于12月10日發布的題為《專家:收入差距加大 10%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45%》的報道。我就想,如果再不寫點什么,再不說點什么,還對得住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嗎?于是,便有了這涂鴉般的文字。
這些年來,盡管我國采取了一系列“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富民政策,但由于既得利益集團有形無形的阻撓、先富勢力或明或暗的干擾,以及無良精英時實時虛的推波助瀾,致使我國收入分配差距進一步拉大,大大削弱了黨和國家政策的富民效應。一邊是趙本山“不差錢”,瀟灑地一擲億金購飛機,一邊是民眾“干多掙少”,入不敷出。用老百姓的話來講,“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干得比驢多,拿得比貧農還少”。這樣的收入狀況還怎么讓百姓放心消費,大膽消費呢?這不能說不是個莫大的“黑色幽默”!
這“幽默”,到底“黑色”到了什么程度呢?
12月9日 ,作客人民網“人民議事廳”的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中國薪酬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曾湘泉告訴我們,我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經達到“高度不平等”狀態,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財產總額占全部居民財產的1.4%。
與此同時,20%的高收入和20%低收入戶的倍數也在不斷增大,在城鎮是8.9倍,農村是6.7倍,平均在7到8倍左右。我國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體數量很大,現在的收入結構中,我國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體合計占總人數的64.30%。
實際上,我覺得專家統計的這個收入差距倍數還是有點低。舉一個例子,平安保險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馬明哲的年薪是6000萬,而農民工的年薪是多少呢?
我沒有查到最新資料。據2006年國務院研究室發布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農民工月工資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間。其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元至500元的占29.26%,500元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有28.02%的農民工領取工資為按年領取,基本能按時領取工資的達到47.78%,有時延期和經常延期的比例達35.68%和15.68%。我估計,2008年,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狀況也好不到那里去!
請大家注意,在這里,馬明哲的年薪是農民工最低收入的16667倍!
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而社會現實中,象類似極端的例子難道還少嗎?
如果用行業和地區平均工資倍數來表征這“黑色”程度的話,按照專家統計, 1978年,行業的平均工資倍數最高和最低是2.1倍,2000年是2.6倍,2008年是4.77倍,差距急劇上升。地區之間最高與最低工資差距倍數也在增大,1985年是大概是2.07倍,2001年是2.75倍,2008年是2.69倍。
如果再用衡量總體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來表征這“黑色” 程度的話,中國的基尼系數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0.20激增至現在的0.473,大大超出0.4的國際警戒線。
現在的事實是,社會利益分配的傾斜讓一部分先富了起來,而全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理想并沒有實現最初的預想。不僅如此,30年來,中國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國家之一,變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根據北師大經濟學教授鐘偉統計,中國50個富豪的資產即相當于5000萬農民的年純收入,300萬個百萬富翁的資產,相當于9億農民兩年的純收入。人民銀行也曾經發布統計信息稱,中國銀行體系總計8940億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戶持有。
這些數據令人瞠目結舌,這種幽默令人憂憤橫生。如果此時還好意思大談特談什么公正、公平,不覺得是對這四個字的褻瀆嗎?不覺得是一個天大的荒唐嗎?不覺得是在抹著良心說話嗎?不覺得是在向黨的形象澆黑墨水嗎?
我一方面驚詫趙本山的錢來得太輕松了,一方面又傷情普通百姓的錢掙得太艱難了,正合坊間“掙錢不費力,費力不掙錢”的戲語。這樣的戲語,實在是太傷情;這樣的對比,實在是太殘酷;這樣的結局,實在是太令人失望!
為什么會出現“勞者不富,富者不勞”的局面呢?如果要我說真話的話,我認為,完全是因為不適當的收入分配政策造成的。
有媒體報道,發達國家工資一般占企業運營成本的50%,而中國不到10%;發達國家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在55%以上,而中國不到42%,并呈下降趨勢。
中國社科院此前的一份報告就曾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很多企業利潤的大幅增加在相當程度上是以職工的低收入為代價的”,“利潤侵蝕工資”現象突出。應該說,中國經濟近些年來的高速發展就得益于廉價的勞動力,但這種勞動力優勢僅在經濟增長初期比較明顯,隨著經濟增長由出口轉向內需,普通大眾的低收入必然對經濟發展形成掣肘,并可能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影響到中國未來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這就告訴我們,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貧富不均、兩極分化日益嚴重,是當今中國最大的社會矛盾。而這個社會矛盾的逐步滋生和放大,從本質上講,是由無序失范的發展催生的。
當前,如何有效地消除事實上存在的巨大的收入差距,如何有效地解決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不僅迫在眉睫,而且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和能力。
毛主席在1934年1月27日就曾經說過:“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我們就真正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今天,當我們重溫毛主席的這篇講話,結合時下社會現狀,能不感到親切?能不感到溫暖?能不為之反思?能不為之驚醒?實事求是地講,坦率地講,毛主席的這個講話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現實指導意義。如果是一心一意、而不是三心二意或者是虛情假意地實踐毛澤東思想,當今許多問題和矛盾,就都會迎刃而解。
孔子有云,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收入分配不公既是經濟問題,更是隨時引爆炸彈的政治問題。我們天天講要科學發展,天天講要堅持鄧小平理論,那么,盡快縮小收入差距,大力抑制兩極分化,解決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貧富不均這個社會矛盾,就是最大的科學發展;盡快在制度層面上保證分配的公平與機會的均等,讓“掙錢不費力”的趙本山和“費力不掙錢”的普通百姓機會均等地走向富裕階層,就是最大的堅持鄧小平理論!
如果這一切能成為真正的現實,人民能不滿意?百姓能不高興?社會能不和諧?發展能不有序?
歡迎博友光臨強國網:http://www.lnxv.com/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