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危機來臨的時候,人們會感知凱恩斯的正確性,象斯蒂格利茨這等大師提出的見解應該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確,大師對金融問題的看法還是比較客觀的,在自由主義泛濫的情況下,追逐暴利成為不可避免的,而金融充當了追逐暴利的最好工具,誠如馬克思預言的,貪婪是危機的根源,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凱恩斯主義不過是一種對自由主義的調節和矯正而已,就像彈簧的振蕩,當阻尼消耗了系統能量的時候,我們習慣性的去推一下,使得系統繼續振蕩下去,本質上并沒有改變什么,并且,當我們用夠了推動的力量,哪么再推動就會使得系統出現問題,或者到最后我們用再大的力量,系統依舊只有那個振動幅度,甚至我們持續的推動會出現與系統不合拍的現象,最終會阻礙系統的運轉,從而再一次制造一個危機。由此看來,人類到目前為止,的確還是沒有看到發展的本質,大家以為幾千年來,人類的發展已經如此高級,甚至因此感到自傲,就連我也時不時的感到人類發展的確不錯,可是這種自大是如此的腐蝕人類的靈魂。當我們面對如此破爛的經濟學的時候,我們還在沾沾自喜于這種破爛的偉大,還在為自由與干預爭吵不休,我不知道是真的沒有人看見本質,還是貪婪的人故意隱瞞,維持這種破爛作為更持久掠奪更多的財富的借口?
附:
斯蒂格利茨:凱恩斯主義的勝利回歸
東方早報
作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現在我們大家都變成凱恩斯主義者了。連美國的右派也加入到了凱恩斯主義的陣營中,他們都充滿了無限的熱情,這在以前根本是無法想象的。
對于我們這些聲稱與凱恩斯主義的傳統有某種關聯的人來說,現在是一個勝利的時刻,畢竟在過去三十多年里,我們一直被遺忘甚至被回避。從某種程度上說,現在所發生的事情是理性和證據對利益的勝利。
經濟理論早就解釋了為什么不受管制的市場是無法自我糾正錯誤的,為什么需要監管,為什么政府在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有許多人尤其是那些在金融市場從業的人卻在積極推動著一種“市場原教旨主義”。由此產生的誤導政策曾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現在,當這些政策讓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工業國家造成代價時,人們才醒悟過來。
凱恩斯不僅指出市場是無法自我糾正錯誤的,而且在一場嚴重的經濟衰退中,貨幣政策在很多情況下是無效的,這時候更多需要的是財政政策,但并不是所有的財政政策都會產生同等的效應。在今天的美國,由于存在巨額的家庭債務和悲觀的預期,減稅很有可能不會產生效果(就像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所發生的情況)——去年2月份美國的減稅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被人們存進了銀行。
面對布什政府遺留下的巨額債務,美國應該盡可能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刺激作用。在科技和基礎設施方面(尤其是環保行業)的投資不足以及貧富差距的拉大,都要求美國在短期支出和長遠效果方面取得平衡。這就需要重新制定稅收和開支計劃。為窮人減稅、提高失業津貼以及同時增加富人的稅收可以刺激經濟、降低赤字以及縮小貧富差距。減少在伊拉克戰爭上的開支以及提高在教育上的支出可以同時提高短期和長期的產出以及降低赤字。
凱恩斯曾經擔心流動性陷阱,即貨幣主管部門無力刺激信貸供應的增加以提高經濟活動的水平。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一直在努力避免人們像在大蕭條時期那樣指責美聯儲加劇了經濟的衰退,當時普遍的現象就是貨幣供應的緊縮和銀行的大批倒閉。但是人們應該認真地閱讀歷史和理論:保護金融機構本身并不是目的所在,而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方式——重要的是要促使信貸的流動。
大蕭條時期銀行倒閉之所以顯得重要,是因為它們是保持信貸流動所需要的信息的薈萃地。但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后,美國的金融體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的許多大銀行已經走出了“借貸”業務而進入了“流動業務”。它們把業務的重心放在購買資產、對它們進行重新包裝然后再出售上,與此同時,他們在評估風險和進行篩選以確保信貸的可靠上的低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最終,對金錢的貪婪導致了對社會破壞性的后果。
聯邦政府已經承擔了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債務和風險,然而伯南克和保爾森的緊急援助計劃的條款對納稅人是不利的,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規模如此之大,然而對于刺激貸款的重新發放做得卻很少。
新自由主義推動放松監管,滿足了某些人的利益。金融市場在資本市場自由化的過程表現得非常出色,使美國能夠把它有巨大風險的金融產品兜售出去,使全世界都參與到投機中可能服務了美國公司的利益,盡管這讓其他國家背負了沉重的代價。
今天,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在于,新的凱恩斯主義教義可能被濫用來服務過去那幫人的利益。那些在十年前鼓動放松監管的人真的吸取教訓了嗎?還是他們只是在推動表面的改革,以表明這個數萬億美元救助計劃的正確性?他們的想法是否真的改變了,還是只是策略上的改變?不管怎樣,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采取凱恩斯主義的政策看上去比追求市場原教旨主義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十年前,當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大家紛紛議論要改革全球金融體系,但是最終付諸行動的卻很少。我們對于當前的危機僅僅做出恰當的回應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進行必要的長期性改革,以便我們能創建一個更加穩定、更加繁榮并且均衡的全球經濟體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