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奧巴馬之弟受《南方》抬舉
如果奧巴馬在2008年11月2日總統大選輸給麥凱恩,馬克·奧巴馬此人有可能還在深圳開他的小餐館,和上萬來自非洲的外來工一樣,無聲無息在中國混,或泡個中國妞。如今,這個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同父異母弟弟,已被中國“右派”媒體捧上了天?!赌戏饺請蟆?1月15日“文苑”版刊出長文,煽情的題目:《奧巴馬哥哥,弟弟在中國等你》。作者寫道:“馬克正應了中國一句古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蔽覀冊诖嘶貞澳戏綀笙怠币痪洌厚R克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難道不是這樣嗎?
廣東的廣州、深圳有很多人和馬克一樣來自肯尼亞,大都做“倒爺”,把中國輕工產品大包小包通過航空、海路運回家鄉轉賣牟利。這些肯尼亞人,不衫不履,有信仰基督教,也有信伊斯蘭教,一夫四妻。廣州的很多肯尼亞人,參與了包圍廣州白云區某派出所的“群體事件”,造成了嚴劣的影響。老廣州人都擔心,如果不出臺對非洲外來工的管理制度,更多的吸毒、販毒、搶劫、殺人、互毆事件在非洲外來工居住區域還會繼續,更多的包圍派出所事件還會爆發,難免會象中國人在紐約形成唐人街那樣,在廣州形成“黑人街”。艾滋病、性病會傳染開來,出現城中之城。
過去七年,與奧巴馬風牛馬不相及的馬克·奧巴馬深知中國人對他們外來工的疑慮,豈敢“鳴”?所以一直在深圳保持低調,秘而不宣,免得被鄰居另眼看待,免得被廣東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處列為“黑名單”,不得再入境。因為不少非洲外來工已被列入了?,F在他“牛X”了,向公安咆哮:我哥哥是美國總統,你們敢不給我中國入境居留簽證?在深圳,已有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們鞍前馬后,吆喝看馬克的路人們了。
奧巴馬當上美國總統了,沒有美國媒體報道躲在深圳那個同父異母兄弟?!盎实鄄患碧O急”,美國國內外都有好事者為他“搜索”親戚。雞犬都可以升天,都可以成為“關系”。奇怪的是,中國“右派”媒體比美國輿論更加積極做此事。在看風使舵的中國媒體人的筆下,馬克搖身一變成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他從大專文化變成美國名校本科畢業,從一個開小餐館者變成了作家、畫家和作曲家。這些造假不攻自破。他在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持肯尼亞護照申請旅游/商務(B1/B2)簽證,于今年去了美國一次。請注意他只能以肯尼亞人身份遵循美國法律申請入境簽證,沒有任何特權。然而在右派媒體人筆下,變成了“馬克回了美國一趟”。請問,他又不是美國公民,何來“回”美國?如果馬克要成為美國公民,他必須由奧巴馬本人在美國申請“兄弟”移民美國投奔他總統大人才行。我們想,奧巴馬是不會如此這般的,一來美國以兄弟身份申請排期長達十年以上,馬克未必愿意;二來奧巴馬決然不會貿然申請一個來自敏感地方國家的親戚,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館曾被伊斯蘭教旨主義者爆炸死傷數百人。奧巴馬至今刻意不訪問肯尼亞,雖然他有象馬克這樣的遠親在那里,但首訪的國家是加納?! ?/p>
右派媒體還炒作馬克會在北京會見總統本人。然而,據向美國使館新聞文化處官員查詢,總統本人訪華日程滿滿。馬克能否見他,只是白宮辦公廳的安排選項之一,能否實現很難說。即使見了又怎樣呢?奧巴馬訪問中國當然以國事為重。見馬克讓奧巴馬勉為其難了。中國成語“不因人熱”,表示不仰賴別人。請馬克學學這中文成語,別看什么紅樓夢了,看得明白嗎?
自然,美國人也有拍馬屁、擦鞋的“Yes man”。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10月26日在廣州開早餐會,美國商會就刻意安排馬克坐在洪博培旁邊,座位顯赫。大使也不忘在致辭中提到馬克,但又強調馬克是在廣州生活、工作,而不是在深圳。大使先生干嘛安排挑起廣州、深圳兩大城市的“瑜亮情結”呢?深圳媒體會反擊說,馬克住在我們深圳的。馬克次日即開媒體會,出書亮相。他說這本英文書的收益中百分之十五將用于慈善機構。我們只是不解,他在中國土地上能否賣出超過100本呢?何來利潤?請麥當勞買10,000本吧,當做對白宮的公關費。誰會對馬克在書中自曝父親對他和母親又打又罵感興趣呢?人們當然會對馬克與奧巴馬有多少來往,多少互動,或者曝出奧巴馬總統的隱私好奇,可惜,馬克的書全然沒有描寫。由此只能證實:馬克和奧巴馬兩人之間距離太遠,同父親,不同母親;同有黑人血統,卻持有不同國籍護照。奧巴馬處廟堂之高,馬克處江湖之遠,兩者差異實在是大矣。然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中國封建倫理未滅。美國社會不同,中國社會仍在用。我們只想要提醒右派媒體人的是,你們很想“自由地進出美國”,現在可以拿馬屁文章出示給美國簽證官看以便通過面試。如果奧巴馬在2012年總統大選未能連任,風云變色,你們這些文章報道就不靈光了。因為馬克可能為此打回原形,又淪為萬千非洲打工大軍在中國的普通一員。憑總統哥哥之名號在中國土地上吃香喝辣,再長也只能混到2017年1月20日為止。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如此而已,豈有它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