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得克薩斯州胡德堡陸軍基地(FortHood)發生駭人聽聞的槍擊事件:美軍陸軍心理醫生哈桑手持雙槍闖入胡德堡基地,造成13人死亡30人受傷。這起事件無疑給整個美軍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美國怎么會發生這樣自相殘殺的事件?一個心理醫生,而且還是一名美軍少校去殺自己的戰友?就這起事件,我也聽過張召忠,戴旭,洪源等的評價,無論是戴旭從戰略角度分析還是洪源把這起事件當作戰前的武裝嘩變,我感覺還是有困惑的,不能什么都往里面套。雖然真實情況我們還未知,但好在哈桑還活著,事情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或者真實情況美國永遠不會讓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但猜測畢竟夾帶主觀色彩。最簡單的問題是:一個心理學醫生殺了人,這本身就是一個心理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哈桑的資料:現年39歲的哈桑少校出生于約旦,后加入美國國籍,是一對巴勒斯坦移民夫婦的孩子,入伍前他是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生化系本科畢業生,2001年哈桑從馬里蘭州健康科學統一服務大學獲得醫學文憑,專攻心理健康和精神病學。哈桑先是在美國最大的受傷士兵康復中心,華盛頓沃爾特·里德陸軍醫療中心工作,負責為從前線歸來的美軍士兵提供心理治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軍軍官稱,哈桑在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工作時業績一般,表現很差。今年7月,哈桑剛剛轉入胡德堡基地,在這里,哈桑少校的工作是幫助對拆下戰場的部隊緩解暴力和自殺壓力,而他本人卻制造了一起足夠血腥的事件。據當地媒體報道,哈桑至今未婚,也沒有孩子。哈桑早已經皈依伊斯蘭教,常常身穿迷彩服去祈禱。據他的堂兄說,他不再為獻身部隊為榮,甚至將此看作是一種折磨。
這是哈桑的情況,從照片上看,哈桑是一個很安靜的,溫和的人,他性格內向,39歲沒結婚,是給別人做心理疏導工作的,是讓別人減輕心理壓力的。讓別人減輕壓力的哈桑卻終究不堪壓力之負荷,用兩把槍,橫沖直闖。難道美軍沒有意識到,在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讓一位皈依伊斯蘭教的宗教徒為去殺伊拉克那些宗教徒的士兵服務?這就看出了美軍忽視了一個教徒的心理。還有,一個一直不愿意在部隊呆的心理醫生,不但不讓他轉業,而且還給他晉升還被調動到胡德堡基地工作,還要他去前線?去的地方還是與自己同一教派的阿富汗。讓他每天看著自己的教徒死在他要服務的這些美國士兵手里?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美軍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
從個人心理來看,哈桑39歲才當了少校,說明他晉升不好。他在醫院工作業務差,表現不好,表現不好還給他晉升,給他辦轉業就完了。但是美軍不讓他轉業,還讓他去前線。還要他每天要面對大量受戰爭后遺癥困擾、出現心理問題的士兵,那一大堆從前線回來的灰頭土臉的士兵手里,都曾經沾滿了伊斯蘭教人的鮮血,而信奉伊斯蘭教的他反對屠殺自己同一宗教的教徒,卻不但讓哈桑去給他們做心理輔導,還讓他的宗教信仰在軍中受到騷擾。這些平時可以積攢的原因,導致今天的結果,就如同我們中國出現的“馬家爵事件”一樣,是必然要發生的。
哈桑,只不過是中國的馬家爵而已,他在胡德堡基地的處境,不過是馬家爵在云南理工大學的處境。“軍隊殺手”的哈桑與“校園殺手”的馬家爵其實都是一樣,導致他們殺人的動機也是一樣。“校園殺手”馬家爵殺了自己的室友,大家都知道原因,很多人居然都不恨他:初中時,馬家爵獲得“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的二等獎”。馬家爵宿舍的同學曾在馬家爵的被子上撒尿。在冬天溫度比較低的時候,馬家爵宿舍的同學曾經給馬家爵一二塊錢,讓他替自己洗衣服,馬家爵沒要錢就洗了。馬家爵在監獄中穿上了他這一生中穿過的最好衣服——囚服,“這是我穿過的最好的衣服”。馬家爵說這句話的時候讓在場看押他的警察熱淚盈眶了。馬家爵因為沒有鞋子穿,在助學貸款沒發的幾天里光腳,逃課。馬家爵家依靠給人熨衣服過活。其母親丟了100元錢,是她熨200件衣服的錢,馬家爵把100元丟在過道里讓母親撿到!!! 馬家爵5000元學費,是從家到學校借了一路借來的。馬家爵拒絕4位律師免費做無罪辯護,原因是他只求一死。為讀大學馬家爵已經負債1萬元,打零工補貼生活費。馬家爵一次去銀行取錢,因為人多,在銀行沙發上看報紙等候,遭保安無理質問。馬家爵當年高考的成績超過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線50多分,完全可以上名牌大學武漢大學 、哈工大之類,可是考慮到那離家遠費用更大馬家爵選擇了云南大學。馬家爵曾經寫一封情書給一個暗戀很久的女生,那女生毫不留情的當著班上100多同學的面把我那封用真心誠摯錈刻成的信撕個粉碎。馬家爵大學期間沒有向家里要過一分錢,他每逢寒暑假,都在外打工,做苦力。在現代社會里,他過著一天只吃兩個饅頭的日子卻堅持上課。在他的遺書里,他對他的行為做了合理的解釋:“我決定給那些歧視窮苦人、蔑視窮苦人的人一個教訓;我決定給那些無情踐踏、殘忍蹂躪窮苦人人格尊嚴的人一個教訓。”
哈桑也一樣,性格內向的哈桑,39歲還單身的哈桑,受周圍歧視的哈桑,信奉的是伊斯蘭教的哈桑,反對屠殺的哈桑,每天醫治的是從阿富汗、伊拉克回來的有心理問題的士兵,他們手里沾滿了屠殺阿拉伯人的鮮血,那些人手里沾的是哈桑同胞的鮮血,現在要哈桑給這些人進行心理疏導——導致今天的結果,是不是一種必然?暴露出的問題不僅僅只是美軍在用人問題上,或者槍械管理上的問題了。比如哈桑有厭戰情緒,他早就提出要離開部隊,并為此還雇傭了律師,但結果并沒有如愿。這也導致出美軍從義務征兵改為志愿征兵上的問題。
無論是美國的哈桑還是中國的馬家爵,我們在猜測他們的殺人動機之后,注意一點的是人的權力應該得到尊重。天天呼喚人權的美國,在這一點上,卻最沒人權。或者,就不會有今天的13個美國士兵的償命了。至于對哈桑的犯罪性質確定是激情殺人還是預謀殺人,好像都已經不重要。因為結果擺在這里,是哈桑干的。哈桑要了13個人的命,管他是內心沖突導致的一種宣泄,還是那些宗教、民族等背景集合而定的結果,結果就是他讓13個人流了血。但是我想,在哈桑的意識里在他的腦海里,早就沾滿了血。這種“血”,又是怎么流成的?比起中國的馬家爵來,這次更為兇暴血腥之美國版的“馬家爵警示”的出現,如果上升到中國共產黨賴以起家發展和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論層面來分析的話,就是那句“哪里有壓迫不平,哪里就有反抗”的觀點。
2009-11-13 寫于鳳天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