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救人的沉思
吳焱金
最近接連發生的少男少女舍己救人的壯舉,令人痛斷肝腸、悲憤難忍的同時,對這種一再發生的悲劇陷入了痛苦的思索。
首先,幾乎所有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英雄都是道德品質高尚或品學兼優的好人,這些好人的犧牲實在讓人痛惜。
其次,事故發生的瞬間,來不及理性的思考和周密的計劃,救人者不考慮自身條件和客觀條件,不假思索、義無反顧地沖上去。重慶90后女學生王敏涵就是在自己不會水的情況下下水救同學而犧牲的;同樣,湖北長江大學學生因不會游泳而搭人梯救人,人梯斷裂,方招、陳及時、何東旭不幸犧牲……他(她)們的壯舉感天動地,在道德倫喪、人情冷漠的今天尤為難能可貴,可歌可泣!這就給學校和家長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在搞好學業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學會諸如游泳、救生,防火、救火一類知識和本領?還要教育孩子防患于未然的意識,如王敏涵和她的同學,不會水就不該去水邊玩,離水那么近,且在一個巖石邊,一不小心滑下去就是深水區,如果稍有防范意識,悲劇不會發生。
我們在歌頌和紀念英雄的同時,是否也該總結經驗教訓,讓后來人不蹈復轍,讓類似悲劇不發生或少發生呢?生活中往往犧牲的救人者比被救者更優秀,更有理由活下去,他(她)們的不幸犧性既是個人的悲劇,也是家庭和社會的不幸和損失。各方面負起責來,共同做好各方面的教育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例如清查打擊醉駕,例如加強危險水段的巡邏,修必要的護攔,設置危險警示,置放救生用品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到位了,這樣的悲劇一定會大大減少。
我們贊美舍己救人,是提倡這種公而忘私的大愛精神,而不是提倡敢死就是英雄。我青年在部隊當兵時,受到的教育就是:只有首先保護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消滅敵人。如果你盲目地不顧一切沖上去,還沒戰斗就死了,勇氣誠可嘉,戰場上甚至勇氣是第一位的。我們既有萬死不辭的勇氣,又有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智慧豈不更好嗎?同理,我們在舍己救人的同時,除了奮不顧身的勇氣,加上平時學到的知識和本領,不是雙贏的機會更大,悲劇發生的概率更小嗎?我們祝愿逝去的英雄一路走好,把他(她)們崇高的精神變成寶貴財富的同時,不要讓這樣悲慘的一幕在我們眼前一再發生。
2009年11月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