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學生見義勇為感動了中國人,而與之對應的打撈他們尸體的人牽著綁尸繩談價錢的老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冷漠則更加激發(fā)了人們的憤怒。這里無意為那個老者進行任何辯護,即便先收錢是吃死人飯的行規(guī)也不能成為他這種行為的借口——那是不可原諒的。然而,在批判那個老者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冷漠,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它再次出現(xiàn)。
在中國的傳統(tǒng)里,吃死人飯是人們都很忌諱的,只有社會地位低下的人才肯做這些事情,即便他不表現(xiàn)得這么冷漠,他也不會得到很多人的尊重。所以,除了根據他的白發(fā)判斷他應該過了60歲之外,我對那個老頭一無所知,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他不是公職人員,他沒有足夠可以養(yǎng)生的退休金,否則他不會掙撈尸體這種下賤的錢。那么我們就要思考一下,大家都勞動了幾十年,都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了勞動,為什么有的人60歲以后可以頤養(yǎng)天年,而且這些人因為工作的時候不受太多的苦,身體反倒很好;而為什么有的人年輕時耗盡了精力,落了一身的病,那么老了還要靠出賣勞動力,甚至撈尸體來掙錢?
我們的社會里有太多的不誠信,單從一筆交易的角度來講,如果他不先講好價錢,收到付款,等他把尸體撈上來后,家屬不給他錢怎么辦?對于誠信問題,更應該反思的不是一個打撈尸體的老頭,而是那些喊著代表了這個,為了那個的人們,為什么你們的后代可以戴3000萬的鉆戒在太廟進行婚慶,為什么你們的后代還沒有工作過一天就能夠在美國買下一棟棟的豪宅?而為什么有的人那么老了還要靠撈尸體來掙錢?有哪一個人敢把手放在圣經上說這一切完全是因為能力的差別?面對 70碼 ,被就業(yè),節(jié)節(jié)攀升的GDP和越來越艱難的生活,普通人除了印有毛主席的錢,還能相信誰?
從南京的老頭摔倒之后大聲喊“我是自己摔倒的”,到因為身上得錢不夠70塊就被救護車拒載,冷漠是我們這個時代得特征。但這種冷漠不是從來就有的,就在那些“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的年代里,我們那個偏僻的山村里每家都缺吃少穿,但一個乞丐,或者遠行的人不論到了哪一家都能夠得到一個饅頭或者一碗熱飯。而在我上中學的時候也認識過一個人,他先后從那條大河里救上來過5個活人,撈上來過一個死人,他都沒有要錢,只是讓死者的家屬放了一掛鞭(祛邪)就可以了。
是這個時代的壓力造就了這種冷漠,調查顯示,當前中國人的生活壓力在一百多年以來的歷史中是最大的。房價,教育,醫(yī)療這三座大山壓得普通人喘不過氣來,每個人都自顧不暇,哪還有機會對別人熱心?也許那個老頭就等著這筆錢給他的老伴交手術費,也許他等著這筆錢給他的孩子作為房子的首付——有了這個,他孩子的孩子才可以上學。那么如果他免費打牢了尸體的話,醫(yī)院會因此減免他的手術費嗎?開發(fā)商會因此給他的孩子降低房價嗎?學校的校長會因此特批小孩入學嗎?
而這種壓力又來源于哪里,它來源于我們那堅定信念:沒有壓力,人就不會勞動,因而就不能發(fā)展。所以要砍掉普通人的福利,讓他們一天不勞動,一天不掙錢就生存不下去。要讓每個普通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勞動是和自己的生存是相關的,要把土地分給每一個家庭,工廠都承包給每一個個人。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市場經濟——我們的市場經濟還沒有得到承認,美國,瑞士,盧森堡,芬蘭都是市場經濟,但有著比我們好的多地福利。也許我們的設計師沒有看到,那些高福利的國家創(chuàng)造了比我們多地多效益。
錢是人們唯一的追求,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它,因為普通人辛苦一生換來的錢還不夠支持他生存的需求,還不能夠支付所有需要錢來買的東西,房子,藥品,甚至一塊墓地,所以他們還不能奢望那些用錢換不來的,更高層的精神享受。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實而民知禮節(jié),對于一生的勞動都換不來一個安身之所的人,我們有什么理由去強迫他擁有種種美德?
發(fā)展是硬道理,目前來說,個人的發(fā)展就是掙錢——這個道理太硬了,硬的其他的道理都軟的幾乎不存在。白手黑手賺到錢就是好手,那么在那么硬的道理面前,我們還會在乎掙錢的是拿鐵鍬的手,敲鍵盤的手,撫摸二奶的手,蓋公章的手,還是牽著綁尸繩的手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