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十個理由讓我祟拜一個偉人--毛澤東
[ 袁曉潞 ] 于2009-10-22 16:39:19 上帖 [ 發短信 ] [ 表狀 ]
1.毛澤東把一個四億一窮二白的中國變成人人有飯吃的國家。世界上誰可以相提并論?1949年,國民黨把整個國庫九十二萬兩黃金全搬到臺灣,留給大陸是兩百萬土豪劣紳、流氓、土匪。有人不服,可能會說,日本不也是戰敗后才發展起來的嗎?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就開始了工業化,1945年,日本能夠年產上萬架飛機,證明工業基礎和科技力量非常強大。中國連一架飛機都不能制造。所以說日本要領先中國80年。“四小龍”又如何,只是相當于我們的一個城市,臺灣、韓國是日本的殖民地,整體水平也要領先中國大陸50年。香港、新加坡英國遠東殖民地,英國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都集聚到這里。
2.毛澤東樹立起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受所有國家敬仰。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戰爭,使美國及世界各大列強國家都怕中國。尤其是朝鮮戰爭使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從此中國人揚眉吐氣。中國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軍事強。而解放前的中國是全世界的“東亞病夫”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恥辱境地。
3.毛澤東使中國在二十多年內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強國之一。1980年,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世界老牌工業強國英法兩國,直逼在西方強國中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見美國著名學者保羅)。毛澤東時代,中國實現了從農業國到偉大工業強國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實行趕超戰略,即瞄準西方先進的工業水平,別人有的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到毛澤東去世前夕,幾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國都有了。噴氣式飛機,汽車、火車和輪船,衛星、導彈、原子彈樣樣俱全。而“四小龍”能造什么?它們是典型的殖民地經濟,只能造服裝鞋帽之類。
4.毛澤東使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1976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來,中國取得了哪些引以為傲的技術成就呢?也許只有飛船上天了,但這是靠毛澤東給我們留下的技術底子。如果我們繼續按照毛澤東"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能夠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的先進水平"這句話指引的道路走下去,毛主席逝世后三十年的中國的今天已經是與美國并立甚至超過美國的現代化強國。可惜被“造不如租,租不如買”的荒謬的錯誤的理論毀于一旦。
5.毛澤東打造了世界上最清廉的政府。所有實行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國家,可有任何一國能夠做到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那樣清廉?各種犯罪少之又少,清除了妓女、毒品、盜搶、黑社會犯罪、官腐等。毛澤東統一了中國,給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觀,提高了工農的地位,并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廉潔的政府(加拿大記者馬克·蓋恩)。
6.毛澤東打造了世界最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毛澤東時代,億萬軍民眾志成城,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敢惹。可以斷言,如果毛澤東在世,給美國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炸中國大使館。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高唱著氣壯山河的革命戰歌,這樣有戰斗力的一代沒有任何國家不害怕;今天呢?中國的少年兒童們沉迷的是港臺的靡靡之音,哈美哈日哈韓。這樣,美國日本會把中國放在眼里嗎?
7.毛澤東在全世界政治領袖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非洲人聽說對方來自中國,立即豎起大拇指說:“毛澤東!毛澤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其他國家的領袖能夠讓他們如此肅然起敬。美國總統尼克松到中國訪問,他是懷著朝圣般的心情去謁見毛澤東,尼克松恭敬得象個小學生在老師面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私下對女兒評論各國領袖時,對超級大國蘇聯的首腦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十分輕蔑,而推崇毛澤東為圣人。尼克松建立的私人圖書館里,建造有多尊尼克松與之打過交道的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塑像,只有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塑像最突出和顯赫,雍容華貴的坐像,其他人都是站著。英國前首相希思回答記者誰是他最推崇的世界政治家,第一位就是中國的毛澤東。
8.毛澤東是中國歷史上以至世界上最博學多才的領袖。狂放自如的書法自成一家;氣壯山河的詩詞更是前無古人,今無后者;《論持久戰》軍事著作舉世公認。毛澤東的著作不僅是中國的遺產,而且是全世界的遺產。毛澤東的著作給人類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9.毛澤東是中國歷史以至世界上最優秀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打土豪分田地”,贏得全國老百姓擁護,帶領刺刀、鳥槍隊走上革命之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戰略大轉移,舉世罕見;“四渡赤水”,率領中央紅軍回師黔北,取桐梓,奪婁山關,破遵義城,南渡烏江,直逼貴陽,巧渡金沙江,一舉跳出了國民黨重兵包圍圈。“西安事變”處理上審時度勢,出人意料,聯合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權政權。“抗美援朝”西方國家俯首稱臣。
10.毛澤東是最偉大思想家、預言家。1928年,毛澤東他在江西壩上講20年后革命定然獲勝,回答劉亮玉:“毛委員,照這樣下去,你說革命什么時候才能勝利?”。1949年11月,曾經脫離革命的劉克猶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毛澤東任了主席,感慨萬端地對村人說:“毛澤東真是預言家。果真兌現,神明!神明!”。1948年春,預言5年將奪取全國解放,但遼沈戰爭勝利,則立即說奪取全國勝利只要1年時間。這種準確把握局勢發展,目標明確,進度控制分分秒不差不得不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無論人們將毛澤東時代作何種評價,正是這個中國現代工業革命時期為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礎,使中國從一個完全的農業國家變成了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國家。1952年,工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農業產值占64%;而到1975年,這個比率顛倒過來了,工業占國家經濟生產的72%,農業則僅占28%了。
其實毛澤東的那個時代遠非是現在普遍傳聞中所謂的經濟停滯時代。而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與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幾個現代工業舞臺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業化過程中最劇烈時期相比毫不遜色。
在毛澤東身后的時代里,對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記錄的污點吹毛求疵,而緘口不提當時的成就已然成為一種風尚——深恐提及便會被視為對毛澤東時代的辯護。然而,對一個基本事實的承認,即毛澤東時代在促進中國現代工業改造——而且是在極為不利的國際國內條件下做的——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不就等于是為歷史作非分的辯護。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發生的工業革命,80年代將找不到要改革的對象。
盡管曾經在存在著挫折,但是毛澤東時代是中國現代工業革命時期這一結論是不可避免的。曾經長期被輕蔑為“亞洲病夫”的中國,20世紀50年代初期以小于比利時工業規模的工業開始,在毛澤東時代結束時,卻以世界上6個最大工業國之一的姿態出現了。中國的國民收入在1952年——1978年的25年間增加了4倍,即從1952年的600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3000億元,而工業在增加的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人均國民收入指數(以不變價格計算)從1949年的100(1952年的160)增加到1957年的217和1978年的440。在毛澤東時代的最后20年間(這是毛澤東的后繼者們對他評價不高的一個時期),而且連大躍進的經濟災難也估計在內,中國的國民收入在1957年至1975年期間翻了兩倍多,在1949年至1975年期間翻了5倍。-----而且是在幾乎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做到的。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在1949年至1975年期間年均增長11.2%,-------而且是在西方列強對中國全面封鎖和制裁的情況下全靠中國自力更生做到的,-------相比之下,絕不比改革開放三十年所取的成就遜色!!!!
毛澤東的名字將永遠是窮人和被壓迫者的偉大而正義的事業的同義語,是人類反對壓迫和剝削的斗爭的光輝象征,是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勝利的標志。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