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邊——紀念毛澤東逝世三十三周年
又是一年九月九,近十年來,差不多每年的今天都會寫點什么。今年感覺卻有些特別,沒有失卻的感傷,也沒有遭背叛后的激烈,只有一絲淡然綿長的懷念。一切都是那么空明,如同晨風拂面,在沁人心脾的空氣中,我似乎能聞到主席的味道。不再焦慮,也不再煩躁,事情就是這樣,規律擺在那里,一切皆是必然,沒有例外,也可以理解。而今我們所受一切,主席早有預言,只是當時我們并不明白。煩躁是因為猶豫,焦慮是因為恐懼,有了信念,一切彷徨,一切恐懼,都會煙消云散。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外因,去“疑”生“信”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人是這樣,對社會更是這樣。既然如此,何須焦慮,何必恐懼?如果對毛澤東思想產生了信念,學習老人家的思想,學習老人家的方法,那么主席就在你身邊,時刻與你同在,何必作那些悲切的兒女態?
這些年來,不斷的在用心體悟毛澤東。對于很多問題,我都是采用這樣的步驟去思考的:第一是“我不知道?”;第二是“他為什么?”。“我不知道”是為了棄成見、厘清事實;而“他為什么”是追本溯源、探究原因。這兩個步驟交替使用、相互印證,解答了我心中很多的疑問。在眾多的問題之中,每一個答案都指向同一個本源——那就是毛澤東的立場,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人民萬歲”,用佛家的術語來說就是“無量慈悲”,他自始至終都堅定不移的站在廣大普通勞動者的立場之上,他的歷史觀,他的方法論,他的哲學思想,他的一切,都離不開兩個字——人民,他的人民戰爭理論,他的群眾運動方法,無一不是建立在“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這個核心方法之上的。他用最簡潔也最激情的四個字——“人民萬歲”,概括了古往今來勞動人民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作用。只有真正理解了人民萬歲,并且真正的站在人民的立場,才可能理解他為何將軍隊稱之為“人民解放軍”,將新中國命名為“人民共和國”,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解放”這兩個字,特別是文化思想領域內的“解放”,才可能真正理解他為之熬盡心血的“晚年錯誤”。明知道“反對的人很多”,明知道自己也會被“摔得粉粹”,而仍然全力以赴,這是何其的悲愴?如果沒有對人民的無量慈悲,如何能做到這點?
標題用了一個比較煽情的詞組——大愛無邊,但細觀這幾千年的歷史,真正能稱得上“大愛”的很少,想來想去在老僧的頭腦中也只有釋迦摩尼的思想,與毛澤東的行為配得上“大愛”兩個字。思想固然不易,行為更是難得,從物質的世界來說,行為更加重要。何以謂之“大”?《華嚴經》中將“大”解釋為容納一切空間與時間,所以從空間范圍來說,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稱得上“大愛”,只著眼于本國本民族的解放,最多只能稱為“中愛”,至于那些為孫女買巧克力的“愛”,那只能稱為小小小小愛了;而從時間上來講,只愛自己時代的人,談不上“大愛”,只有不但“愛現在”,還要“愛未來”,才可以稱為大愛,而那些賣祖宗田,吃子孫飯的行為,就是很自私很猥瑣的小小小小愛了。因此,所謂大愛,“無我之愛”既為大愛,也即是無量慈悲。或者說:
人民萬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