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烏有之鄉不能直接引用回到網友問題,因此在此我集中解答各位網友的疑問?! ?/p>
本人是烏有之鄉的老讀者,昨日在烏有之鄉上發表一篇關于“石化雙雄”的文章《誰在捍衛國人的財富--“石化雙雄”頻繁遭到媒體圍攻》,很榮幸被烏有之鄉推薦,并有很多網友就這篇文章發表了評論。一些網友針對本人的觀點提出了一些質疑,在此我借烏有之鄉這個平臺就這個問題與大家進一步交流,希望使我們的認識與真相更加接近,同時,也希望有更多關注中國發展,關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人參與討論,搞清楚事物的本質,從而共同捍衛我們的共同利益。下面我就烏有之鄉朋友提出的一些疑問與大家進一步分享我的觀點?! ?/p>
人云疑云:中石油也有很多短板,干過很多炮換鳥槍的事?;◣资畠|去套期保值,值沒保住,頸子上多了條白綾。投機取巧,不是國家戰略行業干的事。那么多錢,投入哪個有豐富油氣資源的國家,就算直接幫助當事老百姓蓋希望小學,也能得到亞非拉人民的友誼,再去挖人家地皮,人家也會禮讓三先,省的人家忿忿然,說中石油去刨祖墳、絕人后的。做這樣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大戰略?! ?/p>
“雙石”挨扁,一點不冤。
答:關于套期保值我的理解是,套期保值對生產企業來說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手段。根本原因是國際油價被國際投機的資金掌控,假如2008年“石化雙雄”做多石油價格(因為從結果看只有做多才會虧損,這個姑且算“雙雄賠錢了”,具體情況我不清楚,如果清楚的朋友請指正),結果原油跳水,在這個領域石化雙雄虧了幾十個億,被投機資金賺走,但從中國整體利益看,中國進口原油少花費了的成本估計應遠遠超過這個數量級。因為期貨市場在別人手里掌控著,所以你不進去,他就要繼續拉高,而你進去拐點可能就來了,而且其他國家的企業也肯定有這種問題,因此套期保值實際上是抵御系統風險的一個有效手段,不能因為這次賠了就覺得做套期保值是錯誤的。這只是我的理解,希望真正懂次問題的朋友給予進一步的提示。
關于說在國外“中石油刨祖墳、絕人后”,我是第一次聽說,希望中石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中石化引以為戒。另外,從我了解的信息看,中石油在國外是受到當地人民的尊敬與喜愛的?! ?/p>
請看:蘇丹總統巴希爾:中國帶給我們石油與和平 “蘇丹政府和人民非常感謝中國,非常感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如果沒有中國,沒有中石油的真誠幫助,蘇丹的石油工業就沒有今天的規模。中石油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石油,也給我們帶來了和平?!边@是蘇丹總統巴希爾對中石油為兩國合作所做貢獻的贊譽?! ?/p>
中石油捐資興建的蘇丹麥羅維大橋通車:“感謝中國朋友建造這么漂亮的大橋!她是中國人民送給麥羅維最好的禮物。”麥羅維市高級中學老師們拉著中石油代表的手動情地說出當地人民的肺腑之言?!熬栀Y1000萬美元的麥羅維大橋,是中石油對蘇丹人民十年來社會公益捐助的最大一項,是中蘇人民友誼地久天長的又一見證。大橋的建成必將會造福兩岸人民?!痹邴溋_維中蘇人民友誼大橋建成通車慶典儀式上,中石油代表向麥羅維兩岸人民表達了百萬中國石油人的深情厚誼?! ?/p>
付先生:作者無疑是想讓大家都知道所謂雙雄是國家利益的代表,但是現實是現在雙雄已經成了勞苦大眾的對立面。高管連高薪再加上貪污,其收入只有天知道,即便是普通職工的收入水平也是社會平均收入的四倍,退休后每個石化企業的職工比社會退休的人員每個月還多近千元的企業補助,請問;這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么?
答:一個企業是否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不是完全憑想象來說,以中石油為例,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2730 億元,上繳稅費2395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2%和22.5%。受上繳特別收益金大幅增加和成品油價格宏觀調控等政策性因素影響,盈利有所下降,全年利潤總額1348 億元,同比下降34.9%。截至2008 年底,資產總額達到18044.5 億元,同比增長8.1%(出自中石油2008年年報)。從數據看,我們可以肯定以下幾點:一、中石油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二、利潤下降3成多但稅收增加近3成,說明企業在經濟波動的情況對國家的貢獻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度增加,這些稅金直接或者間接的返還社會,這難道不是企業責任嗎?那個行業的企業能夠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19%給國家納稅?如果是外資會有如此高的比例的納稅嗎?三、請問您社會平均收入是多少?如果說普通職工收入是社會平均收入的4倍,您覺得應該是多少?我文章已經寫的很清楚,19044(農村)到63124(城鎮)元之間,差不多也就4萬左右,這還包含高管和海外員工兩萬多人,您覺得那些拋家舌業,常年駐外,還要遭受生命危險的中國同胞應該拿多少?難道您忍心給他們每年發4萬塊錢,應該不止吧,那國內的普通員工拿多少?肯定少于遠遠少于4萬吧,難道您覺得每月這些人只能拿1000多塊錢嗎?難道您覺得這些人只能拿農民工的待遇嗎?您說高管貪污,這個問題是有,但是我們看到,如果中石油人均工資達到10萬(電力、通信行業的水平),那么就要消耗營業額的差不多10%,加上上繳國家的19%,那中石油還能再投資,再生產嗎?還能再海外圈地嗎?如果是百萬(某證券工資的標準),那可能其所有的營業額僅僅夠支付工資,那中石油也就早就不存在了,中石油有百萬員工,其中高層數量更是超過常規企業,但如果真的個個巨貪,那么怎么能搞出來平均3000多元的工資?如果真那樣石油工人不早就造反了嗎?。四、石油人常年在尿不拉屎的一線工作,得各種職業病是很正常的,即使有每月1000元的特別補貼,您覺得過分嗎?現在看一次大點的病,沒有幾十萬搞的定嗎?難道非要搞成血汗工廠,中石油人才是負責任的企業嗎?
作者在混淆視聽。
在中國,最底層的勞動人民始終是受剝削的,石油雙雄的也一樣。
關鍵是處于高位的高管們,他們的收入是多少?作者為什么不說?
石油的暴利是事實,作者一方面想表達我國石油系統的先進與高效,后面又說效率只有美國的1/23,看不懂了。
我們誰也不希望國外的公司壟斷中國市場,但也反對打著愛國的幌子高壟斷和暴利。
和作者一樣,邏輯也有點混亂了……
答:效率只有美國(美孚)的1/23,是媒體報道的,我只是引用!我說高效是只中石油國外部分,2萬多員工,原油產量與國內相差無幾。我的文章意思比較清楚,中石油技術先進保證了國外的高效,而國內由于要解決就業問題,要承擔社會責任,因此效率相對較低。這涉及到公平與效率問題。只有兼顧公平與效率才能贏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卸磨殺驢的事情不是國企所為,更不是有責任的企業所為(您可以研究日本企業的終身雇傭制和終生雇傭制的解體給日本帶來的影響),也正是因此,中石油才有足夠的人力資本保證在中國石油資源如此貧乏的地區長期穩定的開采石油資源,如果國內只講效率,不講求公平,那么,很多資源都是不具備開發價值的。這個問題我就談到這里,您如果有興趣我們可以單獨探討。
關于暴利,請注意我文章的分析,2008年中石油銷售汽油1000多億,上繳國家稅收2000多億,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乘用車主交給中石油全部的錢僅僅占中石油給國家上繳稅收的60%-70%的樣子,換句話說,中石油上繳的利潤只要拿出70%就可以保證所有在中石油的加油站加油的乘用車免費加油。暴利是從哪里來的,我分析的很清楚,并非全在國內,而且某種程度上是對底薪,您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中石油集團公司的年報,重要看數據,因為產業鏈通吃的公司可以將上游的利潤做到下游,反之亦然,在某些地方有暴力是不能說的,但用數字計算排除,中石油最大的利潤絕不是考賺乘用車主的錢。
他們的高管收入很高,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具體數字我沒有找到(如果您有請您給出具體數字),但這些高管沒有敢對中石油的股份進行MBO的(企業性質和制度所決定的),這就保證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損失減少到最大化。而且我們說的是“石化雙雄”企業本身,將高管高薪與“石化雙雄”高薪混為一談是偷換概念,是為引起人民對“石化雙雄”本身憎惡制造輿論。而且看整體工資水平也可以看出,高管工資絕對不會太高,不然普通工人工資太低,其員工相對滿意度不會這么高,所以請您心平氣和的思考此問題的本質?! ?/p>
同意本文大多數觀點 但國家通過石化雙雄提價來掏空中間階層的做法不妥
您說的問題很好,但我們要看到兩點,第一,據公安部的信息,截止2009年8月底中國私家轎車保有量為2377萬輛,按照中國的財富分布,其中30%以上應該屬于富裕階層,而非屬于中產階級。因此大概有1600萬輛車屬于中產階級的所擁有的車輛,按照每輛車每年跑1.5萬公里,每百公里7個油計算,每年消耗汽油168億升,按照每升多支付0.6元錢計算,大概中產階級因此多支付100.8億元(占中石油2008年稅收的4.2%)。平均每輛車每月分攤成本630元,每月分攤52.5元。如果說每月52.5元會掏空中國中產階級,那房地產簡直是要人命了,每套房一個月可能漲數十萬!第二,中產階級主要分布在中國城市(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這是國家政策照顧最多的地區,也就是獲得“石化雙雄”稅收紅利最多的地區,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中產階級每月多支付52.5元,也算相對公平的?! ?/p>
真正掏空車主的是什么?房價是一塊,教育也挺厲害,我幾個朋友的小孩上學基本每月都在3000元左右,而我們這代人(筆者77年)一年上小學大概每年5-10元。所以希望大家在看媒體報到時要分析著看。還有醫療!現在一個家庭有一個人得大病,基本一個普通家庭破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