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得寸進尺,熱比婭低調訪臺
臺灣的“高雄電影節”于今年10月16日至29日在高雄市大遠百雄秀影城和高雄電影館上映,分十個單元,其中“人民力量”為紀錄片單元,將播放澳大利亞人制作的熱比婭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高雄市文化局稱,熱比婭代表了“人民力量”。國民黨困于“救災”,民進黨翻云覆雨,對岸呢,顧失此彼,捉襟見肘。
熱比婭紀錄片八月份在墨爾本電影節播演,引起中國抗議并有多部大陸電影撤展。新疆問題日益成為中國外交的“核心利益”,甚至美國也顧及嚴重損失美中在其他問題的合作,迄今仍定位新疆7.5事件是“中國內政”,暫時沒有將新疆問題與西藏守量齊觀,更沒有將熱比婭類比達賴。因為熱比婭各方面“素質”排不上國際名人,除非北京媒體再次“熱炒”批判,變相“抬舉”此一婦道人家。
那么,為什么執政臺灣南部的民進黨人,以高雄市長陳菊為代表,敢于以小事大,摸中國之虎須呢?因為屢試不爽,嘗到甜頭。
首先,陳菊私下稱對岸臺辦是“紙老虎”,它低聲下氣邀請陳菊到北京參訪。陳菊回應說,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所以不能按規定拿臺胞證登“陸”,大陸有關方面最后讓步,給陳菊一伙禮遇通關,免了“臺胞證”的爭執。所以,陳菊回臺后高調聲稱她沒有任何讓步而聲名大噪,力壓蔡英文成為民進黨最高支持度的個人。因此,陳菊幕僚進行“沙盤推演”后,認為對岸有關部門已視之為民進黨指標人物,不至于為一部熱比婭電影和陳菊翻臉。
其次,陳菊代表“七縣市首長”聯合邀請達賴訪臺基本上是成功的。因為國民黨馬英九沒有反對。雖有竹聯幫“白狼”張安樂在深圳遙控的“統一促進會”成員鬧場,但所有活動基本和平落幕。看看對岸,雖然發表過兩次不太嚴厲的聲明,取消了對臺辦主任王毅的臺灣周活動,其他一些地方首長取消航班開通儀式。但達賴一離臺,大陸馬上變臉,人行行長蘇寧9月7日率金融代表團訪臺;北京市常務副市長(中央候補委員)吉林定于11月初訪臺;上海市長韓正(中央委員)也表示在年底前訪臺。另外,原先可能取消的許多大陸旅行團,現確定如期到臺。如此這般,無疑讓馬英九政府也好,民進黨陳菊等也好,都感受北京投鼠忌器,憂心因達賴訪臺導致兩岸經貿關系倒退。因為,在對臺辦某些人眼里,臺灣人在大陸的投資和繼續再投資非常重要,“打達賴千萬別打走了臺商”。所以,陳菊幕僚們建議,高雄影展放映有關熱比婭電影,并私下策劃熱比婭在影展期間以“紀錄片”主角名義訪臺。雖然對岸會抗議,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效益。所以,開始操作邀請熱比婭。
第三,陳菊也有意在2012年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打敗馬英九,讓民進黨再度上臺。所以要不斷造勢,以贏取民進黨支持者和臺灣中間勢力(李登輝、施明德、王永慶兒子王文洋為代表)的擁戴。不斷以議題刺激北京,制造兩岸關系緊張的新聞版面就是競選策略。
大陸很多網友批評有關部門是面對陳菊挑釁時“優柔寡斷”,放縱民進黨、原諒馬政府,缺乏毛澤東、周恩來對臺大師們的膽略,確實如此,聯想到“對臺辦”這個系統都是二三流公務員充斥,而且介入對臺商貿,用家屬出面獲取利益。你想他會對臺灣持強硬態度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