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發生了嚴重的內亂,很動蕩,華僑怕受戰爭牽連于是很多都逃了回來。可能是因為有華僑牽扯在里面的關系,有人就主張中國在這件事上發揮“積極的作用”,用各種方式施加壓力也好,出兵也好,等等。我攤開來直接說要點,這個問題也并不復雜,幾段話應該就能說清楚。
首先一點,出兵是絕對不行的。很明顯的,中國缺少硬實力。想要走出國門去搞是非,是要有強大的硬實力支撐的。中國現在第一武備松弛技術落后,第二人心散漫內部動蕩,第三金融危機被拉去墊背,第四內部腐敗官場黑暗,如何能夠用兵?主張用兵的朋友可以看看孫子兵法歷代兵書是怎么說的。有的網友可能說,“爛船也有三斤釘,中國總打得過緬甸。” 時代已經不同了,民族主義在世界范圍內興旺,愛國的并不是只有主張出兵的我國人,至少還應該算上很多緬甸人。美國與伊拉克阿富汗的國力差距是天地的區別,美國一樣陷入泥潭。中國若貿然出兵陷入泥潭,徒然令慘淡的國內國際局勢更加雪上加霜而已,以中國的情況來說,有多大危害難以預料。
有人又說“我國應采取強硬態度”。什么樣的強硬態度?比“強烈抗議”更加強烈的抗議?我國還遠沒有成長到能用“經濟封鎖”之類的手段來逼迫小國就范的程度,在國際上我國并不是役使小國,而是需要時刻與小國合作。咒罵和制裁這一類的小動作并不能將緬甸怎么樣,只是使對方憤恨而已。沒把對方怎么樣,還讓對方憤恨,下下策。
再分析下國際形勢,從這方面分析我國為什么不宜用強硬態度對付緬甸。國際局勢現在對我國是極端不利的。六方會談失敗,朝鮮成為有核國家,中國對朝鮮仍有多大影響力不宜高估。巴基斯坦是中國的“傳統友邦”,但縱使該國對我國仍有感情,仍不敢違美國之意。印度對我國切齒仇恨天天夢想將我國扒皮抽筋,這不用說了。日本在東海蠢蠢欲動,韓國與美日聯合因朝鮮核爆而更加堅固,現在來看是不可能動搖的。東南亞各國,就算是與我國沒有領土糾紛的,也對我國持防范的態度。而這些背后,不用說,都有美國。有人會說,“我國因此才更應該主動出擊啊,難道要等繩索勒緊才行動”。殊不知中國目前的情況就好像是一個已經被用繩索吊了起來的人,輕舉妄動反而會使繩索勒得更緊。如果中國干涉緬甸,東南亞與我國有領土糾紛的小國必定恐懼萬分,恐懼萬分就會找外援,美日印會欣然提供支持,其他同南亞國家也會更加倒向美國。雖然中國現在已經是空前的被孤立,但干涉緬甸之后被孤立程度還會再上一個新臺階。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下總被小看的印度。印度巨資打造艦隊,假想敵難道是巴基斯坦?陸戰印度占不了便宜,邊境的制高點在我們手里,導彈方面印度更有天然的劣勢(離我國核心地區太遠)。印度唯一的指望就是將艦隊向東開進南海,以東南亞小國為基地,攻擊我國的GDP制造機東南沿海地區。
有人會說,“周邊各國反正也是要投靠美國,我國早行動不如晚行動”。這是不對的,日本這樣的國家何嘗不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多一個美國的假想敵,日本在美國心中的份量就要多一分。而對于失去意義的棋子美國從來是毫不手軟的,伊拉克就是前車之鑒。東南亞小國這一類的國家實際上是不容易完全倒向一個大國對付另一個大國的,因為他們不希望充當炮灰提供戰場。只要我國不擺出要收拾他們的樣子,他們就會維持一種對我國保持戒心的審慎態度。
長期以來美國宣傳兩種截然相反完全矛盾的論調,既“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有人就感到很費解。其實美國的意圖很簡單,“中國威脅論”是講給中國的鄰國聽的,“中國崩潰論”是講個我們中國人聽的。前者加重周邊鄰國對我國的敵意,使他們更樂意服從美國的擺布。后者則要使國人發生信仰危機,使我國從內部瓦解。你難道對這種手法不熟悉嗎?對,這就是標準的冷戰宣傳策略。蘇聯對外鞭打小國,內部信仰喪失,于是就這樣被搞垮。我國如果能用“對外心平氣和,內部加強團結風氣一新”應對,那或者還有救。
緬甸這件事,我國設立難民營就好了。緬甸的華僑,還有其他緬甸人,誰愿意來就請過來,我們在這邊好好接待他們。這樣應對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