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人真會惡作劇:又見豪奢展覽與官場地震(之一:豪奢展覽)
《上海青年報》報道,2006上海頂級私人物品展(Top Marques Shanghai)于10月11日揭幕,開展2天就吸引了4000多位富豪,目前確定訂單和表現出明確購買意向的金額已經接近2億人民幣。本屆上海奢侈品展品足以使我等窮人瞠目結舌,參展名車價位均在數百萬元,瑞典幽靈KoenigseggCCR跑車竟高達999萬元!還有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白蘭地,價值200多萬元的瑞士Reuge八音盒,180萬元的Parmigiani女表和5克拉以上的南非鉆石等,私人飛機價位最高的為10億美元,私人游艇則在2000萬至3000萬美元。(因體積龐大以模型和圖片形式展出)。60位億萬富豪赴豪門夜宴,原料選用了中國最 好的魚翅、鮑魚、燕窩以及日本頂級刺生和牛肉,但用正宗法國菜的做法進行烹飪。晚宴上飲用的則是每瓶13000元的軒尼詩李察干邑晚宴中還有頂級的歌舞表演。——在中國,的確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這個人均GDP僅排全球第110位的國家,如此這般“持續增長”,再過10年奢侈品消費可能會超越美日居世界第一。歷史也真好輪回,這一“奢侈”就把記憶帶回30年前。文革初期“破四舊”,舊日上流社會顯赫的家庭被抄,一些地方也都有這種展覽。因為經過兩次批判印象自然難忘。第一次是“階級教育”;第二次是批“極左”,當時還沒有“暴民”概念,通稱“浩劫”;第三次在30年后,展覽主體易位,被動變為主動,暴露批判一躍為風光炫耀。——時易事易,地覆天翻慨而慷,也真如俗語所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了。 “奢展”是個什么樣子?一個現成的材料一身二任可以省卻筆墨。大上海舊日有一位曾經滄桑的真正“貴族”老人,他的回憶很有名氣:
"我那時候最佩服、最羨慕的人就是我的大姐TY。我最羨慕她什么?是她的十個描金箱子,里面全是衣服,每天換衣服都換不完。……我還記得光皮衣就掛了滿滿一整面墻的大衣櫥,哪里像現在的人家,一般只有一兩件裘皮大衣。我記得她一天在家要換三次衣服,早上是短袖的羊毛衫,中午外出穿旗袍,那時候的旗袍和現在不同,要滾很寬的邊,滾邊上繡各種花。我記得她有件旗袍滾邊上面有上百只金銀線繡的蝴蝶,上面的紐扣是紅寶石的。我們家養了一個裁縫專門給她一個人做衣服。"
無須目擊親歷,一芥子即可見大千世界矣。30年間,對于豪奢的態度,中國人恰好經歷了一個完整的360度輪回,由“暴民”角度的批判到富豪的奢侈炫耀,真是所謂“否定之否定”了——“笑貧不笑貪,笑貧不笑娼”,就是這種精神的升華。
“步子再大一點”——究竟能大到那里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