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往前走一步就是沙文主義——回網友對貧道關于果敢問題的批評
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割據勢力打起仗了,左派網站都一邊倒地譴責緬甸政府,支持果敢。貧道很驚奇,因為這一點不能反映出他們對這些事情有個合乎情理和慣例的判斷方法,更多的則表現出在情況基本不清楚條件下就能形成完整看法的認識問題缺陷。
支持果敢的最主要理由是這些人是漢族人,明朝時就在那里生活了。有的說:“這方水土,養著一群同胞。也可以說,他們為華人守著一塊本應歸屬于中國的土地。而我們給予他們什么?”有的說:“緬甸政府的行動使當地幾十萬華人處于戰火之中,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協。”也就是說,他們都認為中國政府需要為居住在國外的漢族人負責,而且只要是這些國家的漢族與政府或者其他勢力發生沖突,中國就必須支持漢族裔的人。
貧道就想問問,一個國家的政府覺得對居住在外國的本國民族群體的事情有權干涉,這樣合適嗎?維吾爾族(回鶻)在唐代確實是突厥族一個分支,那么土耳其總理最近指責中國進行種族滅絕就有道理啦?美國在100多年前大部分是愛爾蘭人和英國人,美國南北戰爭英國是該管還是不該管?加拿大魁北克法裔人要獨立,法國人有權利支持嗎?還有,與緬甸政府軍對抗的其他少數民族如傣族、景頗族、佤族等大部分住在中國,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怎么只有果敢華裔遭政府軍打擊時你們才不滿,怎么不支持這些族群呢?
世界民族因遷徙最終被國界分割是常態,一個民族全在一個國家生活根本沒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瑞典、挪威本就是日耳曼人的發源地,德國人和他們從根上說是一個民族。甚至法國這個地方本來的高盧人也早成為現在法國的少數民族了,大部分法國人實際也是從北歐過來的。外蒙是個國家,而蒙古人只有260萬,內蒙古就有近400萬蒙古人,你說無論外蒙還是內蒙出事了,誰有權干涉誰?如果把民族認同作為唯一是非標準,這個世界亂了去了。尤其美國人幾乎可以干涉任何國家,因為美國人就是世界各民族組成的。真不知道這些網友怎么會有這樣的判斷是非的原則。
這些網友第二個理由是貧道不表示支持果敢分裂勢力是貧道“沒有站到國家民族長遠的利益高度去看問題”,要貧道參考“美國、俄羅斯的做法”。說貧道“只看眼前,不看將來”。
那么,什么是國家民族長遠利益呢?將來是什么樣子呢?總不會是漢族人一統天下吧。中國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地緣政治的原則是讓盡量多的周邊小國在外交上和自己保持一致。即使不是附庸,也不能是敵對關系。看看中國目前周邊情況吧:北邊,蒙古在通過與美國和西方勾搭來脫離中國影響。韓國、日本本來不與中國站在一個立場上。最近我們對朝鮮又下絆子,關系已經不冷不熱。東南亞歷來對中國警惕,一個越南也被中國打成個敵對國家。南面除了緬甸和巴基斯坦達到與中國外交政策一致,別的國家都靠攏印度。西面國家除了烏茲別克斯坦親美,其他國家倒是與中國保持比較好的關系。但美國軍事基地就在這里。如果中國政府因為果敢華裔緬甸人問題與緬甸政府交惡,中國除了原蘇聯國家和巴基斯坦,全部是敵對國家或者不友好國家。這些情況難道網友們都不知道嗎?
美國威脅中國能源通道的企圖大家都知道。而東南亞靠攏美國是很容易的事情。為此,中國試圖通過巴基斯坦和緬甸建立港口和輸油管繞過馬六甲海峽。而緬甸石油通道的輸油管必然要經過緬北割據地區。因此,中國在這個地區態度應該十分謹慎。如果與緬甸政府鬧翻,這條路就別想了,因為這些割據的少數民族推翻不了緬甸政府的。倒是緬甸政府清剿了割據勢力,這條通道才安全。另一條通道也并不容易,且不說巴基斯坦北部塔利班也鬧得厲害,僅僅石油管道通過海拔4800米的紅契拉普大阪技術上就不容易實現(貧道到過這個山口)。
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想當然說話,用小巷婦女的視野評論國家大事,一點不愿意查查資料落實一下情況。很要不得的!
美國和俄羅斯的做法就高明?恐怕不見得。
目前世界局勢很接近春秋爭霸而不是戰國后期兼并戰爭。幾百個國家你滅了誰都不行。因此,孫子兵法關于外交和戰爭的理論非常適宜做當前外交和國際政治的原則。
春秋期間鄭莊公最早試圖稱霸,憑借鄭國經濟實力和鄭莊公戰術天才,鄭國對外進行了18次戰爭,每次都以勝利結束。但是,軍事勝利并沒有給鄭國帶來霸主地位,倒是各國都討厭他,攻擊他。為什么呢?因為這個時期根本不是兼并戰爭時期。一是周天子還在,甚至還有軍隊;二是各國力量差不多。但鄭莊公以為只要軍事力量強,怎么都合適。鄭魯是長期戰略盟友,莊公僅僅因為聯合救齊后接受齊國禮單上排在魯國后面,就對魯國開戰。莊公甚至對周天子動武。最后,所有中小國家都害怕他,討厭他而與其他大國結盟,大國都防備他。莊公死后鄭國基本不算什么東西了。
齊桓公僅僅通過“尊王攘夷”的口號,并沒打幾場戰爭,甚至有些戰爭還打敗了,結果做到“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什么呢?因為只有找到一個大家都愿意承認的理由,才有盟友。
如果中國因為果敢華裔問題大打出手,整個周邊國家都會與中國交惡,尤其華裔眾多的東南亞國家。包括俄羅斯都會對中國警惕,因為他們有遠東問題。
不知道為什么一些網友讓貧道學美國。美國說透了就是個大傻。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想干什么?滅亡這兩個國家?顯然現在已經不是殖民時期,不可能。不能擁有,打勝就是了,干嘛呆在那里不走!孫子曰:“兵貴勝,不貴久”。打贏了就班師回朝,不在這些地方駐軍。為什么?因為各國都不喜歡你滅了人家,久住就有災難。毛澤東就知道什么時候打,什么時候算勝,什么時候要撤。鄧小平也學會一點。
“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孫子這簡直就是在說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嘛。無論越戰還是伊拉克阿富汗,都是消耗大量國力財力,并導致70年代末和這次經濟危機(屈力殫貨、國用不足),國內鬧翻天(鈍兵挫銳),讓蘇聯和中國力量上升(諸侯乘其弊而起)。最后雖然有基辛格和奧巴馬照樣屁股擦不凈(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貧道怎么也看不出美國這樣每次都打贏,每次都失敗對美國有什么好處。倒是符合孫子兵法最后說的:“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白費氣力)”。
說學俄羅斯,大概指俄羅斯直接格魯吉亞。俄羅斯肢解格魯吉亞是為什么?貪圖那點寸草不生的高山?顯然不是,是因為格魯吉亞要加入北約,與俄羅斯敵對。對一個本來就是自己敵人的國家,找到機會肢解和顛覆是一種選擇。但是,如果中國與一個與自己友好的緬甸尋釁開戰,就算肢解了緬甸,對中國有什么好處?條件不同,原則就不同,方法也不同。中國在果敢問題上學俄羅斯,叫東施效顰,叫邯鄲學步。
有人還說貧道:“大國分裂周邊小國,是大國義不容辭的責任或者說建立周邊勢力范圍”,也有說應該遵循“遠交近攻”。什么叫食古不化,什么叫教條主義?這就是。為什么春秋末期的孫子不提遠交近攻而戰國期間縱橫家提這個理論?因為孫子是春秋末期人,兵法是總結春秋時期攻略經驗,這個時期不存在大量兼并機會。戰國期間已經存在兼并機會,遠交近攻就是最好策略。難道現在的世界有兼并機會嗎?這種情況下,近交遠攻才對。盡量創造一個安全安定的地緣環境比沾人家便宜重要!
學中國文化不是死背幾個成語!
最后告訴這些網友,別看媒體說果敢的頭頭曾經禁毒就以為是個好人,此君乃國際刑警組織通緝的10大毒酋之一,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而且這些大大小小割據勢力全都是靠販毒生存的。緬甸政府之所以無力解決毒品問題,與北部地區長期處于割據狀態有直接關系。總不能因為是個華裔,販毒也是好人吧。
一個網友把“中國的凝聚力最主要不是靠所謂的公民權利或契約維系的,是血緣,是對中華民族(華夏)的認同感……”連貼3遍。貧道就奇怪了,血緣怎么會能產生凝聚力?血緣近看法就接近?一個家里出兩個共產黨三個國民黨多的是,中國人之間殺個血流成河簡直就是中國歷史。中國人凝聚力是認同中華文明,中華文化而不是漢族血緣!而中華文明中,恰好沒有以侵略和擴張為特點的信息。
民族主義走過一點就是沙文主義,就不是中華文明精神。這還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下情況再說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