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們的葉公好龍與群眾的不明真相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網絡問政”忽然成了封疆大吏們口中的時麾詞句。
不久前看到“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在安徽一個網上親自撰文談“網絡問政”,認為“網絡問政”一是了解民意、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舉措;二是認為“網絡問政”是匯聚民智,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重要途徑;三是認為“網絡問政”是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手段。網絡已成為民眾情緒表達的一個通道,好家伙,一連談了四點認識,對網絡上民意的認識,不可謂不深刻。
近日,又聞河北省委書記張云川委托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與人民網取得聯系,發表致網友的信件。其信云云:各位網民朋友:大家好!我十分關注同志們的留言,十分理解反映問題的心情。這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對省委工作甚有幫助,。。。推進河北的科學發展和穩定,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應該是為著老百姓的利益。我會不斷將同志們的各種建議和要求予以梳理,著眼于帶普遍性問題的逐步解決,盡快處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最后還滿懷感激之心對人民網網友們說:謝謝同志們(哦)。
讀了以上兩位封建疆大吏給網友們的信,相信所有的網友們都會為之感動,心里不禁贊嘆:這是多么勤政為民的好公仆啊。
但是,一聯系網民們這些年來反反復復反映的諸多社會實際“民意”,才發現,網民們在網上的“民意”,似乎并不是大吏們想要解決的“民意”。且不說“新三座大山”以及“國退民進”中的貪官污吏們肆無忌憚的侵吞國有資產讓網民們激憤,也不說當前很多血汗工廠,工人不能享受八時時工作制,僅僅一項,“退休雙軌”、“三公消費”,網民們就知寫了多少口誅筆閥的“民意”帖子,有誰見大吏們在意“退休雙軌”、“三公消費”的濤濤洶涌民意,在自己管轄的一畝三分地上解決這些“民意”反映的問題?
近期網友們對重慶的唱紅打黑。“民意”好評如潮,可是,除了重慶之外,其它地方是一片安靜肅穆,到象都是從桃園中出來,不知有魏晉的隱士,再也沒有聽到任何公仆們贊同的聲音。
相反,公仆們往往把那些不符合自己意圖的“民意”說成是“不明真相”或者是“別有用心”,加以壓制。“通鋼事件”、“云南小學生賣淫事件”、“石首事件”、“河南靈寶事件”等,有幾個不是公仆們制造出的“不明真相”,聽“民意”的杰作?
這不能不讓從多網友們聯想到“古代葉公好龍”的故事,天天口口聲聲高調喊“民意”,什么“要求予以梳理,著眼于帶普遍性問題的逐步解決”;又是什么“認為‘網絡問政’一是了解民意、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舉措”。可是,真正的“民意”,大吏們好象看不到,聽不見,這不是現代版的“葉公好龍”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