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而京劇給世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些五顏六色、造型夸張、形象生動的臉譜。于是,一些前衛的時裝設計師甚至專門設計出以各種京劇臉譜為特征的系列時裝,如T恤、裙裝等,頗受中外消費者青睞。
文學藝術源于生活。國粹京劇中的臉譜,也不例外。譬如,三國演義中蜀國的劉備、諸葛亮,為了對付代表吳國前來討要荊州的魯肅,就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劉備哭哭啼啼,泣不成聲;諸葛亮則強詞奪理,巧舌如簧。最后立了一張借據,連哄帶嚇地把魯肅打發走了。
在中國幾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
令人遺憾的是,隨著國粹京劇的衰微,臉譜藝術對于中國的外交權謀正日益變得遙遠而陌生,而對于大洋彼岸、非我族類的美國人,卻后來居上,將其運用得得心應手,隨心所欲。
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譬如據《美議員訪越稱支持越南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一文報導,“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馬歇爾對中國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的緊張局勢表示‘關切’”,而“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吉姆•韋布19日在訪問越南時就聲稱,美國應該站在越南一方,制衡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即美國政府唱紅臉,議會議員唱白臉,一左一右,一軟一硬,一唱一和,靜觀各方反應,然后決定下一步行動方向。不久前新疆7·5暴亂后,美國白宮方面態度曖昧、閃爍其詞,而議會議員們則大肆鼓噪,要求白宮對中國政府表示抗議云云,也是一例。
配合白宮唱白臉的不僅僅有美國國會,美國的勞聯、產聯也時不時會跳出來,以保護本國勞工就業、勞工權益為由要求白宮對某一類或者某幾類中國產品實施貿易禁運或者課征反傾銷稅。白宮方面往往是故作為難,權衡再三,最后唱個紅臉,“送給”中國一個人情。當然,這人情不可能白送,換來的回報或是中國政府的大型貿易采購團和巨額的進口訂單,或是在其它政經談判中對美做出讓步。
眼下,塵埃未落的中美輪胎特保案又是這樣一出典型的臉譜劇。只不過這回唱白臉的換成了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我敢斷言,即使奧巴馬9月17日對該案做出有利于中方的最后批示,也一定暗中得到了中方投桃換李的回饋。
從克林頓時代起,美國白宮就不斷玩弄這種把戲,用所謂的民意來壓迫中國對美做出讓步,最后唱紅臉的白宮往往還能落個人情。近年來,美國在對華外交中,把臉譜藝術運用得愈加頻繁,也愈加嫻熟了!
反觀中國,雖有人大、政協和總工會,卻從來都是一個聲音對外,一個臉譜對外,毫無半點外交權謀。譬如,在加入WTO這樣關乎國家民族大業的重大談判中,中方只有龍永圖等官員和美方閉門密謀,十三億國人包括人大、政協、總工會、各個行業商會等都無從知曉中國對美國和西方做出了哪些妥協和讓步,換取了什么樣的回報,因而也就無法發出不同的聲音。而這不同的聲音,本來很有可能為中國贏得更多的利益。
這些年,中國對外開放簡直到了另西方世界都難以想象的程度,除了第一、第二產業,服務業,商貿金融外,一些城市和地區甚至把事關民生大計的水務工程也開放給了外資。而在號稱市場經濟楷模的美國,水務工程依然處于MOD(國防部)的管控制下,哪里能對外開放?當年朱镕基總理訪美,去給美國人民消氣,演講之時不乏委屈之詞(大意如此):我們愿意加大進口美國的商品,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可是你們不能光讓我進口你們的柑橘和小麥吧!話雖在理,可朱總理就不捫心自問:是誰造成這樣的局面?參與WTO談判的中方代表團不歸你領導嗎?
中國從入關談判至今,對美國和西方諸國做出了如此之多的讓步,換回來了什么?美國和歐盟同意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了嗎?同意放松敏感技術對華出口了嗎?美國也好,澳洲也好,事關資源戰略型企業的并購時,會對來自中國的兼并一視同仁嗎?
在對待朝核問題、伊核問題、中印邊境談判甚至對待塔利班態度上,中國為什么就不能運用一點臉譜藝術,有意放出不同的聲音?
《孫子兵法》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不擅權謀,只得退而求其次,不亦悲乎?
官媒動輒老生常談:弱國無外交。如今中國夠強大了吧,外交上又有何建樹?北朝鮮絕對是弱小國家了,可金正日卻能將外交權謀運用得如此高超嫻熟,把大國紛紛玩弄于股掌之間,還不令我們汗顏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