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握住主要矛盾,是判斷有沒有領袖素質的基本標準
本帖發明一個觀點:能不能把握住主要矛盾,是判斷一個人有沒有領袖素質的基本標準。也就是說,作為任何一群人的領袖,他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比其他人更不被次要矛盾所吸引所迷惑,更能把握住當前的主要矛盾。這個觀點如果成立,歡迎大家在平時實踐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領袖素質?
古代的氏族領袖自不必提。大禹治水也就是不去抓打獵、烤食、釀酒等次要矛盾,而抓住了泄洪這一主要矛盾,解決了廣大人民的主要困難。他的領袖地位非當時其他領導人可比。據考古,他當年就是憑治水這一戰略決策,感召了咱紹興的氏族首領幫他打敗南京一帶的氏族,還把紹興首領的漂亮女兒納為主要妻室的。現在呢,公有制企業的好領導人比如王宏斌那樣的,也不必提。他如果沒有遠見卓識,把分田單干的農民重新組織起來,南街村也就是個小崗村:青壯年外出當民工,女孩子進城被“娛樂”,留守兒童婦老“建設新農村”,他自己利用權力先富起來而已。
俺這里就試以毛主席和周總理這一對革命戰友為例,看看俺上述觀點能不能站住腳。
平心而論,周總理這個人絕對是個人才。相貌英俊,風度灑脫,心思慎密,處事干練,絕對為世間少有之俊才也。研究黨史,發現我黨白區有兩條路線或者說兩種運作模式,一種是少奇的上街游行模式,一種是恩來的“隱蔽精干·長期埋伏”模式;結果是“上街游行”模式屢屢造成地下黨被破獲,許多優秀共產黨員犧牲,而“隱蔽精干·長期埋伏”模式則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配合我黨武裝斗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不少影視作品如《英雄無名》《潛伏》等,都反映出這一點。
周總理的策劃指揮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上海工人80萬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南昌起義,他都處在主要領導崗位上。要是你我處在當年那個白色恐怖環境里,絕對做不了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那需要事前做多少細致慎密的準備工作啊,多少事情需要提前考慮好安排好啊,多少關鍵人物需要事前溝通打探談判處理好啊。絕對是一個大系統工程。
據最近資料,周總理除了革命意志堅定,革命情操高尚,還有一身好武藝。他是師從天津某名家學得的。所以他才有視反動法律如糞土,組建中央“打狗隊”,鎮壓叛徒反革命之義舉。
然而這么能干的俊才,且在歷史上數度擔任過黨內主要領導職務,為什么不能發揮毛主席那樣的領袖作用呢?周總理本人對此有明確的解釋,略過不提。俺這里就從能不能把握主要矛盾的角度,來說說領袖素質這一點。
比較毛周,毛主席給人的感覺,首先在善于抓住國際國內的主要矛盾。當年蔣光頭412大專制,周雖然先舉八一義旗反抗,但對主要矛盾的分析還是不如毛主席透徹清晰。他不清楚當時中國革命的力量源泉在哪里,還是套用俄國城市起義方式,想回廣州借助國外援助和城市工人與知識分子力量,模仿北伐東山再起。所以給人感覺是倉促應戰,缺乏創意,失利即跑到城市里去了。而毛主席則不同。毛主席用馬克思階級分析的辦法通覽全局,認定中國當時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廣大貧困農民,毫不猶豫地帶部隊上了井岡山,開辟出“農村包圍城市”這一新的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路線。他當年一系列文章都揭示了這一點。
其次在毛主席有抓住主要矛盾的革命膽略。如八一起義打國民黨左派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就不如毛主席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膽略,直接打出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紅旗。看出主要矛盾之所在,還要敢于把握之,大膽地行動,方為領袖之作派。當年許多人可能也能分析出主要矛盾,但是怕打破壇壇罐罐,不敢抓住主要矛盾,不敢理直氣壯地亮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四平八穩,就會延誤事機,危害革命大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嘛。這樣的人也許可以當領導干部,但絕不適合做領袖人物。
今天之中國,領導走向社會主義的階級是工人階級那是無疑的了,感謝通1鋼的工人兄弟。社會上其它哪個階級能有這樣的作用?應該沒有了。資本家們不可能起這個作用的。然而,無產階級的領袖人物,還有待在三大革命運動中產生。毛主席說過,我黨真正懂馬列的人不多。眼下領導干部雖多,但雞多不下蛋。雖然死的時候大家都要搶一面黨旗遮蓋一下,要求稱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可惜那個家產到底是不是屬無產,咱們永遠不知道。
俺覺得人們,尤其領導干部,都有一種錯覺,就是以為自己是永生的,可以叫下面把自己塑造成什么光輝奪目的形象,可以永遠掌控別人的嘴巴甚至歷史的。可惜不是。人在世界上活不了多少年,一般也就幾十年吧。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匆匆過客。你再作秀也改變不了。
那么,人是不是應該因此頹廢,及時行樂,還是謀財謀權,先富自家,還是為老板服務,以資本為本呢?你活著究竟為什么?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里呢?記得俄國馬克思主義者普列漢諾夫曾經寫過一本《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的小書,俺覺得領導同志都應該去看一看。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玩意兒不看也沒有什么關系,這本書不看就可惜了,就搞不清自己的人生價值了。
這本書很薄,說理很透徹。它指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的主體;杰出人物是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他能正確地認識社會發展的趨勢,在認識和改造某些社會條件中發揮其作用。至于社會發展的總趨勢、總方向、總的歷史進程,并非什么杰出人物所能改變和決定。
普列漢諾夫基于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指出歷史是人類斗爭的歷史,個人要推動歷史進步,必須把握住社會發展的趨勢。普列漢諾夫在該書中指出,“一個偉大的人物之所以偉大,并不是因為他的個人特點使偉大的歷史事變具有個別的外貌,而是因為他所具備的特點使他自己最能為當時在一般的和特殊的原因影響下所發生的偉大社會需要服務”;是“因為他的見識比別人的遠些,他的愿望要比別人的強烈些”。也就是有遠見,能把握住社會的主要矛盾,在關鍵的歷史時刻發揮關鍵性的歷史作用。
不要說這本書很容易看。有些小右就是看不懂,以為普兄講的是“個人奮斗”、“發展經濟就是硬道理”呢。難怪它們著作等身,也只能成為歷史的垃圾。哈哈。
毛主席為什么能成為無法取代的當之無愧的人民領袖?俺覺得,就在于他能把握住國際國內的主要矛盾,毫不猶豫,當仁不讓,理直氣壯,斷然出手。無私方能無畏。毛主席的領袖氣質,只有無私的共產主義者才可能學到。記得有學者曾頌毛主席道:“靜如處子動英豪,領袖群倫不自高。先生品質難為喻,萬古云霄一羽毛。”字字珠璣,極為貼切。【靜如處子動英豪】,當仁不讓,當機立斷的無產階級領袖風范,值得有志者仰慕與自勉。毛主席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領袖,不萬歲是不可能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