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大約是最真實和最貼近地描述了通鋼工人運動的記者,他記錄了現場典型性的三句話:
其一:"3年后我讓這廠子姓陳,讓你們回家"。
其二:"我求求你們,救救我,我還想活。"
其三:"你要活,我們就得死。"
這三句話真實地反應了事件的演變過程,也深刻地揭示了這一事件的性質。某種程度上,也闡述了現代中國變革的困境和希望。
其文選錄:
"我求求你們,救救我,我還想活。"這是這場危機中的"大人物"陳國君對周邊的小人物留下的最后遺言。
據一位目擊者轉述,這次求救并沒能打動身邊的工人們,畢竟,近些年來,小人物與大人物之間已經有了彼此并不認識的距離。
大家都說,"你要活,我們就得死。"--這種評論實在是官僚政客們難以想象的--說什么好呢?
毛澤東有句千古名言:"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有誰能夠知道,這個坐在辦公樓的二樓的經理室里,門外有崗、樓里有崗,活在森嚴壁壘中,卻能夠一筆勾銷數萬工人生路的"大人物",在剝落所有的偽裝之后,是這樣的可憐。
可惜他已經把自己逼到絕境,因為把他數萬工人逼到絕境了。通鋼職工傳言,陳國君要把通鋼搞黃,他在與職工僵持的過程中,做了一個讓工人下崗的動作,并說"3年后我讓這廠子姓陳,讓你們回家"。
而在這之前,下崗對于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此之后不久,中國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一次講話中把下崗作為現代中國成就的前提。
迫使工人下崗的陳國君該死,如果不是他死,而是數萬工人死,中國還能是一個國家嗎?
工人告訴陳國君的是一個絕對的真理,而不是相對的真理,置工人于死地者必死。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寫到,7月24日下午4點,聽說陳國君被打之后,通鋼的工人像瞻仰遺容一樣去瞻仰他,一批一批地上去,轉一圈,再回來。
應該說,這時候的陳國君還沒有死,因為在6點半左右,通鋼一位退休高工在焦化廠老辦公樓的一樓樓道里,看見倒在地上的陳國君,他當時從二樓被拖下來,"臉已經變形,看不出模樣了,衣服黑糊糊的,頭朝外,不能說話,光哼哼,吐字不清"。
上面關于陳國君和通鋼工人的對話應該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同時,似乎能夠說明,陳國君并不是死在哪一個工人手里,是重傷后得不到救助而死的。阻擋警察和醫務人員救助行動的是那些坐在馬路或是通道上的工人。
相比較,蘇維埃政權的死亡是在它所代表的無產者的冷漠中發生的,似乎文明一些,卻冷酷至極,令人想起不寒而栗――莫斯科那冰冷冷的冬天。
其實,何止是通鋼的工人瞻仰了這位"精英"的遺容,全中國的鋼鐵工人都在瞻仰,全中國的產業工人都在瞻仰,全世界的無產者都在瞻仰。
應該是這樣的,筆者隨筆一帖《思考:從通用到通鋼--人性與匪性》居然在很短時間傳遍許多論壇,這種現象只有筆者寫一些軍事帖子的時候才能出現。
對工農命運的關注和愛國主義熱情是現代中國的主題,也是中國內外政策的核心。這兩個主題都共同根植于同一個綱領: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 總 綱 :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壺公評論寫于09-08發表于《壺公評論》圈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