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改制?
從云淡水暖的文章中得知總工會有個《關于在企業改制重組關閉破產中進一步加強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企業改制方案應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職工的裁減和安置方案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未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的不應實施,既未公開又未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決定視為無效……”。文章非常好,很能啟發人。
根據我的經驗,我擔心總工會的通知是一紙空文,而且還會被利用。1989年之前我在基層或兼職或專職搞過兩年工會。這個時候是經理負責制后期。承包還是零星的,傳言因為“窮廟富和尚”的尷尬,名聲臭,而難以推廣。到蘇東倒旗,江xx同志左轉,“改革”出現滯留現象。直到“南巡”后,承包才高歌猛進起來。但在經理負責制后期,我切實感受到了干部工作、工會工作的危機。中國的“改革”到這時候,任何有點馬克思主義常識的人,都不難看出是利益的再分配,分配制度上早已沖破全民、集體所有制的框框,只是皆大歡喜讓人們如沐春風。特別是農村承包及鄉鎮企業的景象,讓許多老同志大發感慨。因而分配的合理性問題被新名詞忽悠了。企業已經不再是黨的一元化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書記已經是經理負責制的幫手,紀檢、工會之類已經是幫手的幫手,是跟著啃雞爪的叨陪。工會不再是黨和工人群眾之間的橋梁,而是小灶的幫廚。不再是工農當家作主的黨的宗旨的支柱。當然,前30年工會當家作主的職能是不完善的,角色是不到位的,因有“花瓶”之稱,應該是改革的對象。但事情完全弄反了,它扮演起笑面虎了,“格斗擒拿(職工)也有她”了,嫁狗隨狗了。這就是承包之后的工會。20年之后的今天又是什么樣子?
“進一步加強民主管理工作”,是總工會通知中的話。恕我直言,不合實際,說得輕點,官樣文章。今夕何夕?國資委有多大?老佛爺啊!人民的財產,中國的資源想分就分,想送人就送人,而且寧贈友邦。我說過比毛、鄧的權利大百倍,除非你不愿承認。比紅軍時期國際派來的李德的指揮權誰大?我看毫不遜色。 李榮融先生就高揚他是國資老板,不比毛、鄧大嗎?李德事后說真話了,他不是什么國際派來的全權指揮,而是博古他們有私心,借用他攬權。看看,一點私心活活葬送了幾萬紅軍和落腳之地呀!如今輪到另一個李老板舉重若輕了,已經沒有人說話了。
但工會還是說話了,下通知了,口氣最令人振奮的是,好像不比國資委小,但是否會讓國資委不高興呢?細看之下,擔憂是多余的,國資委沒有理由不滿意。1、為什么改制,憑什么改制?工人群眾愿不愿意改制?可以免談。不然何必等到方案成了才提交職代會?2、職工大會成了點綴,因為職代會也可以代表。3、“職工的裁減和安置”的政策可以免談。4、“不應實施,視為無效”是限制在“涉及”之下的范圍……
一句話,私有化不在討論之列。這對現實的要害問題就完全缺少針對性了,對憲法就不嚴肅了,對社會主義就不重視了,對工人群眾就不公了。中國工會的宗旨就是鼓勵和帶領工人群眾維護憲法、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工農當家作主的神圣權利。而這里無疑是極大的疏忽。這里所默認的基層工會也就不是《憲法》的工會,不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當家作主的職能的工會,這樣的工會在今天國資委覆蓋下的國有企業,實質就是國資委工會,黨組織已經不管飯碗,職工的飯碗已經在各類資本的手里,所以工會被利用是不難的,工會不該再無動于衷了。優秀的企業家已經放話,資本就是賺錢的,這也是不需要說的,起初的保證不過騙騙人而已。這就是讓人不能放心的,職工的正當權利如何確保?國家的命運如何挽救?事實說明他們的所有權已經被打著“改革改制”的旗號搶奪了和正在搶奪。難道不應該制止危國危民的無理的搶奪和爭取屬于自己的權利嗎?總工會應該看到事實,不能看著工人群眾自我麻痹吧!
謂予不信,不妨抓個點。通鋼就可以抓點。以上是一個老職工的一點看法。
2009-8-1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