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總發《通知》了,要求“企業改制方案應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職工的裁減和安置方案等涉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未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不應實施;既未公開又未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決定視為無效……”
《通知》還沒看見,發〈通知〉的消息一出立即引來身邊和網上很多人的議論。有的說好;有說好是好就是無用,怎么中央和國務院不下發個這樣的通知,全國人大為什么不搞個這樣的立法?有的說即便用處不大,起碼表明全國總工會在這件事上在開始憑著良心說話了,不再順著私有化的浪潮來推波助瀾地戕害工人階級的利益;還有的說,在沒有共產黨之前工會是為工人階級爭民主、爭自由的,現在全國總工會發出〈通知〉要求為工人階級爭取“民主權利”,可見現在中國工人階級的民主狀況堪憂,實在到了應該爭取的地步了;還有的說在共產黨的天下竟重提爭取工人階級的“民主權利”,實在是荒唐。
說句實話,筆者非常認同30年來“中國工人階級的民主自由狀況堪憂”這種議論。我認為不但“堪憂”,簡直是30年來,作為一個階級(精英們變了一個說法:階層。其實一個意思)民主自由的陽光從一開始沒有照耀過這個階級。一個曾戴著“領導階級”桂冠的光榮階級(至今有些人在拉攏和取悅工人階級的時候,仍然愿意給工人階級送上這頂帽子;有的是處于習慣)在其他各階級(階層)都紛紛享受著現代民主自由的溫暖陽光的時候,這個階級不但沒有享受到新的民主自由,而且把從“原罪”里帶來的一些民主自由也逐漸地被剝的精光。這不能不說是在當今中國最可憐、可悲的一個階級。
我說這話有人可能不服氣,問:當今工人階級怎么就是一個最缺民主自由的階級了,怎么就最悲慘了。先生別急,聽我道來:
文革結束后,在中國最響亮的語言就是“反封建”、“反專制”、“反獨裁”、“要民主”、“要自由”。結果喊了一頓非常有效。于是在新社會建立時被推翻的舊勢力有了民主自由了,“地富反壞”被平反了;因為與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在一起干了一段活、經受了一段困苦生活而整天牢騷滿腹的知識分子有了民主自由了,他們可以任意詆毀共產黨、造謠毛澤東、咒罵革命而不被當回事了;官員們有了民主自由了,不論他們為著什么目的都在“大力解放思想,繼續深化改革”的幌子下干著好事或者是不可告人的勾當;資產階級有了民主自由了,企業改制先要和他們商量,不和他們商量企業就無法“深化改革”,“要深化改革”沒有資本家就“深”不下去。官員們以和這個階級的成員“交朋友”“挽膀子”而自豪。如果他們要是震怒了有些官員要下臺,物價要上長,甚至還能讓他“政令不出中南海”。你看新資本家他們享受著多大的民主自由呀。現在再來看工人階級。這個階級在30年前艱苦創業、流血流汗建立起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大量的國有企業,為新中國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共和國的成長立下了大功。為此,共和國以工人階級為榮。但是轟轟烈烈的改革開始了,于是:要“砸三鐵”了,第一個下手的目標就是這個階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該砸的飯碗照樣砸;于是要“減員增效”了,你們人浮于事就要滾蛋,不想滾也得滾。為此他們向改革者乞求: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們都是老工人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沒有飯吃我們怎么活呀。改革者曰:“適者生存”,這是“市場經濟的法則”,致富道路千萬條,你就去“闖市場”吧。“找市場,不要找政府”。真是欲哭無淚呀!“改革要深化”,于是要“改制”了,官員不顧工人的情緒和死活,他們和幾個資本家最后商定究竟把這個企業轉移給哪個資本家。經過“多次”“秘密”“協商”官商勾結的最終結果出來了,也就是“深化改革”的方案出臺了,于是官員和資本家皆大歡喜,新上臺的資本家對工人說“我掌握這個企業后決不要你們這些懶漢”。這個曾在30年前為新中國創造了輝煌業績的階級現在不但失去了工作,而且在下崗之前新資本家和官員們唯一贈給他們的是一頂新帽子:“懶漢”。在這一系列的“深化改革”之后,工人們只好無奈的、一無所有的被趕到“市場經濟”的滔滔惡浪之中了!
在這個改革的開始到“深化”的整個過程中,工人階級始終沒有自己的話語權,他們就象玩偶一樣任憑改革者操縱。我不得不對在口口聲聲“民主自由”叫的震天響的今天竟能發生如此反民主的黑暗一幕感到非常地痛心,我不得不對他們在推行這種毫無民主的改革的時候竟連一點現代民主的遮丑布都不要而感到極度震驚!
然而更令我不解的是,那些在文革后整天喧鬧著民主自由的精英、官員們竟對這些熟視無睹。我想,也許在他們眼里工人壓根就不能有民主自由?如果不是,為什么這些早已奪得話語權的人現在對著這片民主自由的空白地帶竟不置一言!
經過深入的思考我似乎明白一些了:有些人要的只是自己的“民主自由”,別人有沒有民主自由與自己無關。當我需要討伐別人的時候,扯起別人的民主自由是我討伐別人的借口,當我有了自己的“民主自由”的時候,討伐的借口我也不要了。看來我們是不是要真的再好好體會一下“民主自由是有階級性”的這句老話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