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從通用到通鋼――人性與匪性。
今年7月,在太平洋的兩岸發生了兩件大事情,其一、通用汽車的破產;其二、通化鋼廠的工人運動。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其差異卻又令人深思。
一、
按照美國聯邦破產法庭5日批準的方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從 2009年07月9日中午12時起 ,開始執行破產重組,通用把旗下最優良的資產出售給“新通用”公司,剩余債務、品牌和經銷商等則將逐步剝離、清算。
筆者注意到這種改革的人性化,尤其是注重工人的利益,資產出售方案:
其一、美國政府將成為“新通用”的大股東,擁有60.8%的股份;
其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所屬的醫保信托基金擁有17.5%的股份;
其三、加拿大政府擁有11.7%股份,舊通用公司獲得10%的股份;
其四、舊通用汽車公司及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醫保信托基金還將分別持有新通用汽車公司15%及2.5%的可行使認股權證。
實際上,這個法案宣告了私有制的一次大失敗,與中國國企私有化的方向不同,美國企業的現代化重新步入的是公有制。而其中有二項措施體現了工人的利益。
有些人認為,通用是圣西門、傅立葉理論的產物。其實人類的行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進取的過程,為什么要自以為高明地嘲弄人類自然的步伐?難道馬克思主義所立足的基本法則不是自然法則嗎?
雖然金融、經濟危機的重災區是在美國,但是在私有化與國有化的轉折上,美國人比中國人平和得多。因為7-24日,在中國的通化鋼鐵公司發生的反私有化的工人運動是血腥的。
人們也許在責備通化鋼鐵工人太沖動了,極端的是死者陳國君的親屬聲稱,懲辦兇手是他們的底線—當然他們的底線實際上就是決不承認他們這個利益團伙在中國大變革的過程中的種種不合理的行為,而正是這種行為造成了血案,事實上這種行為引發的后果豈止只是一個血案—如果我們的社會不因此猛醒的話。
二、
新通用措施是什么?
《華爾街日報》報道,“新通用”將更環保,注重以消費者為中心,管理層也將瘦身。具體地說:
其一、通用將宣布一系列綠色汽車產品,包括微型雪佛蘭、小型別克、雪佛蘭VOLT電動車以及凱迪拉克電動車等。奧巴馬政府汽車業特別工作組負責人史蒂夫拉特納認為,重組后“新通用”的汽車品牌將比現在更精簡,管理層將更貼近民眾。
其二、通用將削減35%的高級管理人員,從1300人減至845人。
也就是說,“新通用”把自己的立足點建立于新科技和人性之上,而不是建立于設置種種盤剝工人的措施之上--例如下崗;
也就是說,“新通用”主要的是加大約束管理層的措施,而不是無限度的為他們濫發工資和獎金。
我們可以看一看參與者與美國社會的反應:
其一、依據美國司法程序,破產重組方案可能會遭到反對方的上訴,不過,唯一提出上訴的債權人團體的律師表示,他們在上訴期間不會阻止通用出售資產,因為“新通用”理應承接“舊通用”的債務。
其二、通用汽車公司的破產重組方案得到了汽車工人聯合會的認可。
當然,美國的這一透明的、關注到各方面參與者利益的政策,比吉林國資委的閉門造車要好得多。因為后者造就了三萬多通鋼的“不明真相”的工人,也造就了許多不明真相的吉林國資委的先生們—他們根本不懂得通鋼工人在他們的改革中處于一種什么樣的處境—或者,他們根本就不想知道,這些工人算什么?敢鬧事,有警察嗎,其實現在他們還是這樣想的。
三、
通用汽車公司(GM)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其核心汽車業務及子公司遍及全球,共擁有325, 000名員工。
通用汽車公司的前身是1907年由戴維·別克(David Dunbar Buick)創辦的別克汽車公司,1920年的經濟大蕭條使公司再次陷入困境之中,杜邦家族入主。
杜邦擔任總裁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批準了公司所屬聯名汽車公司總裁小阿爾弗雷德·D斯隆的改革計劃,對公司的管理體制進行全面改組,建立反集權的分部式管理體制,這就是著名的斯隆模式。
不知道中國的經濟學精英是否了解斯隆模式,如果知道,也就不會引發出建龍集團的狂熱和職工的反抗。通用汽車公司,即使在大蕭條時期,公司仍能維持盈利并堅持給股東分紅。這種管理充滿人性,而不是充滿匪性的建龍模式。
通用汽車在人性化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風順的。1981年通用汽車將生產設備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并開始裁員。在近十年里,GM裁退了成千上萬的雇員,他們離開公司在密西根州Flint的基地,經濟拮據。GM因此得了個惡名,加上Michael Moore就裁員為題材的記錄片Roger&Me問世,GM的公眾形象嚴重受損。1996年,汽車工人的聯合罷工使得北美24家工廠癱瘓近三周。1998年長達七周的罷工對其季度國民生產總額報告產生了引人注目的影響:GM在此期間損失了將近28億美元,更因此使得北美的生產停滯不前。
但是GM在子公司Saturn卻受到歡迎,該公司出產的汽車極具市場吸引力。這完全依賴于Saturn公司良好的企業形象:員工待遇優厚,繼而形成理想的工作環境。
從通用到通鋼,這其中有著巨大的距離,但是它們共同面對的基本的問題是文化背景的人性還是匪性。什么是現代化企業,值得我們深思。
四、
壺公評論,寫過[反封建論],寫過[墨子情懷],寫過[血與火的祈禱],其背景都是匪性文化,更具體說,就是與通鋼工人相似的處境中發生的相同的情緒。
把通用和通鋼作一比較,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在短時間完成這樣的思考并不容易。但是,我們的社會應該思考,我們文化中的縱惡因素是否應該得到制約?我們文化中的居善特性是否應該得到提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它只能是在一個更大的文化背景之下的討論:
我們社會的成功是財富的積累,還是社會大眾生活的和諧、幸福?
這二者其實并不一致,通鋼事件告訴我們,確實并不一致。
壺公評論寫于09-08 于麒麟山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