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再是動不動以斗爭作為手段”?
————評黨校教授王長江若干言論
是絕對的“斗爭”、相對的“和諧”?
還是相對的“斗爭”、絕對的“和諧”?
即使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也仍然是相對的“和諧”、絕對的“斗爭”!
唯物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共產主義社會是消滅了階級、階級斗爭的社會,是政權、國家消亡的社會,但共產主義社會還有正確與錯誤的斗爭,還有社會進化,還有斗爭,還有革命!
只不過,共產主義社會的革命不再是政治革命罷了!
我們來看一下馬克思怎么說的吧:
勞動階級解放的條件就是要消滅一切階級;正如第三等級即市民等級解放的條件就是消滅一切等級一樣(注:恩格斯在1885年德文版上加了一個注:“這里所謂等級是指歷史意義上的封建國家的等級,這些等級有一定的和有限的特權。資產階級革命消滅了等級及其特權。資產階級社會只有階級,因此,誰把無產階級稱為’第四等級’,他就完全違背了歷史”?!幷咦ⅲ?。
勞動階級在發展進程中將創造一個消除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聯合體來代替舊的市民社會;從此再不會有原來意義的政權了。因為政權正是市民社會內部階級對立的正式表現。
在這以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抗仍然是階級反對階級的斗爭,這個斗爭的最高表現就是全面革命??梢?,建筑在階◎第194頁◎級對立上面的社會最終將導致劇烈的矛盾、人們的肉搏,這用得著奇怪嗎?
不能說社會運動排斥政治運動。從來沒有哪一種政治運動不同時又是社會運動的。
只有在沒有階級和階級對抗的情況下,社會進化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這以前,在每一次社會全盤改造的前夜,社會科學的結論總是:
“不是戰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戰,就是毀滅。問題的提法必然如此?!保▎讨巍ど#ㄗⅲ阂妴讨巍ど5臍v史小說《揚·瑞日卡》。——編者注)
寫于1847年上半年
——————————————馬克思 哲學的貧困
馬克思這些話剝開了所有假馬克思主義者的畫皮。
有沒有絕對的和諧?
完全是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臆想或自欺欺人、愚弄黔首的幌子而已!
孔丘最講“和”,他的滿嘴仁義道德掩蓋的卻是殺了少正卯的那把血淋淋的刀!
到底是“一分為二”還是“合二為一”?
一分為二VS合二而一
辯證法VS形而上學
唯物主義VS唯心主義
馬克思主義VS修正主義
無產階級VS資產階級
覺醒團結的斗爭VS自欺欺人麻痹愚弄“群氓”的偽善空洞的說教!
公然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斗爭哲學”的基本要義、核心要義,就是公開的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還“黨?!钡摹敖淌凇蹦?!
哪家“黨?!钡摹敖淌凇保浚?/p>
大家都來品味一下如何?——————
“王看來,國人長期以來是用革命黨的思維來思考執政的問題,從社會矛盾運動的原理出發,認定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這種觀念慢慢發生了變化 ,而這次十六屆六中全會關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則是徹底實現這一變化的標志。”
“他進而說,共產黨依然承認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但不再是動不動以斗爭作為手段,而是通過執政黨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方法來協調、調和各方矛盾和利益,明確了“和諧”的價值導向。”
附:中新網新聞《“斗爭哲學”到“和諧哲學”:中共執政理念轉變 》
2006年10月13日 04:24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二日電 題:“斗爭哲學”到“和諧哲學”:中共執政理念轉變
中新社記者 孫宇挺
有人作了一個統計,自中共十二大以來,在歷屆中央全會作出的決定中,經濟方面的有十五次,黨建方面的也有十五次,而社會方面的決定,本次十六屆六中全會是唯一的一次。對這種說法,中共中央黨校的王長江教授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有些簡單化,不太認同。
在他看來,這次《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并不僅僅是有關社會方面的。這里的“社會”,不是和政治、經濟、文化等相對應的概念,而是一個“大社會”的概念,更確切說應該是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法制等各個領域都囊括其中的概念。
王教授認為,只有這樣理解,才能看到,這個決定的作出,是和今天改革深化到了更全面、更系統層面的現實相適應的。他說,今天的改革已經到了不能再從一個層面思考問題的階段,而是到了系統推進的階段。
王教授不愿意用“藍圖”一詞來描述本次全會有關和諧社會的九大目標和任務,他覺得不如說是中國全面推進改革的方向性決斷,更可以是中國執政黨執政理念轉變的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王看來,國人長期以來是用革命黨的思維來思考執政的問題,從社會矛盾運動的原理出發,認定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這種觀念慢慢發生了變化,而這次十六屆六中全會關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則是徹底實現這一變化的標志。
王長江認為,執政黨當然要承認社會矛盾的存在,問題在于用什么樣的思路來解決這一矛盾。
他進而說,共產黨依然承認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但不再是動不動以斗爭作為手段,而是通過執政黨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方法來協調、調和各方矛盾和利益,明確了“和諧”的價值導向。
王教授表示,目前,管理和服務依然是政府責任所在,而這一“看得見的手”正是作為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最好的補充和協調。怎樣更好地履行這一責任,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正是執政黨和政府應當擺在第一位來思考的問題。
【編輯:邱觀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