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情懷:癡迷毛澤東像章的下崗工人
2009-07-29 22:30:30 來源:九江新聞網 作者:余昌清 本報記者 葛先虎
手捧偉人像章
毛澤東像章拼成的紅軍長征路線圖
九江新聞網訊(余昌清 本報記者 葛先虎 文/攝)有這樣一名下崗工人,懷著對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崇敬,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走遍大江南北,把下崗后經商賺來的50多萬元,全部用來收集偉人像章。這個人叫楊勇,修水縣原七二四礦職工,1993年下崗。如今他已收集銅、銀、金、陶瓷、塑料、玻璃等毛澤東像章近9萬枚,品種3萬余類,歌頌毛澤東的唱片675張,留聲機兩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偉人的著作1512冊,秋收起義、紅軍長征等路線圖紙60余張。
A 偷生活費為買像章
楊勇收藏毛澤東像章的愛好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的。“那時父親每個月只有20多元錢的工資,但他每個月都堅持拿出一兩元錢來收藏像章。”“父親對毛主席的崇拜和對毛主席像章的熱愛是激發我收藏興趣的重要原因。”
上世紀70年代人人都有毛主席像章,很容易買到。換一枚像章也只要幾分錢。但小時候楊勇沒有錢,他就把書撕開折成“標”(一種玩具)與同學換像章,一個“標”換一個像章。說起小時候的收集經歷,楊勇很感慨:“外婆買給我的爆米花和薯片從不舍得吃,因為兩個爆米花或一塊薯片可以和同學換一個像章。有時我還偷偷到爸爸抽屜里拿錢來買像章。”就這樣,小學兩年楊勇就收了近4000枚像章。
時間久了,父親發現家里的錢有時會少一兩元,就盤問楊勇。這時他才告訴父親錢都拿去買像章了,被父親揍了一頓。但后來有一次,“我聽父親在隔壁悄悄地跟我母親說:‘都一萬多枚了……’于是,我知道父親是贊成我收藏的,只是怕我耽誤學習。”
從此,他也就走上了收藏的“不歸途”。
B 收集像章耗資50萬元
此后,楊勇從未間斷過收藏。無論是在礦里做工,還是在外做生意,只要聽說哪里有毛主席像章,楊勇總是不惜代價地去收集。在做油漆工的時候,他常常免費幫人刷油漆,換毛主席像章。幾年下來,楊勇以做工換像章的方式,就收藏了近萬枚像章。
1999年10月,楊勇帶著2萬多元到新疆塔城做生意,那時南方天氣還很暖和,但到了塔城卻是大雪紛飛。因為天氣寒冷、語言不通,三個多月,生意很冷清。楊通說:“在塔城沒有生意可做的日子里,我每天到古董市場收購像章,那里的老板都和我很熟了。”
有一次經人指點說“大風口”有好像章,楊勇立即前往。由于不熟地理位置,途中遇到了大風雪,那雪厚得足可以將整個人埋進去,溫度到了零下20℃,幸虧途中遇到一位維吾爾族老人。“如果不是那位老人相留的話,說不定我會埋在那場大風雪里。”至今回想起那次經歷,楊勇還心有余悸。“到塔城三個月,什么生意都沒做,倒是將2萬多元花光了,買了4000多枚像章,回家的路費還是岳父給我寄去的。”
這些年為收集像章,生意上的事情全部交給了兄弟,家里事則由妻子操勞,楊勇走遍大江南北,耗資50萬元,收集了銅、銀、金、陶瓷、塑料、玻璃等毛澤東像章近9萬枚,品種3萬余類,歌頌毛澤東的唱片675張,留聲機兩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偉人的著作1512冊,秋收起義、紅軍長征等路線圖紙60余張。
C 視像章為生命
1997年,楊勇在湖北做生意被騙了20余萬元,虧了老本還欠下6萬多元的債務。“那時我有像章5萬余枚,僅成本價就花
了我20余萬元,當時市價可以賣到80萬元以上。親戚朋友都勸我賣掉一半或其中一部分像章,但我說什么也不愿意,哪怕是一枚我也不愿意。”
在那艱難的日子里,楊勇天天守著他的毛主席像章,生怕它們飛了似的,“我老婆說我把毛主席像章‘看得比我爺還重’。”
“無論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我都不忘收藏毛主席像章,無論走到哪里,我都帶著一枚毛主席像章。”說著,他從胸前拿出一枚給記者看:“這個像章跟我走南闖北十幾年了!”
D 欣賞像章是最快樂的事
當記者問為什么要收藏毛主席像章,楊勇一口氣說出了好幾個理由:
——毛主席離開我們已經33年了,中國人民以各種形式來紀念他,以大量紀實文章來懷念他歌頌他,因為他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社會,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并成為東方的巨人。
——紅太陽的歌曲唱遍中華大地,毛主席的像章和他在各個時期的照片成為人民喜愛和珍藏的佳品,毛主席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每次回到家里,不論多苦多累,我都會捧著毛主席像章看。無論是生意虧了,還是生活中有煩惱的事,只要捧著毛主席像章看,我的心情就會好起來,所有不快所有煩惱也都拋到腦后去了,能欣賞到毛主席像章是我最快樂的事。
楊勇癡情毛主席像章的事,在當地傳為美談。目前,修水的有關部門正全力支持他建一個毛主席像章陳列館。不久,修水又將誕生一個紅色景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