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頑童從網上獲悉通鋼事件時就一直在關注事態的發展,因為老頑童覺得此事件絕非偶然,凡事皆有其因,絕非吉林省國資委描述的那么簡單。
在中國無論什么樣的群體事件發生,官方的“八股文”勢必提到如下字眼,如“個別人制造謠言”、“鼓動不明真相的人員”、“挑動、煽動群眾不滿情緒”等等。新時代了,能不能從理論創新的角度弄點新名詞來呢?個別人制造謠言,居然群眾相信了,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屈服(提出所謂終止實施建龍集團增資擴股通鋼集團方案);個別人居然能鼓動不明真相的群眾“沖擊生產區,堵塞原料運輸線,造成部分高爐休風”,甚至把一個總經理給打死了。
嗚乎哀哉,老頑童真的很佩服通化人,別的地方打醬油的、玩俯臥撐的人多,而通化人居然能被輕而易舉的被煽動起來。
我們來比較一下不同文章的描述,看看不同立場上的觀點,而老頑童摘編的信息均來自官方媒體,因為本人怕被和諧了!
注:未加黑的部分是引自吉林國資委官員的官方談話。
“建龍集團是國內規模較大、具有較強實力的民營企業,第一次參與通鋼集團重組以來的三年中,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工人的憤怒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建龍的每一次折騰,都是工人在付出代價,去年企業虧損,‘員工工資也減到每月人均300元’,‘廠區及職工家屬區乃至整個通化市二道江區的供暖都無法供應’,這次陳國軍與工人代表對話時,又發出了‘下崗’的威脅,終于導致工人情緒失控,也釀成了他個人的悲劇。”
“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是一句典型的官話,因為此話顯然沒有得到廣大員工的認同,且看第二段所引用的事實,“員工工資也減到每月人均300元”。恕老頑童孤陋寡聞,企業在發展,工人工資待遇在下降,這是哪門子發展?重溫馬克思的“資本論”,你才會有原來如此的感嘆,企業發展了、老板的腰包鼓了、職工的待遇卻每況愈下了!人均300元,老頑童實在不知道當地人均生活費是多少、也不知道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但是,就是這個300元/月的工資水平,當地的父母官知道嗎?
企業發展和工人福利待遇相應提高,才是正確的路子,也應該是企業改制的初衷吧?!兄弟姊妹的日子如果能過的過去,誰沒事找事砸自己的飯碗?!
綜觀國有企業改制,都把把減員卸包袱(下崗、待崗、買斷、內退、協保)當作良方,此舉分明是為民營資本家得手掃清障礙。多余的人推向社會,其實也增加了社會負擔。而我們的發改委、國資委為了把國有改制作為政績,因此也顧不了這么多了。而資本家得手以后動輒就拿工人開刀,以請人“下崗”為威脅,勢必要引起群眾的反感。群眾也是人,是人就有感情,把群眾的感情玩弄于鼓掌之上,時間長了,積累起來的不滿就會爆發。
通鋼是當地的大企業,改制后當地政府疏于監督和引導,也是促使勞資糾紛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把過去的國有企業的員工推向資本家的懷抱以后不聞不問,在企業困難的時候不伸出手來拉工人兄弟們一把,與工會、婦聯、主管部門等等官僚化了有一定的關系。此次事件的善后,應該追究官僚機構的責任而非群眾!
“通鋼集團是吉林省最大省屬企業,具備年產鋼700萬噸的生產能力。......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應對通鋼集團當前的經營危機,加快通鋼集團大型化改造,吉林省國資委經與眾多戰略投資者近4個月的商談,對多個方案反復論證、研究、比較,最終經各主要股東同意,在通鋼集團2005年已實施改制的基礎上,由第二大股東建龍集團對通鋼集團進行增資擴股,并控股經營。......有關方案經由吉林省政府多次討論、慎重研究,認為建龍集團增資并控股通鋼集團的方案既有利于化解通鋼集團當前經營困難,又有利于通鋼集團的長遠發展,有利于實現省政府確定的通鋼集團千萬噸鋼的發展目標,符合通鋼穩定發展和全體職工利益的要求。”
“從報道中披露的情況看,這次建龍集團重組通鋼集團是在吃‘回頭草’。2005年,建龍曾經入股通鋼,去年金融風暴后由于企業虧損,建龍遂于年初從通鋼撤股,隨著國家4萬億刺激經濟的效應開始顯現,通鋼開始盈利,建龍集團再次入股通鋼并絕對控股,終于激起了工人及家屬憤怒。
通鋼的兩次重組,有沒有安排職工代表以制度化的方式實質性參與?所有的報道都沒有提。而從網上披露的情況看,第二次重組,普通職工甚至直到木已成舟才知道消息。他們的利益長期被忽視,于是就有了這次‘非制度化’的參與,并終于導致了整個重組計劃的失敗。”
從官樣文章看,一個“符合通鋼穩定發展和全體職工利益的要求”的改制方案為何能引起如此大規模的群體事件?老頑童從這篇通稿中多少嗅出一點味道,那就是國資委乃至參加改制的老板們是正確的、是符合企業和全體職工利益的。有對的一方必有錯誤的一方,可見錯誤的一方肯定是群眾!這是不是預備秋后算賬的信號?老頑童不得而知。
從老頑童引用的黑體字部分,大家可以看出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一是建龍集團吃“回頭草”的問題;二是兩次重組均是主管部門背著群眾做出的。
吃“回頭草”之舉動,分明是抽了吉林國資委一個大嘴巴。國資委不是曾做過如下表述的嗎?“建龍集團是國內規模較大、具有較強實力的民營企業,第一次參與通鋼集團重組以來的三年中,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究竟誰在說謊?如果在建龍集團參與重組中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何期間有撤資之行為。“建龍集團再次入股通鋼并絕對控股”的行為是不是有吃“回頭草”之嫌疑?吉林國資委為何不加以詳細說明?吉林國資委和建龍集團的配合簡直像無縫鋼管、表演的是惟妙惟肖。一個行為如同“貓蓋屎”,一個行為如同吃“回頭草”。
資本家唯利是圖,吃“回頭草”的行為證明其收購資本之不差錢。反而,職工們每月只能拿到300元。玩資本不差錢、給職工福利差錢,血淋淋的資本啊!
“有關方案經由吉林省政府多次討論、慎重研究,認為建龍集團增資并控股通鋼集團的方案既有利于化解通鋼集團當前經營困難,又有利于通鋼集團的長遠發展,有利于實現省政府確定的通鋼集團千萬噸鋼的發展目標,符合通鋼穩定發展和全體職工利益的要求。”
“政府多次討論”,看到沒,這就是離開群眾、不放手發動群眾的結果!木已成舟,才來召集相關人員召開座談會,走走形式,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嗎?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頭一次重組的教訓,即所謂撤資、員工待遇下降等等,估計此事也鬧騰不起來。
企業經營發生困難的時候,資方逃跑了,等企業經營稍微有盈利了就想回頭,而且還獲得政府如此重視,是不是太滑稽啦?廣大群眾心知肚明,就知道這樣的老板不會與企業、和員工共進退的。而且,政府怎么就知道把通鋼給了建龍就會產生“三個有利于和一個符合”呢?
咱們的官員心底真好、特善良。資方玩不下去了,撤資就撤吧!資方再玩的時候,上下齊配合,再來個二次重組。折騰來折騰去,眼里沒有員工只有利益,注定是要得到報應的。
股東利益大于職工利益,也就是說哥幾個商量好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其結果必然忽視群眾利益。此次,“國退民進”的把戲踢到了大鐵板,也應該引起國資委、發改委的重視啦!
民營企業的性質,究竟姓“社”還是姓“資”,似乎用不著懷疑吧?按吉林國資委官員的話說,此事源于部分非在崗人員的“國有情結”。“國有情結”究竟是什么?是它的福利保障還是其它,老頑童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有“國有情結”的人,十有八九仇恨剝削、仇恨人壓迫人。
有人拿民營企業當作經濟起死回生的寶貝,其實不然。經濟危機下,誰都不好做。經濟復蘇了,是人都能賺錢!國有企業引入管理新理念、引入科學的成本控制理念,一樣能賺錢。建龍撤資后,通鋼賺了6000萬不就是很好的說明嗎?民營企業盡給社會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和負擔,從不講社會效益,這也是事實!就怕某些官員選擇性的失明!可以肯定的是,唯有官商勾結,才有“國退民進”中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發生。這個官,乃官僚也;這個商,乃資本家也。
如果,國資委聽從任某人說的話徹底消滅國有企業,估計還會有更大群體事件發生!
江湖人稱老頑童
2009-7-28
于南京夜航船之上
以下是兩篇文章的出處:
http://news.sohu.com/20090727/n265525104.shtml
http://news.sohu.com/20090728/n265529149.s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