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改革,80年代出了陳希同,而90年代至今我們重蹈覆轍,上海又出了陳良宇;難道我們應該為此高興嗎?對比毛澤東時代,槍斃了張子善、劉青山,就遏制了腐敗的蔓延,為什么我們今天抓了陳希同卻不能避免成克杰、陳良宇等等的‘不斷涌現’?
想到這些,引起的更多是沉痛,是對改革的更深入反思,是努力地發現改革更多的錯誤。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改革脫離了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導!
毛澤東同志諄諄教導我們:政治上思想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我們改革以來確立了什么樣的政治思想路線,是正確的嗎?如果是正確的,為什么黨內發生了如此嚴重的腐敗現象?江澤民總書記‘決不允許黨內出現利益集團’的嚴正警告言猶在耳,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就猝不及防地出現在人們眼中,從80年代中期,直到90年代再到新的世紀,黨內的腐敗現象層出不窮。中組部官員說,違法違紀以及腐敗現象是只占黨員中很小的比例。這的確是事實;但另一方面的事實是,黨的干部也只是黨員中的少數,那么其中違法違紀以及腐敗現象又占多大比例?恐怕算出來就讓人觸目驚心了。這樣的比例已經嚴重敗壞了黨的聲譽,嚴重威脅到黨的執政道德合法性了。我們難道不應該好好問問為什么嗎?
我們需要對改革更認真的反思,我們需要對改革進行更深入的反思!這樣的反思不能不指向黨的政治思想路線。毛澤東同志當年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時曾經指出,(政治思想上的)路線如果錯了,就會丟人丟槍丟地,而路線正確了,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沒有地可以創造出根據地。改革開放確實使經濟不斷發展,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卻降低了不少,我們中國老百姓都是樸實善良通情達理的,這種反常的現象難道黨中央不應該深刻反思嗎?縱觀改革,難道不能說我們是在不斷地丟人丟槍失地(出了貪官、喪失國企,黨的威信降低)嗎?
我們是有一條基本路線,叫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好像毛澤東就不講經濟不搞建設了,這是對毛澤東思想的極大歪曲。毛澤東同志始終警惕的是,必須防止衛星上天紅旗落地,所以當年鄧小平同志鼓吹‘三項指示為綱(階級斗爭,安定團結、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時,被毛澤東嚴厲批評:什么三項指示為綱,階級斗爭是綱,其余都是目。如果說毛澤東對階級斗爭的估計嚴重錯誤,把階級斗爭當作政治路線是不正確的,那么我們糾正過來就可以了,但這不能意味著取消黨的政治思想路線。看看蘇聯黨的垮臺、資本主義復辟,難道毛澤東同志沒有說對嗎?
只要經濟發展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這決不能當成硬道理。如果發展不是以人為本,就不能叫發展,就不是硬道理;如果各級領導抓發展不是依靠人民群眾而是全心全意靠先富大款,這樣的發展就不能以‘硬道理’的名義強行進行;如果發展的結果不能由廣大人民群眾共享,這樣的發展就應該被強烈質疑;如果發展不能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這樣的發展就應該被否定。毛主席反復告誡我們: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我們決不能搞那種沒有靈魂的經濟建設,這種沒有靈魂的經濟建設也不應該成為黨的基本路線。
在今天,在又一個政治局級別的干部被立案審查的時候,我們必須重溫毛主席的教導: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
當心!別埋頭抓經濟卻把命丟掉了!
歡迎訪問我的個人日志:http://blog.sina.com.cn/m/shensi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青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