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官的“榮耀”顯擺——
聯想“韜光養晦”和“美元陷阱”
春 秋 行 09.06.13
鳳凰博報:朱老槍的博客09.06.11《朝鮮核爆,中國外交之痛?》有則信息說,“…沒聽過嗎,中國一名在國內響當當的經濟口領導人訪問美國,當聽說美國總統要接見他時,激動得把這當作自己人生的最大榮幸,及至快要到接見時,竟兩腿打哆嗦,兩片嘴唇發抖,不知道見了美國總統該說什么話才好?這可是此人從美國轉道法國時親口對外界說出的。國內沒有敢報道,不知什么原因此人后來也不再顯擺這“榮耀”的事了。想當年的鄧小平副總理,一句話讓英國鐵娘子差點兒從人民大會堂臺階上滾下來。陳毅副總理答記者問時讓蓄意挑釁的外國記者嚇得不敢提第二個問題。而今有“副”見美國總統一面都雙腿打哆嗦。如此,說普通的外交官本事不濟實在有點于心不忍?!薄 ?/p>
真是活龍活現了在“韜光養晦”“戰略方針”指引下,培育選拔出來的精英式高官素質,奴顏婢膝之態躍然紙上,那法門寺里“站慣了”的賈桂當自嘆不如?!皣鴥软懏敭數慕洕陬I導人訪問美國”,自然要談談“美元陷阱”吧,但能指望這種人為中國解困謀利嗎?懂外語的網友真該“人肉”一番,將此公搜索出來示眾、替他“顯擺”,教國人共賞析;若無其事,亦好替官申冤,為國洗恥。
如今中國人民的血汗錢——超需求的巨額外匯二萬億美元,竟成了國家自綁自殘的捆索利刃,美霸智庫諷之為吸了“金融鴉片”,掉進“美元陷阱”,國內精粹們大多是,或羞答答、或苦哈哈、或氣沖沖地認栽了,再也沒臉皮牛哄哄地吹什么“外儲”全球第一了,都“韜光養晦”了,退了回來,正在井里自相爭吵著,或和那些原先的警告者論爭著:能不能脫困?如何爬出陷阱?在阱里怎樣動彈更安全、安心些?等等。他們比較統一意見是,繼續遵霸囑,大買美國國債,原因嘛?叫做“人在井里,身不由己”,即“無奈的選擇”…可鮮有人追根溯源,檢討這“美元陷阱”是怎么挖成的?誰設計誰施工的?誰領路誰下令往里跳的?倘若是自挖自跳自埋,那么,是水平、認識的失誤問題(如:沒經驗,交學費,上當受騙…之類),還是立場路線問題,還是簡直是有人為了撈“一個銅板”,內外勾結,蓄意所為?
當局當然也是身在井里,身不由己,嘴里雖然喊著“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然到底是底氣不足,那可值十幾萬億元的真金實銀哪!也只能隔洋喊話了。羅列一下,前言不搭后語的,令人費解。
今年三月兩會期間的中外記者招待會,先是外長重申,“中國使用外匯資產所遵循的原則是‘安全、流動、增值’,中國將繼續遵循這些原則來使用中國的外匯資產?!薄T捯粑瓷?,第三天,總理即改口答中外記者稱,“使外匯儲備既能做到‘安全、流動和保值’,又能支持國家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薄霸鲋怠睕]戲了,改作“保值”,簡直滑天下之大稽,難道外匯“安全”的核心不就是“保值”嗎?能“保值”嗎?能安全流動嗎?你知我知,天下皆知!老實說,若不是用中國人民血汗及犧牲資源環境,壓工資,棄社保,損地租,丟稅收,壓內需,拼命搞外貿“順差”,G D P掛帥;若不是長期奉行外資“超國民待遇”政策,內外溝通,讓外資如入無人之境、無防之城,四兩破千斤,暴利之外,控我大部份產業,扼殺我自主創新機制,那會“神差鬼使”的弄來這么多,并遠遠超出國家正常需求5倍以上,又用不了、使不動(包括美霸日頑歐強及俄、以的高技術產品限制封鎖和它們金融、資源、重要產業的投資壁壘)的外匯儲備?如果中國今天只擁有4~5千億美元(應含3~5千噸放在自己家里的國庫黃金)正常外儲,遇上全球性金融危機,遭遇損失,誰能責怪當局什么?可六、七年來,抱著一個愈來愈沉的“金核彈”,我們又干了些啥?
兩會往前推一個月,港報載道,“在被譽為“信心之旅”的歐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英國,傳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2月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英國倫敦接受《金融時報》主編巴伯的專訪。專訪過程中,溫總理說,“我們正在探討、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外匯儲備來為我們的建設服務。”他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話,會將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的一部分用于國內。此項新舉措正在討論中。” 那么,此前“中國巨額外匯儲備”要為誰服務呢?加入金鱷賭場,參加金融“創新”博奕?賭場騙局砸了,就“韜光養晦”,用于“救美”?記得央視曾報道,今年春旱某地獲得世行貸款,搶修了荒廢幾十年的農灌渠網的末稍,終于奪得春小麥豐收。世行貸款是外匯吧,可利息卻是美國國債利率的近十倍。難怪兩會期間,[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問,“剛才您在回答提問的時候就提到,中國實際上在農村地區有很大的投資需求,請問鑒于中國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現在還把錢去借給那些富裕的國家,這是否說得通?” 作答者只好顧左右而言他了?! ?/p>
再往前推五個月,08.09.25日溫總理在紐約說,“…當然我們也從更深層次的考慮,就是面臨這樣大的經濟金融危機,要著手研究如何保證中國金融的安全和穩定,特別是改革和加強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也就是說,我最近提出來的要穩定和發展經濟,要穩定和發展金融市場,要穩定和發展資本市場?!?原來,金融海嘯已鋪天蓋地襲來,我國才“要著手研究如何保證中國金融的安全和穩定”,當局是否知道將會“面臨這樣大的經濟金融危機” 呢?沒說明。但職責所在,起碼應時時刻刻將“保證中國金融的安全和穩定”,擺在重要位置吧!掉進“美元陷阱”,乃冰凍三尺、非五、七年之“寒”不成,此間沒有屬下重臣及智囊人士進言提醒過?不少愛國學者早已泣血椎心呼吁過,萬千草民網眾也吆呼過,可那些“極左”、“僵化”、“反對改革開放”…的廢話,當是“人言不足恤”,自然不必理會的。但是,金融精英重臣的話總不能當耳邊風吧?比如,“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就是“三年早知道”的金災預言家?! ?/p>
報載:2009年03月22日下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國際金融動蕩中的中國發展和改革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會上指出,銀監會在兩三年前即預測到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劉明康說:“作為一個銀行業的監管者,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銀監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如何加強銀行業監管的一些有關情況。當幾乎所有的人在兩年半以前、三年以前,沉浸在創新和大量流動性的興奮之中,銀監會早就預料到了這場風險馬上就要發生,并且它的產生是一個必然的現象。” 這個以法令下達,不準大陸中國人獨資合辦銀行,非“戰略投資者”(這是精英們為國際金鱷設計的專用新詞)參股不可,并申明外資持股比例在法律上已沒有限制的精英高官,此時來個高調的“三年早知道”,欲置貴上司于何地?讓上峰屎急了,才來“著手研究”、“正在探討、探索” 挖茅坑、搭廁所的事兒,劉主任過莫大矣!
說實在的,難怪草民寒心,但凡涉外(外交、外經、外事)的事兒,若在“韜光養晦”“戰略方針”指引下,就算給你一件可完全自主操運的戰略武器,為點蠅頭小利,還不是拱手聽命,奉送于人?筆者也愚,所知的中國戰略武器并不多,最偉大最強大的當是毛澤東思想,可早由中央黨校精英在十七大宣講中,到處“吹風”“打招呼”:“不包括”了;更有高層大員“祖宗不足法”的豪言壯語,當局會不會用“祖宗”武器?誰曉得。聽說中國的稀土礦,品種、儲量世界第一,正好在“頻臨崩潰”年代取得冶煉提取高技術成果,并完成工業化運用,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建國以來僅七項,全是“頻臨崩潰”年代取得的)。日頑歐強正好極為稀缺,連老爺子都高興地指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的稀土資源占世界已知儲量的80%,其地位可與中東的石油相比,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辦好,把我國的稀土優勢發揮出來。”,可算是上天恩賜的戰略武器,會使喚嗎?那個鼠目寸光的總書記一句話,“大礦大開,小礦小開,有水快來”,就弄得滿目瘡痍,加上“比較優勢”論的誘導,二十幾年下來,稀土產品竟如糞土般出口,美國則及時封閉自家的礦井,與日、歐、韓從中國巨量進口屯積。在輿論壓力下,直至年前政府才開始控制出口。港報說,最近王歧山副總理赴日作經濟戰略會談,日方要求中國開放礦產,估計沖此而來,王先生是否有求必應,得了“雙嬴”,不得而知。玄!中國三個最大的世界級金礦,盡被加、澳絕對控股(85%以上),黃金出口還可退稅,換的是使不動的美鈔,中國連金礦的探、采、煉及資金都沒有?
美國那個諾獎得主的大牌經濟學者克魯格曼,前此不久被邀來華,到處演講布道,不無嘲諷地數落中國政府及主流精粹,中心意思就是:美元陷阱,誰叫你們自個往里跳?活該!真讓哈霸族里的精粹張口結舌,亂了方寸,弄得這伙雞鳴狗盜之徒里外不是人。那個經常對中國經濟金融主管高官進行“戰略”訓話的美前財長保爾森,更是剛下課就將罪惡之因、災難之源轉加到中國頭上。“韜光養晦”吧,怪誰!?
最近,執政黨中央政治局頒布了對領導干部問責的決定,不知能否問問:“誰挖的‘美元陷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