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宗衡的“巨變”和“血路”
作者: 云淡水暖
許宗衡栽了,如果不出意料,會栽得很徹底。也許,許宗衡一開始并不是一個貪腐者,然而,在深圳這么一個花花世界,別稱為“開放窗口”的地方,據說會吹進來新風,也會飛進來“幾只蒼蠅”,許宗衡不幸在價值取向、思想意識上有蒼蠅可叮之處,被叮了一口之后,產下一堆諸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理性經濟人排除道德評價”之類的蒼蠅卵,然后孵化、生蛆、糜爛,人就墮落了,而且,相信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不可能第一天被蒼蠅叮了一口,第二天早晨一睜眼,人就生瘡流膿了。
但凡官員,都會講些冠冕堂皇的“官話”,許宗衡也一樣,而且,作為萬眾矚目的“中國改革開放第一城”市長的許宗衡,這些“官話”還要講得更為漂亮、更為熟練一些才夠檔次。一般來說,貪腐官員往往都是這方面的高手,草民熟知的一位貪官,職務比許宗衡也不低,官話的調門比許宗衡也伯仲之間。
也許,會講應時的官話,是許宗衡這樣的明里“親民、務實”,暗里貪污腐敗的高官的一種必備之術。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深圳市委宣傳部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合作拍攝的一部十集電視紀錄片《巨變》,這幾天央視的一個頻道還在播出,《巨變》的拍攝目的是“旨在反映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滄桑巨變,展現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進一步證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2008年8月,“許宗衡接受《巨變》攝制組專訪:縱談深圳發展成就發展經驗發展目標”(深圳新聞網),幾乎可以猜到,在深圳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的許宗衡,2008年恐怕已經“病入膏肓”了。
許宗衡的豪語:
【短短28年時間里,深圳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創造了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世界奇跡,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和生機活力。】
“世界奇跡”是不假,而在深圳“短短28年時間里”,許宗衡就在其間參與了15年,嚴格說來,許宗衡算不上“拓荒牛”,算一個“后人乘涼”的角色。在關于許宗衡的新聞報道中,有一段“親民”的報道,“許宗衡一行先后前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保中心等下屬單位,與工作人員和普通市民面對面親切交流,…他同一位從市外貿集團下崗、正在尋求再就業機會的王先生談道:…”.
也許,對于這位雖然身處深圳這樣的“最發達”沿海城市,“排頭兵”城市,卻在一個大型國企干了若干年之后不得不下崗,“正在尋求再就業機會的王先生”來說,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巨變”。但是,也許王先生不會想到,眼前這位“可親”的許市長、共產黨員,自身也發生了“巨變”,已經“巨變”成了一個吞噬舉全國之力建設起來,以2000萬外來工的血汗堆積起來的,如《春天的故事》所唱的“奇跡般地堆起座座金山”的財富的巨鱷。
許宗衡的豪語:
【在我國3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首先它殺出了一條血路,積累了創新發展的經驗;其次建立了比較健全的市場機制;它以鐵的事實,證明改革開放的正確性和可行性。…今后,必須依靠解放思想,依靠制度創新和體制變革,肩負起為繼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先行探路、攻堅破冰的歷史使命。】(新華社 “許宗衡: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2008年3月18日)
一年之后,許宗衡事發,這段無比正確的話,從許宗衡的口里說出來,也是很有激揚味道的,特別是“首先它殺出了一條血路”,對于許宗衡來說,作為這條“血路”的后來者,顯然辜負了“殺出一條血路”的先行者,把這條“血路”鋪到通往他個人斂財、貪污腐化的方向上去了。
據《中國地產網》報道:深圳市一位長期為政府從事調研工作的大學教授表示:早在2005年提拔許宗衡為深圳市長時,政府內部就存在了一定的討論,因為當時許宗衡已經和一些房地產商的關系過于密切。媒體也認為,深圳的房價在許宗衡任內被推到歷史最高位,而且,許宗衡在深圳的高房價問題上,始終是一副語焉不詳,兩面都想討好的樣子。
還有,媒體揭示,許宗衡就職深圳市長后,一直致力于推動深圳關內外一體化,無論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軌道交通、國鐵系統,此一輪的城市基建均大規模集中在關外地區。尤其是體現在地鐵系統上,一口氣全面推動5條地鐵線的同時施工建設,許也由此獲得了“地鐵市長”的民間稱號。
應該注意到,許宗衡與地產商的“過從甚密”,許宗衡任內大力投資的公共建設,都有可能是利用“發展”、“巨變”的口號冠冕堂皇地貪腐的途徑,一是可以通過地產商獲得巨大利益,二是可能在公共投資中獲得巨大利益。
但這二者也都有可以認為是一條真正的“血路”的有機組成部分,之所以這樣說,許宗衡自己可能也明白,貪腐越多,需要承擔的代價就越大,按照解放初槍斃劉青山、張子善的標準,還有改革開放以來原人大副委員長成克杰、原江西副省長胡長清被判死的下場,搞不好要掉腦袋的,提著腦袋走的那條路,恐怕也就算是“血路”了么。
是不是應該給還在隱蔽狀態的、可能尚完成“巨變”過程的張宗衡、李宗衡們敲響警鐘,許宗衡的那條“巨變”之路,的確是一條“血路”,而且是殺不出來的死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