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是共產黨的敵人,私有經濟是共產黨的毒藥!
--------------資本家是共產黨的敵人,私有經濟是共產黨的毒藥!高薪是共產黨官員的腐蝕和變色劑!
一、共產黨因何而誕生和存在?
共產黨是因為無產階級的革命(特別是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而誕生和存在的。沒有工人階級的革命就沒有共產黨的誕生,同時也沒有共產黨的存在。
二、共產黨的宗旨是什么?
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每個黨員的一切言論和行動都必須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做到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
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和消滅產生剝削的根源,解放全人類(解放全世界無產階級)。
((黨的宗旨是指黨的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和意圖,是黨全部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黨組織和每個黨員一切言論和行動所遵循的準則。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它的唯一宗旨。
這個宗旨所涵蓋的思想內容有三層含義:
一是標明服務的范圍是“人民”,強調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這是宗旨內涵中“量”的界限,更是“質”的界限,它鮮明地體現了我們黨的價值取向、執政理念的本質特征。
二是標明服務的要求要做到“完全”、“徹底”、“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這就保持了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永遠同人民心連心,真正顯示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色。
三是標明服務的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一個“謀”字充分表明:服務主體在精神狀態上是主動地自覺地服務,而不是消極應付;思路上是創造性地服務,而不是墨守成規;行動上是腳踏實地地服務,而不是坐而論道、患得患失;標準是以人民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最高的檢驗標準,而不是自我滿足、自以為是。
為人民謀利益,是黨的宗旨的理論奠基石,也是檢驗黨員是否保持先進性的試金石。我們黨之所以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宗旨,這是因為:第一,這是由黨的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所決定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毛澤東同志精辟地概括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無產階級政黨必須順應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根本規律,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的力量,全心全意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才能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第二,這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的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性質決定它不是代表少數人或單純為本階級謀利益的集團,而必須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三,這是由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偉大歷史使命所決定的。實現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偉大歷史使命。黨的這一歷史使命,不僅完全體現了工人階級的意志和愿望,也完全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為如此,黨必須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奮斗,去完成這一歷史使命。
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決定我們黨必須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謀利益。無產階級革命就是要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和產生剝削的根源,解放全人類。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忠實代表,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看作是根本宗旨。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不懈地反對腐敗,加強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
黨的宗旨的內涵
1、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2、中國共產黨任何時候都必須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公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 ))
三、資本家是共產黨的天生敵人。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是革誰的命?
1、蔣介石為什么要殺共產黨?
A、蔣介石背后的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即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指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
蔣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領軍人物,有了蔣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經煊赫無比的“四大家族”——“蔣宋孔陳”。
四大家族一說最早是由中共領導人瞿秋白在1920年代提出的,后來陳伯達在國共內戰中寫《中國四大家族》一文中指稱四大家族借抗戰為名聚斂民財,獲得了多達200億美元的財富。
宋子文(1894年~1971年)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1926年 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央商務部長等職﹐負責籌措北伐軍經費。蔣介石奪取國民黨黨﹑政﹑軍大權時﹐他積極從財政上予以支持。1926年12月前往武昌。次年初先后任武漢國民政府委員﹑常委等職。
自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后﹐宋子文利用政治特權發展官僚資本﹐先是控制中央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貨幣﹑公債以及通貨膨脹等手段掠奪財富﹐后以開設棉業公司﹑垅斷對外貿易等手段聚集錢財。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發國難財和戰后接收敵偽產業等辦法積聚起巨額財富﹐同蔣介石﹑孔祥熙和陳立夫﹑陳果夫合稱為“四大家族”﹐是中國官僚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1949年1月去法國﹐隨后僑居美國紐約。 1971年4月25日 病逝于美國舊金山。
孔祥熙
自稱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孫的孔祥熙,青年時期經貿有術,在家鄉山西太谷擁有一定資財。1927年 4月投靠蔣介石集團,并促成蔣(介石)宋(美齡)聯姻,從此官運亨通,歷任工商、實業、財政等部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要職。孔主管財政達11年之久,對幣制改革、支持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及支撐抗戰財政,有過一定的貢獻。但孔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一再受到輿論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職,從此離開政壇。
陳果夫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CC系首腦。原名祖燾。浙江吳興人。--- 1927年春積極參與蔣介石“清黨”反共。他曾幾度出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是第三、四、五、六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長期掌管國民黨黨務。他培植親信,排斥異己,控制各級黨部,竭力把國民黨變成蔣介石進行獨裁統治的工具。與其弟陳立夫組織“中央俱樂部”(Central Club),后來形成為一個很有權勢的CC系。他們把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充成為一個龐大的特務系統,后來發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從事反對共產黨、迫害進步人士的活動,并對付國民黨內反蔣派系的抗爭。
陳果夫利用政治特權發展官僚資本,先于 1935年控制中國農民銀行。抗日戰爭期間在川、云、桂等省興辦和投資許多企業;抗戰勝利后主持經營“黨營生產事業”,接管大批敵偽資產,開辦公司、銀行等,還將文化、新聞、電影、廣播單位改為“黨營”。他先后擔任中國農民銀行董事長、中央合作金庫理事長、土地開發公司理事長、中央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與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合稱中國四大家族。
陳立夫(1900年—2001年)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人,名祖燕,號立夫。陳果夫之弟。其二叔陳英士(陳其美)于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與蔣介石關系密切。陳果夫及陳立夫是國民黨重要人物。陳立夫曾任蔣介石私人秘書,長時間主持人事及組織工作,亦是國民黨黨內安全特務機構: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中統)的始創人。在國民黨內部,陳立夫和陳果夫的派系被稱為“二陳”或者CC系。
抗戰開始以后,四大家族利用戰爭時期的新情況,極力加強官僚資本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壟斷地位,大發國難財,使官僚資本迅速膨脹。
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迅速膨脹和壟斷地位的加強。是依靠政治特權和經濟掠奪來實現的。四大家聚集官僚資本主要通過以下的手段:
(一)發行公債。1938年至194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發行內債18種,有的按法幣和關金計算,有的按英鎊、美元計算。總計法幣15,192,000,000萬元,關金100,000,000單位,英鎊20,000,000,美元210,000,000。此外還有谷麥糧食債券。除1937年的救國公債在民間“勸募”外,其余都不公開發行,而以總預約券的方式向銀行抵押,再由銀行墊款給國民政府。銀行則利用它作為發行紙幣的準備,發行不兌現的鈔票。官僚資本既發了公債財,又發了法幣財。
(二)增加捐稅。由于工業、商業發達的沿江沿海地區相繼淪陷,關稅、鹽稅、統稅三稅收入大為減少。國民政府便通過擴大征稅范圍和增加稅率的辦法,來彌補減少的稅收。國民政府將統稅擴大為貨物稅,形成幾乎無物不稅的狀況。1943年十月開征食鹽附加稅,開始每斤征3元,到1945年1月增至60元。由于通貨膨脹,從1941年下半年起,實行田賦征實,按田賦的正稅和附加稅的稅額,每元折征稻谷2市斗,1942年增至4市斗。從1942年起普遍實行糧食隨賦征購,征購價格遠低于市價,而且多數不付現款,只付糧食庫券或法幣儲蓄券。1943年普遍實行糧食征借,既不付利息,還本也只是空話。從1941年到1945年6月,國民政府通過“三征”,共實收稻谷和小麥240,000,000多萬石。這是對廣大農民最直接最厲害的掠奪。
(三)通貨膨脹。抗戰開始后四個月,國民政府決定用增發紙幣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法幣發行額,據官方公布的數字,1937年底為十六億1,600,000,000元。1945年底為10,319億元。八年中增加了738倍。實際上還不止此數。濫發鈔票的結果,使四大家族的財富迅速集中,而廣大人民則越來越貧困。
(四)外匯管制和買賣黃金。國民政府從1938年3月起實行外匯管制。從此官價外匯被壟斷,黑市交易隨之而起。伴隨法幣的貶值,官價與黑市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大。抗戰期間,外匯中美元與法幣的對換率一直是1:20,而黑市1943年12月為1:85.4,1944年12月為一比五四二點二1:542.2。四大家族利用特權,以官價買進大量外匯和黃金,以黑市價格拋出,轉手之間,牟取暴利。
(五)實行專賣制。1941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專賣事業管理局。從次年初開始,先后對食鹽、糖、卷煙、火柴、茶葉、酒等六類物品實行專賣。這一制度,使國民政府收入大增。增收數額,1942年為47,800萬元,1943年為174,700萬元,1944年為18億元左右。這一制度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國民黨官員和有關機構乘機營私舞弊,套取專賣品轉投黑市,從中牟取暴利。
(六)統購統銷。1937年9月,在國民政府之下成立貿易委員會,該會下設復興公司、富華公司、中國茶葉公司三大公司,對國統區的絲、茶、桐油、豬鬃等主要出口物資,實行統購統銷。鎢、銻、錫、汞等主要出口礦產品,則由資源委員會統購統銷。1942年2月,成立物資局,對棉紗實行統購。在統購統銷政策下,國民政府實行低價強購,利用買賣之間的差價獲取重利。以桐油為例,1942年收購價比內銷市場價每擔差100元,1943年差1100元。
總之,國民政府用種種手段對人民實行公開的掠奪,使官僚資本在抗戰期間迅速膨脹起來。
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壟斷,在抗戰前即已開始,抗戰中不但金融壟斷更為加強,而且將壟斷擴展到工商業的各個部門。
在金融方面,抗戰初期設立了中央銀行(蔣介石)、中國銀行(宋子文)、交通銀行(孔祥熙)、農民銀行(陳果夫,陳立夫)四銀行聯合辦事總處,做為國民政府集中的金融機構。蔣介石自任總處理事會主席,“總攬一切事務”。孔祥熙任國民黨的財政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直接控制了四大銀行,設立了中央信托局和郵政儲金匯業局,形成了四行兩局的格局,打著孔氏家族的旗號先后創辦、接收了中國實業銀行,中國國貨銀行、四明銀行、山西裕華銀行、祥記商行、慶記商行等等,雖然說是有四大家族,但是銀行是掌握在財政部手中的,中國銀行原有的董事長叫張嘉敖。孔祥熙任中央銀行總裁。1942年7月,國民政府又規定全國貨幣的發行都集中統一于中央銀行。從而一步一步地加強了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在全國金融業中的壟斷地位。在抗戰期間四行存款數額在四年中增加6桔,是各銀行中增長最快的。在全部銀行存款中,四行的存款占到了%80至%90,而戰前的1936年只占%59。
抗戰期間,官僚資本在商業方面形成了正式的公開的壟斷。前述專賣事業管理局、貿易委員會、物資局等機構的成立及專賣、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是官僚資本實現商業壟斷的重大步驟。此外,原屬孔家系統的農本局福生莊,后改組為花紗布管制局,統制著花紗布的貿易。以上這些宮式機構,作為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組成部分,假借抗戰的名義,壟斷了國統區的國內外貿易。抗戰期間,四大家族以私人名義設立了不少商業公司。著名的有:孔家的慶記紗號、強華公司、大元公司,宋家的中國棉業貿易公司、重慶中國國貨公司、西寧興業公司;陳家的華華綢緞公司、棉花運輸公司等等。這類公司既有政治特權,又有極大的金融勢力,具有操縱市場的壟斷地位。
四大家族對于工礦業的壟斷在抗戰前還較小,1935年底全國官營、民營工廠資本總額中,官營部分只占%11。抗戰開始后,1937年9月設立工礦調整委員會,擴張官營工業,吞并民營工業,實行國家壟斷工礦業的機構。四大家族官營工業主要有隸屬于資源委員會和軍政部兵工署的兩大直屬系統。1944年,資源委員會下面有105個單位,兵工署下面有數十個單位。此外還有各省所辦的官營工業,如貴州企業公司、四川川康興業公司、湖南實業公司等,單位也不少。1943年國民政府經濟部的報告,說明了官營工業的壟斷地位。在國統區3700余家工業中,官營的600余家,民營的3100余家。但官營的占資本總額%69,民營的只占%31。四大家族除官營工業外,還有所謂商辦形式的私營工業,這類工業著名的有:以孔家為主的中國興業公司,1939年7月成立時的資本額力1200萬元,到1943年增為12億元,為后方資本額最大的公司,它共有13個廠,經營的中心是鋼鐵。在宋家控制下的雍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成立,1942年5月己完成及未完成的有18個單位,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陜西、甘肅兩省,主要經營紡織業。除了資源委員會主辦的各廠外,它是西北最大的壟斷企業。1942年,它的已開工紗錠占大后方全部紗錠的1/4。陳家的有大華企業公司、華西建設公司、中國工礦建設公司等,也是規模很大的壟斷企業。
在農村,四大家族是最大的高利貸主。根據15個省的調查,在農民借款來源中,受四大家族直接間接操縱的銀行、合作社、合作金庫所占比重,1938年為%26,1940年為%38,1942年為%59,1944年為%25。1937年9月,國民政府設置了農產調整委員會,作為控制和壟斷農業生產的機構。抗戰時期棉花、蠶絲、茶葉、豬鬃、桐油等由國民政府統購統銷。在征購征借的措施下,大量的糧食納入四大家族直接掌握之中。四大家族還直接占有大量農村土地,陳家的華西墾殖公司、蔣經國的新贛南國民經濟建設公司,都是這類機構。
四大家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勞動人民的最大剝削者,嚴重地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極大障礙。由于官僚資本殘酷剝削所激起的階級矛盾的尖銳化,是中國革命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B、蔣介石為什么要殺盡共產黨?
由上可知,蔣介石是資本家和軍閥的總代表。而共產黨的任務是消滅剝削制度,而要消滅剝削制度就得消滅資本家和軍閥;所以蔣介石(資本家和軍閥的代表)和共產黨(無產階級的代表)是世不兩立的兩大階級代表。蔣介石代表的剝削階級,而共產黨代表的是被剝削階級(無產階級)。蔣介石殺共產黨是怕共產黨一旦執政后會剝奪他們到手的利益。所以蔣介石殺共產黨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剝削階級的政權和維護自己的剝削階級的利益。
2、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是革誰的命?
共產黨的任務是消滅剝削制度,要消滅剝削制度,就得革剝削者的命,也就是要革地主和資本家的命。所以資本家是共產黨的天生敵人。哪些用無階級論作為先導,把資本家當做共產黨的朋友,甚至通過修改憲法和黨章,通過瓦解社會主義經濟,并且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讓老黨員通過辦私有企業(或通過持股)成為資本家,而又讓資本家以先進個人等的身份進入共產黨成為黨員,并且讓資本家以共產黨員的身份掌控國家的政權。這些行為都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惡意破壞,是對共產黨和共產黨政權的惡意破壞。是有意讓資改派們對社會主義經濟進行資本主義改造提供法律的保障,同時也是讓資本家進行篡黨奪權提供法律保障。---------社會主義經濟一旦變成了資本主義經濟,同時資本家們一旦掌控了所有的國家政權,哪么社會主義國家就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同時資本家入黨成為共產黨黨員,就使共產黨變成了代表資產階級的政黨。
四、資本主義私有經濟是共產黨的毒藥;放棄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共產黨人的奮斗目的就成了為剝削階級服務。共產黨就變成了資產階級政黨,同時共產黨政權也變成了資產階級政權。
共產黨的宗旨是消滅一切剝削制度。一旦共產黨的政府放棄了公有制,并建立了私有制為主的剝削制度。就意味著放棄了消滅剝削制度的奮斗目標。如果共產黨沒有了消滅剝削的奮斗目標,哪么共產黨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放棄人民公社制度、對獨資的公有制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對土地進行大面積承包轉讓,所有這些經濟改革都是掌權的資改派們對社會主義經濟有計劃的進行資本主義改造。
請看:
《 大面積土地流轉的目的是對農業進行資本主義改造》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5/83043.html
《中外合資的股份制企業是剝削工人的工具》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4/80754.html
《WTO說:放棄公有制就能加入WTO》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4/81513.html
《蘇共解體回顧:資改派是蘇共黨內的頭號敵人》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905/82017.html
隨著資改派們對社會主義經濟進行資本主義經濟改造的完成,同時也隨著老共產黨員的大量質變(變為資本家、變為投機分子,變為擁護資本主義制度的變修分子。),同時也隨著資本家及投機分子大量的進入共產黨,同時資本家及投分子大量的掌控國家權力,共產黨就會自然而然的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資產階級政黨,同時共產黨政權也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資產階級政權。-----------水到渠成!
所以說:資本主義的私有經濟是共產黨的毒藥。隨著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大量發展,隨著社會主義經濟走向滅亡,隨資本家式的共產黨員的大量出現,隨著資本家的大量當政。社會主義經濟走向滅亡的同時,共產黨及共產黨政權也會自動走向滅亡。
五、高薪是共產黨官員的腐蝕和變色劑。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私利,就是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放棄了同甘共苦,就是放棄了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宗旨,也就是放棄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公務員的高薪制,成就了共產黨官們的高工資和高福利。共產黨官員一旦成了高官厚祿者,哪么就意味著共產黨官員放棄同甘共苦,并且把自己變成了持權進行剝削的剝削者。也就是共產黨的官員從得到高工資、高福利之日起就成了剝削者,并且脫離無產階級,也脫離了共產黨的同甘共苦的宗旨。共產黨官員通過高薪制后放棄了執政為民,放棄了大公無私,放棄了為人民服務(放棄了持權為無產階級服務宗旨。),放棄了共產黨的同甘共苦的宗旨,并且成了持權剝削的剝削階級。從且完全背離了共產黨人的革命宗旨。共產黨放棄了執政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宗旨,共產黨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