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份親情帳單震撼小學生 回報父母要花72年
[進入論壇] [打印本頁] [字號 大 中 小] [關閉]中廣網 2009-05-20
昨日,樹人鳳天小學,學生們在填寫“親情賬單”
中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3時23分報道,重慶一份親情帳單震撼小學生:回報父母要花72年。
這份特殊的帳單內容包含學習費、交通費、醫療費等的賬單,最后還要求學生對未來以每月孝敬父母的方式,計算要多長時間才能回報父母經濟上的支出。都說父母的愛是最無私,也是不求回報的,這種別出心裁的帳單是怎么興起的呢?是學生自己想算,還是學生老師的一種創意呢?具體的情況我們來連線張晶:
記者:最近很多重慶的中小學里興起了一股算親情賬的風潮,最初是老師給學生留的作業,一起填寫我的親情帳單,這個包括有預計的和未支出,這里面包括父母給自己支出的上面的那些費用,還包括從現在開始到完成整個學業階段父母還將預支的費用。最后學生還要預算長大后每個月孝敬父母多少錢,還要計算出多長時間可以還清父母所有的支出。
算賬 9歲娃娃人均花掉14萬 收回的130份調查表顯示,已經支付階段,9年來,每名學生人均花費約14萬元;從“現在開始到完成學業”預計支付階段,每名學生人均要花費40萬余元。
中國之聲:70年的時間才可以還清父母經濟上給予的支出。大多數的子女可能是還不上這一筆親情賬的。
三年級一班的小學生填寫的“親情賬單”
記者:據這次活動的策劃人介紹,他們這次的活動是為了將學校的教育延伸到家庭,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讓孩子們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不容易,也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希望孩子們對自己各方面的開銷有一個更加清楚的開銷,這是一個明細帳,通過自己的花消可以勤儉節約,同學們填寫的回報父母的年限上有的說是5年、10年,有的是30年,答案是不等的,其中有一個預計完成學業父母將花費總費用在82萬的同學,如果每月按照孝敬父母一千元的額度來算的話要70年才能夠回報完父母在培養自己的過程中經濟上的支出。
絕大多數家長對填寫“親情賬單”表示肯定 據了解,絕大多數家長對填寫“親情賬單”表示肯定。“一計算出來,我很吃驚。”學生家長劉先生說,女兒從出生到現在花費多少,從來沒有仔細計算過,沒想到竟是一筆如此巨額的費用。他對學校的做法表示贊成,“小學生對幾十萬元錢可能沒有很清晰的概念,也沒有父母會真的讓孩子還錢,但學校教育孩子‘知恩圖報’是一件好事。”
中國之聲:我想我們這些做兒女的,也沒有想到這筆親情賬,如果像剛才你說的這個70年,我們都沒有想到會花這么長的時間才可以還上父母的這本親情帳單,這也是給學生們一個機會,通過算明細帳也是更加清楚的了解到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吧。
記者:對。
中國之聲:好,也非常張晶的報道,我想,父母其實并不求子女給自己回報,當孩子長大以后希望他們能夠多抽出時間來陪一陪家長,讓家長享受天倫之樂,這就是家長的需要了,好,謝謝張晶,再見。
新聞縱深
孩子教育成本一路走高
樹人鳳天小學的“親情賬單”與上海社科院專家徐安琪2005年的一項調查結果比較吻合,徐的調查顯示,上海一對父母撫養一個孩子平均花費49萬,他認為,撫養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越來越高是不爭的事實。
據統計,樹人鳳天小學賬單的各項開銷中,花在學習上的費用最多。專家認為,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一個表現就是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負擔遠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據中國青年報4月25日報道,中國的總教育經費中政府負擔65%左右,但大多數國家,包括印度,總教育經費當中政府負擔達75%以上,甚至接近80%。
重慶商報評論
“親情賬單”的中國特色
■許媛
200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5781元,重慶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4368元,樹人鳳天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年均花費就達1.5萬,雖然這只是一個學校的一個年級的調查,但是,在今日的中國,無論在經濟或精神上,父母在撫養孩子的成本投入上確實是創造了“奇跡”。
“再苦不能苦孩子”,在中國,愛素來就有向下傳遞的特征,現在城市家庭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僅有的一個孩子的珍愛也會自然地反映到經濟支出上。
“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家庭的頭等大事,就業壓力和激烈競爭更迫使父母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甚至有家長在孩子幼兒階段就將其送入費用昂貴的“雙語幼兒園”接,以便能“贏在起跑線上”。
可憐天下父母心,養一個孩子確實不易!樹人鳳天小學讓孩子算算經濟賬,使他們看到自己從到底花了多少錢,對孩子來講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這些數字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震撼,會加深他們對父母的理解和愛,使他們意識到,回報父母不一定非要等自己成家立業,平時適當做點家務,不跟同學搞攀比,好好學習,成為一個正直、善良和對社會有用的人,就是對父母盡最大的孝心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