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匡互生”羅彩霞
今年5月4日是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發生90周年的紀念日,主流媒體形式化地發出了和諧的紀念聲音,食之無味。但在我們生活的現實社會中和虛擬網絡上卻正在發生著一場本人斗膽命名的二十一世紀新的網絡“五四”運動。下面讓我們分析以下新老“五四”運動的異曲同工之妙:
歷史背景:“五四”運動的歷史背景是北洋軍閥政府實行獨裁統治,投靠帝國主義,大量出賣國家權利,中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網絡“五四運動”的現實背景是在改革精英和漢奸買辦的忽悠與主導下,大量出賣國家利益,給廣大人民群眾重新壓上了新三座大山,貪污腐敗和黑暗勢力盛行,對勞苦大眾的公平正義喪失,社會道德淪喪,中國人民再一次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參加主體:五四運動的參與者是以匡互生等為代表的廣大愛國學生;網絡“五四”運動的參與者是全國廣大爭取公平正義的愛國同胞。
焦點人物與實際行動:通過火燒趙家樓而打響“五四”運動第一槍的是來自湖南邵東的匡互生,而網絡“五四”運動的主人公羅彩霞同樣來自湖南邵東,她不畏強權、勇敢地揭露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黑幕與腐敗,以實際行動來弘揚五四精神,堪稱巾幗匡互生。
旗幟與精神:五四運動的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網絡“五四”運動的精神可以概括為“公平、正義、民主、道德”。
響亮口號:五四運動喊出的口號是"外爭主權,內誅國賊";網絡“五四”運動的口號可以是“揭露腐敗黑暗、爭取公平正義”。
運動戰場:五四運動的戰場在天安門前和全國各個學校;網絡五四運動的戰場只能選擇虛擬的網絡作為戰場。
這場新的網絡“五四”運動還剛剛開始,還需要我們廣大愛國同胞以羅彩霞為榜樣,積極參與和支持,勇敢地站出來揭露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黑暗和腐敗,樹立社會新風尚,找回道德與良心,用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來爭取本應屬于我們勞苦大眾的極其寶貴的公平與正義,恢復憲法賦予我們勞苦大眾的各項民主權利和國民待遇,真正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百分百社會主義國家,為21世紀的中國贏得未來,為我們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