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中國話語權問題
外媒利用國媒的呆滯,巧妙地攻擊我國。如《勿讓仇恨延續》借影片《南京!南京!》,說“把中日兩國上一代的仇恨,延續到年輕一代人的身上。”《民間吁“軍隊國家化” 官媒:堅持中共對軍隊領導》,有選擇地摘錄《“軍隊非黨化”將導致國家分裂與混亂》與《××憲章》的論點,作這樣的對應:
“民間發起的《××憲章》的聯署活動,其中一條主張正是‘公器公用’,要求實現軍隊國家化,軍人效忠憲法和國家,政黨組織退出軍隊,包括警察在內的所有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消除公務員錄用的黨派歧視等。
‘編者按’把主張‘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國家化’的人形容為‘敵對勢力’,并且認為這些主張挑撥和離間中共與軍隊的關系,顛覆基本社會制度?! ?/p>
尤其是結尾的那段:“有官方智庫學者認為,官方反復強調中共領導,主要是因為今年是中共建政60周年,以及總書記胡錦濤要確立在黨內的歷史定位”。
它不全面介紹《解放軍報》文章對于“軍隊非黨化”的批判內容,而作如此的對應,很妙地給世人一個中國“民間”要“法治”“民主”,中國官方堅持軍事獨裁的印象。這一著特別對彼西方自由民主觀熏陶中生活的人,很起作用。這些人被灌輸的就是“軍隊國家化”的觀念,說中國把主張這種觀點的人視為敵對勢力,這些人能怎么想?特別是看到“強調軍隊必須效忠中共”、 胡錦濤要確立在黨內的歷史定位”這樣的話, 這些人能怎么想?
對這樣的攻擊,中國輿論表現得很麻木,沒有聲音!中國自己放棄了話語權,如此怎能不“西強東弱”?
我寫了《〈××憲章〉絕非“民間吁”》, 首先擺事實,指出“民間吁”實際只是極少數被民眾唾罵的人的叫囂,不是絕大多數民眾的聲音;認為軍隊和黨都具有階級性的,不只是官媒,還有民媒,還有我。然后說:“關于《“軍隊非黨化”將導致國家分裂與混亂》中闡述的黨、軍隊、國家的關系,我將另文討論。”就是說,《解放軍報》的文章,是講道理的,講的這個道理外媒沒有說,而我將在另一篇文章說?! ?/p>
2009年5月7日 ,我把文章寄給那個外媒,它沒有象上次我寄的那篇《〈南京!南京!〉竟喚不醒一些人的良心》一樣立刻發布。它不敢發,前一篇可以說是看法問題,這一篇則是事實問題,一發表,就證明它的報道不實。媒體報道不實是生死攸關的問題。但是,令我不解和憋氣的是,國內也發不出去。不僅官媒不發,連《烏有之鄉》發后也屏蔽!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捂著干什么?不批判,不讓人民了解,這只會讓人覺得你理虧,有什么不可見人。反對派可借此攻擊。
國家的話語權,不能拿幾百億元換得來的,要靠人民說話。請想想去年這些日子,面對國內外反華浪潮,要不是中國青年和民眾掀起護“圣火”,反分裂的愛國主義運動,中國政府和媒體能應付得了?德國《時代周刊》4月6日的文章指出:“西方媒體習慣了面對笨拙的、沒有創造性的中國媒體。但這次他們遇到了一個新的對手,即中國國民?!袊嗣褚宰孕?、有理有制、創造性的方式追求公正。西方媒體被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和抗議驚呆了,至今仍沒有找到合適的回應。中國的這股新鮮力量來自新一代,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懂得如何獲取信息、自信,最重要的是他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可惜外國人感受到的東西,中國的精英們卻感受不到。這些人在國內外反華勢力面前,屁都不敢放,但是對于人民起來愛國反擊,并取代勝利的時候,卻大嚷大叫要反“民族主義”,要反“民粹主義”,要“理性”!這是已經站起來了的新中國的“理性”嗎?否。這是慈禧王朝的“理性”,是蔣介石的“理性”,這種“理性”人,也曾把抗日戰爭稱為“民族主義”,把解放戰爭說是“民粹主義”,這些直不起腰的……!
中國話語權的問題,說到底,是中國人民的話語權問題?! ?/p>
我的話有沒有道理,掌控著話語權的人好好想一想!
本來要寫文章闡述《解放軍報》的觀點,現在卻來寫這些,憋氣!
今天(5月12日),默哀。
【附錄】下面全文轉錄外媒文章,請與《解放軍報》文章對比,可看出其用心。如果能發布我的《〈××憲章〉絕非“民間吁”》,便可與前發表的用詞尖銳的《〈南京!南京!〉竟喚不醒一些人的良心》比較,想一想為什么不能發布后一篇這只是擺事實的文章?! ?/p>
民間吁“軍隊國家化” 官媒:堅持中共對軍隊領導
( 2009-05-07 )
● 葉鵬飛 (北京特派員)
《解放軍報》前天在頭版發表文章,反對“軍隊非黨化”,堅持中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自從去年底民間出現《零八憲章》聯署活動,呼吁包括軍隊國家化等一系列回歸憲法的政治主張后,官方媒體便不斷表達堅持中共領導的立場。
題為“為什么要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的文章署名“國防大學軍隊黨史黨建研究中心”。文章還有一個“編者按”,指出近來有人使用西方國家體制為標準,傳播“公器公用”和“文明社會規則”等觀點,要求“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國家化”,因此有必要釋疑解惑,“凈化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人文環境”。
民間發起的《零八憲章》的聯署活動,其中一條主張正是“公器公用”,要求實現軍隊國家化,軍人效忠憲法和國家,政黨組織退出軍隊,包括警察在內的所有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消除公務員錄用的黨派歧視等。
“編者按”把主張“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國家化”的人形容為“敵對勢力”,并且認為這些主張挑撥和離間中共與軍隊的關系,顛覆基本社會制度。
昨天的文章是“‘三個為什么’系列解答”的第一篇。
文章警告,宣揚“軍隊非黨化”的實質和要害是要軍隊脫離中共領導,最終目的是改變中共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引入西方多黨競爭的制度,“使中國喪失自己特有的政治優勢,最終變成西方的附庸”。
文章引用前蘇聯及東歐共產黨政權崩解的經驗,明確地表示軍隊是中共執政的基礎,“在失去軍權的時候也喪失了政權”,中共能持續執政60年,正是沒有實行“軍隊非黨化”。
文章說,敵對勢力加緊對中共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采取各種手段對解放軍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使軍隊思想政治建設面臨嚴峻挑戰和考驗,因此更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共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
官方媒體最近密集發表反對軍隊國家化的文章,中共中央主辦的理論刊物《求是》日前分別發表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李繼耐的文章,以及海軍司令吳勝利和海軍政治委員劉曉江共同署名的文章,異口同聲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國家化的主張,強調軍隊必須效忠中共?! ?/p>
有官方智庫學者認為,官方反復強調中共領導,主要是因為今年是中共建政60周年,以及總書記胡錦濤要確立在黨內的歷史定位,與外部政治壓力的關系不大。
學者不認為官方媒體持續高調突出中共領導的言論,是面對外部政治壓力的不自信表現。學者指出,中共固然面臨要求政治開放的輿論挑戰,但這些力量目前都不足以動搖其執政。
學者說,官方媒體持續針對中共領導的主題密集宣傳,一來是配合執政60周年的紀念做準備,二來也是凸顯已經進入第二任總書記任期的胡錦濤的威信,在強調中共一貫統治原則的基礎上,奠定他在黨內繼承歷代領導人的歷史定位?!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