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本是個陽光明媚滿眼靚麗的月份,但沉沉的陰霾總是籠罩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這不,512又到了。
我是去年5月12日在晚間新聞里聽到地震消息的,新聞里說估計傷亡超萬人,溫家寶總理已經趕往災區。這時,距地震發生已近8個小時。我晚上睡覺夢見解放軍搭乘直升機進入災區搶救群眾,搭建帳篷,分發食品藥品。第二天一上班我便打開電腦上網,卻得知解放軍小分隊正徒步翻山越嶺向重災區挺進。
建國以來,任何一次災害發生時,人民解放軍都是搶險救災的主力,這次當然也不例外。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災害發生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程度空前提高的時期。在這次救災中,解放軍官兵一如繼往,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但問題也暴露的非常明顯,有裝備方面的,也有訓練方面的。
在裝備方面,大家都看到了,解放軍嚴重缺乏直升機,尤其缺乏能夠在高海拔地區和惡劣環境下執行任務的直升機。目前解放軍直升機總數在500架左右(美國約有1萬架,俄國約有4000架),主要型號有法制超黃蜂、俄制米8、17(171)、卡27/28、美制S-70黑鷹、德制“小羚羊”、國產直8(仿超黃蜂)、直9(仿法制海豚)等型號。我們在汶川、映秀、漩口等重災區上空能夠看到的,只有兩種飛機,即俄制米17(171)V-7和美制S-70,因為我軍只有這幾種飛機能在高海拔地區和惡劣環境下飛行。后來為運輸大型挖掘機,又租用了俄制米-26重型直升機。這其中,性能最好的當屬美制S-70,能飛青藏高原,1980年代中美蜜月期我們購進24架,1989年后美國斷絕了供應。因無法得到配件,飛機保養非常困難,維修只能拆東補西,加之幾次飛行事故,現在能飛的也就一打左右,都是名符其實的“老鷹”。俄制米-17系列也是非常優秀的直升機,其中V-7改裝了大功率發動機,高原性能不錯。我軍于1990年代以后引進,飛機普遍比較新,但數量也不多。而重型運輸直升機,我們一架都沒有(柬普寨空軍有一架)。
而且,我軍目前裝備的直升機,沒有一架是我國自行研究制造的。其中,國產化率最高是直-9A/B,整機國產化率為72%。更令人痛心的是,我國在1970年代末已經具備了自主研制直升機的能力,只要再投點錢,再加把勁,直6直7都是能夠搞出來的,可最終我們自己下馬了。為什么?因為我們要搞經濟建設!因為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
如果我軍高性能直升機多一些,能夠迅速將人員和設備(特別是起重機和挖掘機)運進災區,那將挽救多少生命啊,當然打仗也是這樣。真是,機到用時方恨少,世上沒有后悔藥。
再談談訓練。在電視上看到解放軍官兵在條條山路上艱難拔涉的畫面,聽著一條條“終于打通”的報道。我心里總有一種失望的感覺。為什么?因為它印證了一種說法,即現在解放軍在復雜地域的機動能力,遠比不上70多年前的紅軍!
想想當年的紅軍,轉戰于崇山峻嶺之間,高山大川雨雪交加不在話下,縱橫馳騁如同在鳥巢跑圈。我這話并不夸張,就說大家熟知的飛奪瀘定橋,楊成武率領的紅四團,餓著肚子,穿著草鞋,沿著江邊泥濘羊腸小道,冒著傾盆大雨,一晝夜行軍120公里!這中間還打了兩次遭遇戰,用兩個小時架了一座橋,擊潰國民黨軍一營一團,速度之快讓人難以置信。到了瀘定橋頭,22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攀鐵鎖過橋,竟然過去20個,只有2人中彈落水。現在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我軍是靠運動戰起家,翻山越嶺那是老本行,兩條腿跑過汽車輪是引以驕傲的傳統,這是我軍的重要資本,這也是美軍很難超越我們的地方。美軍在開闊的沙漠打伊拉克不費吹灰之力,比我們城管打小販還簡單,而到阿富汗山區打塔利班就明顯力不從心。而阿富汗的山還都是光禿禿的,目標明顯。但是,現在我軍的訓練和演習都放棄了這一優勢,動不動就搞“信息化合成”,像“確山2007”和“礪兵2008”都強調“信息化條件下的協同作戰”。中央7臺軍事新聞里雖常有“將部隊拉到復雜陌生區域演練”的報道,但從畫面上卻看不出復雜,多是平坦地帶和山間公路。但說實話,我軍的機械化水平都是低的,信息化更是沒影的事兒,比如信息戰最重要的設備衛星全球定位系統,我們才剛起步。全軍上下一股腦的搞信息化,很有些“大躍進”的味道(張召忠先生說跨過機械化直接搞信息化我不贊同)。當然我不是說不搞信息化,而是要適當適度的搞,戰爭要著眼未來,但也不能不顧當前,更不應當放棄自己的優勢。過去沒有汽車,我們用兩條腿能追上汽車,現在我們有汽車了,就應當比過去跑得更快,更遠,更高,以前過不去的地方我們現在能過去,以前10天的路現在1天到達。而不是有了汽車后,就不會爬山走路了。
另外,對一些細節考慮不周,處理不夠靈活。比如直升機全都是迷彩涂裝,這在叢林密布的山岳地帶,一旦失事很難搜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其實完全可以靈活一些,搞幾桶鮮艷的油漆在機身上刷幾道明顯的標志就行,一點兒也不費事。對于士兵而言,以后應考慮配發黃色或紅色馬甲,有搶險任務時套在迷彩服外,一方面讓受災群眾在遠處看得見,同時自身損失也易搜尋。
在此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向遇難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表示崇高的敬意!(魯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