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好貓論》
“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個就是支撐改革開放的第二條理論,即所謂《好貓論》。
雖然這條理論語言通俗,表達清楚,寓意簡單明白,但是實際上這條理論偷換了基本概念,是改革開放理論中最具欺騙性的又一條偽理論。
首先,人和貓是完全不同的動物。
根本的區別就是:人是具有貪婪性的動物,而貓不是,而且所有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統統不具備貪婪性。例如,貓如果吃一只老鼠就飽了,它就絕不再去抓第二只老鼠,也不會去搶奪別的貓爪下的老鼠。更重要的是,吃飽了的貓絕不將多抓來的老鼠積累起來讓自己成為富貓。但是人就不同了,人的貪婪性使得人會不放過任何能夠到手的財產而不選擇得到這些財產的手段,包括在必要的時候為了得到財產而剝奪同類的生命,甚至不在乎那個人是不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
其次,人類社會和貓類社會是完全不同的社會。
根本區別就是:人是能夠進行生產活動的動物,而貓不是。有生產活動就會有剩余價值,而剩余價值的分配問題就會產生剝削壓迫,當然也就會引起斗爭,也就是階級斗爭。不但貓不會生產,所有的其他動物也不會。餓極了的貓或者有可能搶奪別的貓爪下的老鼠,但是絕不會傷害那只貓,搶奪的目標永遠僅僅限制在食物本身,它們永遠不存在因為剩余價值而發生戰爭,更不會消滅同類的生命。簡單的說,貓類社會是沒有私有制的社會,這樣當我們討論社會問題的時候,人類和貓類永遠是沒有可比性的。
再次,人類的貪婪是沒有底線的。
貪婪自從成為人類的基本社會屬性以后,就沒有出現過底線。任何一個富人,總是希望自己的財產不斷增加,哪怕增加的財產對于他和他的家人的窮奢極欲早已沒有作用了,他的實際財產幾個世紀也揮霍不完,他也仍然會一如既往的追逐財產。
和珅做了25年官,貪污的財產竟然達到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如此巨大的財富已經遠遠超出和珅家族的生存需要了,但是,他仍然沒有停止他貪污的腳步,一直到身首異處。
同樣,奸商黃光裕從不光彩的發家到不光彩的首富,再到不光彩的進監獄同樣也沒有停止過斂財的腳步,盡管他已經有百億財產。
所有的貪官所有的富人,他們對于財產的追求永遠是沒有底線的,這是由他們的社會屬性或者說是階級性決定的,我們看見貪官們富人們財產的數額不斷刷新就是證明。
最后,人類的貪婪性是私有制的伴生物。
人類的貪婪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在沒有私有制的原始社會,人類也和貓一樣是沒有貪婪性的。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物質生產有了剩余,同時也就有了對于剩余物資的分配問題,當然也就培養了人類的貪婪性。在私有制條件下,物質越是豐富,人類的貪婪性就越是得到充分的表現而不是得到抑制。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貪婪這個東西早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人類早已經在這一點上和所有動物劃清了界限,任何在動物界可以類比的東西,在人類社會中就行不通了。由于人類貪婪性是人性中具有很大惡性的品質,所以,即使是在私有制社會也是需要對它進行規范和限制的,這就是法律和道德產生的原因。
用完全不相同的概念來偷換,把貓類社會的現象來類比人類社會就是這個理論的特色。這個理論如果不徹底批判,它的欺騙性是很強的。
我的觀點很簡單,能不能抓老鼠的確可以成為貓的好壞標準,但是能不能斂財就絕對不能成為人的好壞的標準了。不但不能,許多情況下正好相反-----特別會斂財的恰恰是人渣。
在《好貓論》的庇護下,貪官污吏和不法資本家的原罪得到豁免;剝削階級的血腥行為得到頌揚;國家法制明顯松弛;社會道德嚴重淪喪。人民一方面慘遭殘酷的剝削壓迫另一方面還必須承擔被斥責為無能的“壞貓”的強大精神壓力。
所以,我認為橫行了30多年的反動的《好貓論》必須受到嚴肅的批判,非如此正義無法伸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