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要注意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優越性
目前,全國大學生就業成立一個萬眾矚目的嚴重問題。尤其是農村困難家庭出來的學生,就業對她們成了生死攸關的大問題。值得引起有關方面領導的注意。
造成嚴重的大學生畢業就業問題,一是因為教育產業化的招生無計劃后遺癥,二是由于公有制企業被強行“改制”為私企了。不過本帖不來研究就業難度原因,而是想探討怎樣來盡快解決大學生眼前就業問題的辦法。
在國家層面,有的觀念應該改變。這些大學生不應該被看成負擔,而應該被看成是一大批國家急需的有專業知識的建設生力軍。從這個觀念出發,國家應該從四萬億里拿一部分出來,統籌解決這個問題。
怎么解決呢?就是在國家的資金支持下,在國營企業的人員支援下,讓大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特長,自由組閣,自由組建集體經濟性質的經濟實體。不在乎賺錢,只要能安置這些年輕人,能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創造力搞新產品,就可以了。
想依靠資本主義的辦法,靠央求私企老板們多雇用一些大學生或者鼓勵大學生辦私企來解決失業問題,是不可能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能解決就業問題嘛。而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興辦公有制集體企業,則是咱們社會主義中國特有的拿手好戲和優勢所在。依靠群眾的力量,少花錢或不花錢也能辦大事。這就是咱們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我們知道,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有些人腦子里充滿了奇思妙想,很可能由此開發出新產品。然而按通常的就業經歷,他們到了一個單位里,就被論資排輩的舊習俗圈住,是很少有機會把新鮮創見變成現實成果的。如果國家給他們這樣的機會,說不定就出了中國的比爾蓋子,中國的愛迪生。
大學生創業,一個弱項是企業管理。有時候,幾個好朋友合伙搞一個事業,艱苦創建時還好,等有一點成就了就開始鬧矛盾鬧分裂,最后變成一人控股的私企。其他人或出走或失業,不利于解決就業問題。
所以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給出興辦共同富裕集體經濟的標準章程,給出方便創辦集體經濟的登記管理辦法和各種優惠政策,也可以給他們派一些正派廉潔的老同志做顧問。國營企業也有責任出人幫助他們建立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
上面寫的是理工科學生。對文科學生呢,愿意辦集體經濟商貿公司的可以照上述辦法辦;其他學生可以由國家雇用,發最低生活費,讓他們到企業、到農村做社會調查。國家根據其調研報告的質量給予相應的報酬。這樣不僅能讓他們接觸社會實際,而且能讓他們增長才干,寫出現實主義的好作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