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的歌和最厭惡的歌
我最喜歡的歌是《國際歌》,我最厭惡的歌是《好日子》。
就是這樣一首歌曲讓多少志士仁人在面對死亡時還能含笑高歌它,如果不是魔力,那一定是信念和胸懷。因為要為真理而斗爭,因為要沖破思想牢籠,因為要做天下主人,死,實在是算不了什么。為了偉大理想去死,離偉大目標就更加接近;為全世界受苦的人去死,死也會永生。這首歌喚醒了奴隸,知道是自己創造了世界,知道了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切全靠自己,這首歌讓每一個吃盡人民血肉的統治者都要清醒的知道自己的下場。可惜,這首共產黨黨歌現在只能在室內很少的地方偶爾聽到。要說主旋律,要說激勵人民,鼓舞人民,還是《國際歌》,既然聲稱弘揚主旋律,就該大唱《國際歌》。這是一首最該流行的歌曲。我們不該忘記她,特別是當年靠《國際歌》激勵壯膽的共產黨。
我最厭惡的是《好日子》。盡管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而且充滿浪漫情懷,但是,一聽到《好日子》就像大口大口在吃糖喝油,雖說都是營養品,這樣吃卻實在膩歪要死。“開心、喜慶、好看、歡騰、美好、笑容”等詞一派祥和景象,而且不僅知道今天是個好日子,連明天都知道也是好日子,而且是“千金的光陰不能等,趕上了盛世咱享太平”。這首歌要是刺激癡呆老人,取悅幼稚的孩子,迷糊白癡無知的市儈,安慰不勞而獲的貪官,還是有點宣傳氣氛的。而對于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人,任何一個正在為自己,抑或為家庭、社會、國家還在忍辱負重,殫精竭慮,艱苦奮斗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噪音,簡直就是謾罵。縱觀國際形勢,遠邦近鄰與我們糾紛摩擦不斷,俯瞰國內情況,臺灣要公投,西藏有達賴,新疆還“東突”,環境、看病、上學、就業、治安又來一個物價飛漲,哪樣能使我們“趕上盛世享太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歷盡多年,不少能人想投某所好,絞盡腦汁改來改去,都轟轟烈烈地徒勞一場,一字改動比搬走泰山還難,為什么?“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們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前進,冒著敵人炮火前進!”實在是太陽剛,太壯烈,太震撼,太刻骨銘心。日本民族是我們一些人經常惡罵的民族,但是罵人家不如反思自己,日本之所以強大富有,恰恰是人家的憂患意識強烈,他們在榮華富貴時想到的不是“明天又是好日子”,而是東京可能沉沒,日本可能毀滅,可能餓殍千里,可能瘟疫遍野。所以,連首相都經常參加各種預防災害的演習,都時時提醒人民增強危機意識,激勵人們不懈地為生存、發展而奮斗。南宋小皇帝直把杭州比汴州,結果亡命天涯,死無葬身之地。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典型的“死于安樂”
唱蓮花落的乞丐,最拿手的好戲就是在主人面前講幾句喜話,唱幾句溢美之詞,主人是滿心喜歡的,也是大大有賞的,但唱的過分了,主人也會心生尷尬,不是滋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