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府河段拆遷工作涉及保定市第一制鞋廠和華福鞋業有限公司的問題,全體職工的訴求
當前保定市政府推進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關注民生,描繪一幅美麗的風景。可是政府是否真正考慮到被拆除企業職工的民生問題。
保定市第一制鞋廠1990年5月由市政府操作與外商合資建立華福鞋業有限公司,并于1998年停產,職工下崗失業自謀出路,多年來職工雖然多次向政府訴求,要求解決生活問題。但政府相關部門終以各種理由不予解決,如今很多職工已經過了40、50階段很多人已經沒有自謀生路的能力,所以當政府撇開相關企業人員的安置單純搞大變樣的不符合中央政府維護穩定和重視民生政策的。違背廣大職工的意愿。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一、要求解決華福公司和一鞋廠拖欠職工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問題。和退休職工所墊付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給與報銷。以后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也不能讓職工自己墊付。
二、解決華福、一鞋廠在冊職工的退休職工的債務問題,包括集資款、欠發的工資、醫藥費、獨生子女費、住房公積金等。
三、要求解決失業職工的生活保障問題,向失業職工發放生活費。
四、要求解決全體職工在工作期間所發生的一切遺留問題。
(該訴求職工已簽名594人,簽名的程序仍在進行中。因停產十余年,工人們已經分散到四面八方)。
保定市第一制鞋廠
保定市華福鞋廠有限公司
全體職工
2009年3月9日
鞋廠拆遷上訪情況介紹
今年3月份保定晚報登了府河段拆遷,并涉及到50多家企業,沒提如何安置職工,廠長傳達上級會議精神是這么說的。
于是工人們3月17日上午到南市區政府進行了上訪。(附職工簽名材料一份)
3月19日上午廠長、書記傳達了上訪指示,工人們認為不可行,要繼續到上一級保定市人民政府上訪(附材料一份。)
3月27日上午工人們到市政府上訪一位秘書接待大家,并把南市區趙區長,工促局王書記、沈局長,信訪局任局長叫到市政府傳達室,接待職工代表,趙區長說:“沒有解決不了安置職工的要求”,這次拆遷不涉及改制,企業破不了產,要把一些廠工人調到保定市拔絲廠。因拔絲廠也是停產多年的企業,該廠工作的合法權益現都沒有保障,鞋廠職工調過去也只是掛個名字,任何權益都得不到保障,就像原保定鐘表廠工人,由政府策劃,全部調到我一鞋廠十余年來,一分工資沒有,任何保險等各項合法權益都沒有一樣。所以工人們不答應,代表們不簽字。最后趙區長表態,不和工人商量好不搬不不拆,工人們表示要到上一級河北省人民政府上訪。
4月2日下午廠長給有關代表透露上級指示說:“原國有企業一鞋廠職工有兩個政策”,一是無條件調拔絲廠。二是把拖欠的養老、醫療保險補到,現在,給兩年的失業保險,就與鞋廠解除勞動關系,退休職工把自己墊付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報銷后與企業脫離關系。與一鞋廠合資企業華福公司沒說怎么辦。此政策準備6日上午給職工代表傳達。工人們不同意此政策。
工人們要求此次拆遷必須依法安置職工,本來鞋廠因政府策劃改制合資后于1998年全部停產,工人們全部下崗,設備變賣就已經達到國家破產政策的狀況了,但是領導為維護形象,不顧廣大工人的利益,不予依法實施破產程序,致使全體職工的合法權益遭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我們要求縣政府既然要把我廠全部拆遷,就必須依法安置職工,其標準不能低于國有企業破產安置職工的待遇,如合法權益得不能得到合法維護,就要到省政府上訪。
保定市一鞋廠、保定市華福公司職工
就府河段拆遷向政府提出如下訴求
保定市民政府:
2009年3月17日上午保定一鞋廠、保定市華福鞋業有限公司就府河段拆遷,拆除保定市一鞋廠問題到南市區政府工促局上訪,要求解決一鞋廠、華福公司拖延十幾年的問題,工促局領導對我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表示理解和同情,并表示不解決好職工安置問題不會動,讓我們相信政府、相信領導,如何解決聽消息。
2009年3月19日廠長,書記向職工代表傳達了上級指示如下:
一、此次拆遷不涉及改制。
二、土地置換到常青公墓一帶。
三、一鞋廠合并到拔絲制釘廠
四、評估土地每畝地20萬元(現保定土地市場價格早已突破100萬元,鞋廠地段屬于黃金地段)。
五、將來三年大變樣以后,在原址一帶給一些門臉房。
(注:拔絲廠也是停產多年的企業,該廠工作的合法權益現都沒有保障,鞋廠職工調過去也只是掛個名字,任何權益都得不到保障,就像原保定鐘表廠工人,由政府策劃,全部調到我一鞋廠十余年來,一分工資沒有,任何保險等各項合法權益都沒有一樣)
我們認為廠長、書記給我們傳達的幾條上級指示,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是欺人之談,有欺騙鞋廠全體職工之嫌。
為此我們要求政府根據國家法律和政策,該破產的破產,該清算的清算,這是最切合實際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保留向上一級政府反映問題的權力。
保定市第一制鞋廠
保定市華福鞋業有限公司全體職工
2009年3月23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