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接收到一條來自一個陌生人(13626536948)的短信:那一夜我與他在酒吧相遇,跟他到了酒店昏暗的房間,酒精的驅使下,我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不顧一切的瘋狂,撥1259089919按1鍵聽我那一夜事情。
再過幾分鐘又有一個為號碼12586664105發來一條短信:我是一名護士,每天對著那動手動腳的變態病人,我都哭了好幾次啦…撥打12586664105用你溫暖的手擦去我委屈的眼淚。
幸好不是老婆收到短信。上次也是這種短信,老婆以為我在外面有外遇,情人發短信過來,結果撥12590這類號碼去聽聽結果被扣20塊錢。這種事情已經司空見慣了,民眾已經無法阻止這種短信息詐騙行為,就算手機用戶受到干擾用戶只是感到憤怒、無奈而已,能怎樣呢?
陸錫蕾委員總結六條電信服務欺詐性收費行為:
1、“隱形”未接電話,偽裝信息服務下圈套。很多手機用戶會經常發現有陌生的未接電話和短信。用戶若回復,便會被強制訂購某些服務;而某些陌生電話則是國內或境外熱線偽裝成國內普通號碼,消費者一旦回撥就會產生巨額費用。
2、欺詐短信強收費。手機總會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用戶若不取消訂制,免費短信幾天后就會轉為收費。
3、手機注冊設玄機。一些用戶在手機注冊時獲得免費服務的一些網站,會被一些不法經營者悄悄地強制訂制一些高額短信服務。
4、“無原則”為信息網站代扣信息費。無論何種服務、無論是否存在服務,只要用戶沒有發現或沒有投訴,電信部門都不作任何審判,先為信息網站代扣信息費,然后和信息服務商分成。
5、用戶被強制接受服務。電信運營商不斷設置新的服務項目,向所有用戶開通,要求不接受該項服務的用戶取消,而用戶根本無法及時知道、及時取消。
6、不明收費,金額多在幾元或幾十元,大多數用戶怕索賠費時費力,只好默認。
五花八門的亂收費是誰的權利?五花八門的詐騙,是誰給不法份子的詐騙平臺?給了不法份子平臺電信行業如何向客戶交代?電信行業要該得反思了!對于電信行業增殖業務的詐騙性和電信公司對客戶詐騙性收費問題陸錫蕾委員說:“據調查統計,全國60%以上的移動電話用戶和小靈通用戶遭受過電信服務欺詐性收費。平均每年每門30元,照此比例估算,全國每年產生的電信欺詐性收費高達70億元以上。能夠通過投訴或訴訟獲得返還的數額微乎其微。
此外,河南省質監局的抽檢情況統計表顯示,2004年4月,該局共抽檢了1539張計費話單,其中應收金額為741.85元,但是運營商實收金額為753.86元,多收費比率達到1.62%。2004年河南省幾大電信運營商計費話單差錯率達到12.2%,超出國家標準上千倍。
人民不但忍受電信行業壟斷暴利剝削,而且還忍受電信行業的服務性詐騙之苦。大陸電信用戶的話費支付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歐洲早已經取消區間通話費,然而我們大陸的用戶不但得不到相應的價格,反而經常收到電信公司多收話費。對于壟斷行業國外征收高額壟斷稅,而我國的電信公司呢?不但沒有收壟斷稅,反而從在某種程度上還得到國家的支持。壟斷行業的高額收入也讓老百姓感到吃驚,據了解2004年,中國移動實現營業收入1924億元,純利潤達420億元,EBITDA(未計算利息、稅項、折舊、攤銷之收入)利潤率更高達55.4%,中國電信的營業收入為1612億元,利潤也達到了280億元的高水平。2005年,中國移動實現營業收入2430.41億元,同比增長26.3%,凈利潤達535.49億元,同比增長28%,中國網通實現營業收入872.32億元,同比增長4.5%,凈利潤138.88億元,比上年猛增414.56%。
天文數字的營業收入,誠然并不是民眾眼紅,而是不滿電信行業壟斷價格。此外民眾更深感不滿的是電信行業很多方面對客戶有不尊重、不負責行為。比如經常發生的電信增殖業務的詐騙活動,雖然不是電信公司親手詐騙。但是從對客戶負責來說,電信公司也有一定責任的,電信公司沒有做好增值業務準入工作。很多利用電信增殖業務來詐騙客戶從目前法律上電信公司沒有任何責任處罰。但是從案例分析的角度分析,電信公司是間接縱容犯罪分子的,應該受到社會和客戶輿論的。電信公司為什么沒有很好的整頓電信市場呢?沒有很好整頓市場可見電信公司對客戶如此冷漠,當然客戶對消費也沒有安全感 。這反正是壟斷惹的禍,誰在乎客戶?
根據信息產業部《關于開展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經營行為專項治理整頓活動的通知》要求和《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經營行為專項治理整頓活動中有關業務管理政策的通知》,各地方展開的整頓電信行業做好善待客戶以至確保用戶不受侵害。但是政策與對策總是并行的,沒有得到明顯效果。
電信公司自己對自己都沒有整頓,何況對增殖業務的整頓。筆者生活在成都,座機用戶是中國電信座機,幾個月來撥號時候已經沒有聽到“嘟嘟……”的聲音了,而是令人感到別扭的廣告聲:
男:ei,你在給誰打電話?
女:給家里啊!
男:哎喲,你怎么不用中國電信96301 IP直撥卡,長途每分鐘1毛5分錢,假如6折購卡后每分鐘只需要9分錢啊!
女:真的啊!那我們趕快買卡去。
這個廣告聽多了感覺特別貓膩,我相信很多用戶也像我一樣感到貓膩。中國電信可真創新了,在電話里面也可以打廣告。
中國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草案已經初步編制完成,根據規劃目標,到2010年,中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十億戶,互聯網用戶兩億戶,農村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數據顯示,到2001年11月底,中國固定電話用戶超過3.5億戶,移動電話用戶超過3.88億戶,電話用戶總數7.38億戶,互聯網用戶超過1億戶,行政村通電話的比例目前已達到71%。
這么龐大的用戶群體,將來電話廣告是壟斷行業一筆不菲的收入。類似電話廣告的還有則消息,羊城晚報報道:本月15日,占據全國主流城市95%以上電梯廣告的某企業在廣州擺下擂臺,宣布將全面滲透京、滬、穗、深的小區電梯間。廣告進電梯已非新聞,但由此帶來的物業管理新問題卻越來越受各方關注:業主到底獲益幾何?事法律工作的劉先生認為,如果這筆費用是業主委員會收取的 。我在這里試問:那么家庭電話廣告收入該為誰所有?是電信公司嗎?
姑且不說電信公司在家庭電話廣告收入問題之爭,試問一下電信公司:當你們把廣告強加給客戶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過客戶是上帝?有沒有尊重客戶的感受?電信公司不但冷冰冰地把產品(廣告)強加給客戶,在上面的廣告中其實是一則假廣告。
中國電信的電話廣告非常誘惑,比如:“長途每分鐘1毛5分錢,假如6折購卡后每分鐘只需要9分錢啊!”這么誘惑的廣告筆者打10000號詢問,話務員告訴筆者根本沒有這么回事。96301 IP卡每分鐘3毛錢,在營業廳買的話可以打8折,即實際每分鐘2.4毛錢。電話廣告里面不是說是1毛5分錢,打5折后9分錢嗎?就算廣告里面的“假如”不成立,那1.5毛和營業廳的3毛不符是怎么回事?
筆者感到很委屈,于是給話務員撥電話要求公司取消電話廣告。話務員說:可能是搞錯了,電話里不會有廣告的,并且盡快解決。但是一個星期過后了,電話還是沒有“嘟嘟”聲,每當拿起電話撥號時詐騙的廣告在耳邊回蕩,深感無奈。
電話假廣告是搞錯一直以來都沒有人發現?中國電信人員做什么去了?
說電信行業壟斷欺負國民一點也不夸張,對外呢?國際上幾個主流運營商的國際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都超過了10%,如SINGTEL(新加坡電信)、DT(德國電信)和Telefonica(西班牙電信)等的占比都在35%以上,而作為國內固網主導運營商的中國電信僅為2.5%。
從國際瞻望電信行業,我國壟斷行業傲慢對待客戶甚至欺騙客戶的行為能支撐多久?
2006-05-15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法國電信(FranceTelecomSA)旗下無線服務子公司Orange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表示,該公司計劃在北京設立辦事處,以同中國的移動設備制造商合作,并了解當地市場的發展趨勢。
狼來了,我們的電信行業是否感到一絲的危機!還是依然高枕無憂,傲慢地強奸客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