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應建成高標準的“國民房”
朱大碌
茅于軾先生說廉租房應當低標準,最好廁所也不要。
但從經濟的角度,筆者的看法恰恰相反,廉租房不但要廚衛齊全,而且應當建成高標準的“國民房”。
因為住房是百年大計,不是抗震棚,不能老是折騰。
普通商品生產都要高標準,住房這樣的百年大計怎么能低標準湊合呢?住房建設必須考慮適當超前,包括生活水平和硬件設施兩個方面。
什么是“國民房”?也就是國民家庭今后應普遍享受的標準住房(同時也是國民住房的下限,低于此標準的住房應禁止建造),這樣的房子面積大約在70-100平方,有2-3個房間,廚衛齊全。
所謂高標準,當然不是豪華裝修,而是要節能環保,就是除了有保溫層、隔音隔熱門窗,還要配有太陽能熱水器、地源熱空調、中水回用、沼氣或秸稈制氣(天然氣的儲量只有30年,一代人都糊不過去)等設施。
小區的綠地、健身等設施也不能少。
這樣的房子造價當然比茅先生的無廁筒子樓要高一點,每平米大約增加10-20%,但效果卻大不同。一個是21世紀超前水平,一個是解放前的水平,性價比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窮人可以住大房子,中國老百姓為什么不可以住像樣一點的房子呢?
窮不是老百姓的錯,而是政府的錯,政府沒有把老百姓的事辦好,當然要由政府來做補償(這也是與國際接軌)。
造價就算高一點,但用在節能環保上,為窮人節約了開支,為國家節約了能源、資源,還拉動了內需,帶動了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何樂而不為?
至于富人會不會來伸手,并不是一個問題。富人愿意來住,理應一體歡迎,否則怎么叫“國民房”呢?
所有中國人,不論窮富,都可以住,只有一個條件,就是無房(這比調查收入方便多了,何況收入是動態的)。有房的人就不要湊熱鬧了。
富人如果不買房,一樣可以來住。這也是幫國家節省資源,有什么不好呢?
富人如果弄虛作假占便宜,那就是法律制裁問題,不是什么房子的問題了(何況廉租房沒有產權,不能轉租,富人想拿也難)。
這樣一來所謂“房改”就非常簡單,國家只要保底,為所有無房戶建好廉租房,制定好鼓勵每戶一套房(對人多資源少的中國來說,一戶一房、限制多套房的政策比計劃生育更重要)的政策,其它錦上添花的事情就可以交由市場解決。
所謂經適房就用不著了,因為建經適房象老熊掰包米,掰一個丟一個(容易被人鉆空子),廉租房則是建一個多一個(對個別家庭是過渡性的,對國有財產來說是永久性的,國家總是要掌握一定量的廉租房作為調劑手段),國家只要掌握一定量的廉租房就足以解決整個社會的住房問題。
據統計,中國住房的自有率已經高達70%以上,那么政府要建的廉租房就很有限。只要把現有的經濟適用房全部改為廉租房,同時商品房土地不再競價,而是競廉租房(不交錢交廉租房,誰交廉租房多誰得地),每個開發商交出商品房的20-30%作為政府廉租房,中國的住房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無廁房之類祖宗八輩不達標的房子,就不要拿來折騰了,那是對中國國民(窮人也是人)的歧視,也是浪費資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