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光先生說:中國的經濟學家做生意會餓死
云淡水暖
《第一財經日報》介紹說,廖子光先生1938年出生在香港,畢業于哈佛大學,后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廖子光先生曾擔任過著名的洛克菲勒公司投資顧問,現任紐約廖氏投資咨詢公司總裁。廖子光先生的觀點,近來常被國內媒體引述,比如,去年廖子光先生就提出“我只是主張,中國的貿易,中國有權使用人民幣來結算,而且是通過政府命令的方式,要求外貿相關方這樣做”,也就是已經在試點中的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問題。
對于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廖先生也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草民發覺,廖先生的見解,與國內現在還在喋喋不休的經濟學家們的觀點,大相徑庭,碰巧今天朋友說廖先生有個講座在北大舉辦,草民準備過去聽一下。下午,有幸與廖先生在一起吃飯。席間,草民聽廖先生的口音是廣東人,學著用白話寒暄了幾句。廖先生的普通話比較生澀,有時候夾雜著一些英語加以說明。
草民問,廖先生的講座,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專家、教授們會來聽嗎?廖先生搖頭,草民也知道一些人說過的中國文人的一些習慣:“文人相輕”、“同行是冤家”等等,但學術界恐怕未必吧。草民再問:那么廖先生感覺中國的經濟學家的學問水平和社會參考價值如何?
廖先生答:不夸張地說,按照國內主流經濟學家的那些道理,根本行不通,不信,讓他們不教書、不拿薪水吃飯,出去做生意,他們只有餓死。廖先生說,自己有理由說這個話,因為有多年做生意的實踐,而且按照投資比例,是大賺了的,廖先生的著述,也是有銷路和被多方引用的。
草民想,廖先生的說法如果成立,那么,參照這些人的意見跟外國人做生意,豈不是要賠錢?但愿廖先生所說不被言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