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成績主要歸功于誰?
曹久強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取得了巨大成績。這一成績主要是誰的功勞?是那些鼓吹私有化、市場化的所謂主流經濟學家的功勞嗎?還是社會主義本身的功勞?對于這一點,相互爭論不下。特別是在當前一些所謂主流經濟學家眼中,認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績主要是他們鼓吹市場化與私有化的結果。這些人依靠當今民營媒體如新浪、財經等渠道大肆宣傳,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把弊端往往社會主義身上推。這種做法無疑迷惑了不少人。
然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績果真主要是他們的功勞嗎?毫無疑問是否定的。具體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從改革開放之前的基礎來看。盡管改革開放之前所謂計劃經濟體制發展不是太好,但是,也正是這個時期,我們依靠所謂計劃經濟體制完成了初步的工業化基礎,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自己生產原油、飛機、汽車等一系列工業成果來看,盡管質量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從建國時期不能生產到自己生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建國之后將近三十年中,消滅了一些重大疾病,文盲率的下降,人均壽命由35歲到60歲的提高,無疑也反映了建國以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改革開放之前,盡管實行的是所謂的計劃經濟體制,也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畢竟對于建國之前來說是一個巨大、快速的進步。畢竟在這一段時間完成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這些功勞與進步毫無疑問歸功于社會主義。這一點,現在一些所謂主流經濟學家不會在此與社會主義爭功,而是夸大所謂計劃經濟的不足,忽視所謂計劃經濟體制的巨大成績,以此來完全否定計劃經濟體制。
其次,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了計劃與市場都是資源配置方式,與國家性質無關。因此,市場不是資本主義的專有,也不是現在所謂主流經濟學家的專利。社會主義可以談市場,資本主義也可以談市場,為什么說市場化就是所謂主流經濟學家的功勞呢?即使沒有所謂主流經濟學家,社會主義國家也會早晚認識到這一點,特別是有過留學經歷的鄧小平也會發現這一點。
從私有化、市場化執行來看,我國并沒有完全按照所謂主流經濟學家提出的私有化、市場化進行。相反,堅持了公有制的市場經濟。這與俄羅斯按照與之類似的經濟學家主張的私有化、市場化進行是完全不同的。試想一下,如果我國也完全按照全盤私有化、市場化進行就會成為另一個俄羅斯,哪來的現在的巨大成績?可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績是建立在堅持公有制與社會主義的前提下的,沒有這個前提就不會有巨大成績。因此,從這點來說,改革開放的巨大成績歸功于社會主義,而非所謂主流經濟學家。
從公有制在改革開放中的作用來看,由于公有制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從而抵制了私有經濟追求短期利益的非理性行為,避免了出現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又由于公有經濟盡管部分被主流經濟學家誘導私有化了,但是,公有經濟還是穩定了相當一部分就業,維護了社會穩定。同時,公有經濟占據國民經濟主要部門,社會經濟利潤相對大的經濟領域被公有經濟占據,從而保證了社會經濟利潤掌握在人民手中,國家財政也就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加強大,對社會在投資與調控力量也就強大。從而有力保障了國家對于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這也是改革開放中,我國長期高速增長的原因。反之,印度等國也是私有化、市場化,但是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低于我國。可見,沒有社會主義制度,即使私有化、市場化,無非是另一個印度而已。從這一點來說,改革開放的巨大成績還是歸功于社會主義。
從改革開放成績來看,在堅持社會主義與公有制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可以容忍私有化、市場化的都私有化、市場化了。剩下的是社會主義與公有經濟的最后容忍界限。在市場上,價格機制得到了很好的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確立。同時,國有經濟通過自身改革,也不斷提升了自己的實力。公有制經濟依然占據國民經濟主導地位。可見,在堅持社會主義與公有制基礎上并不會完全阻礙市場化的進行。公有制除了與私有化勢不兩立,與市場化并沒有根本沖突。我國也由此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因此,市場化并不等于私有化。也不是只有私有化才能市場化。如果說主流經濟學家對于改革開放有貢獻,最多也只是市場化方面存在貢獻。在私有化方面完全是損害,而且是一個巨大的損害。由此,所謂主流經濟學家最多有臉面說改革開放的巨大成績歸功于市場化。而不是現在所謂主流經濟學家無視自己私有化的危害,夸大自己市場化的貢獻,把私有化與市場化等同的做法。
從我國改革開放的不足來看。正是主流經濟學家鼓吹私有化,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少數人依靠掠奪國有資產一夜暴富。大量的公有制企業改制后,工人下崗了,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擴大,社會穩定由此受到不少影響。這些都是所謂主流經濟學家大力鼓吹私有化的結果。又由于主流經濟學家鼓吹全面徹底市場化,特別強調要把房地產、醫院全部徹底市場化,造成了當今房價高企,很多人看不起病。這些都是鼓吹徹底、全面市場化的結果。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上了所謂主流經濟學家的賊船。然而,看看公有制企業,盡管以前國企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國企在堅持公有制的基礎上通過改革,保留了大量工人,國企工人福利遠遠高于私人企業。很多國企還解決工人住房與醫療問題。通過不斷改革,增強國企活力,提高國企效益,改善工人生活的事實說明遠,堅持公有制下的改革比私有化,一賣了之強得多。
因此,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主要歸功于社會主義制度與公有制。所謂主流經濟學家在市場化方面確實存在一些貢獻,但是,不是主要的,是次要功勞。相反,他們鼓吹私有化帶來的損害更加巨大。因此,現在所謂主流經濟學家對于改革開放的功過也可以四六分,四分成績,六分過錯。這一點,將來會越加清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