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立方按:“深青社”在他們自己的網頁上說:“近期發現部分不理性言論(可能客觀上對我們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我們認為不乏攻擊、污蔑和丑化的成分,文革式的暴力語言出現頻繁較高,揣測、臆造之文風較為嚴重,其言論經過我們認真而嚴肅的分析,可能在很多方面缺少證據(不足以構成證據鏈)及相關邏輯性,….”等等。那么,這里我們公正地選取來自其負責人劉建永博客(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index.html)上的一篇文章來看看“深青社”的真面目。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該文在“小豬樂樂”原文(http://www.xici.net/b242692/d25521912.htm)的基礎上做了刪改,因此我們可以看做是深青社的自白。
注:本文為摘要,為提醒讀者注意,重要處設為紅字。大小題目均為編者加?! ?/p>
一、神秘的“深青”
對大多數人而言,深青有著太多的神秘感,她的背景,她的所做所為,都讓圈外人充滿著濃厚的興趣。曾經深圳的一位記者曾經說過,“深圳青年作家俱樂部是他所見到的發展最快的一個組織,也是所見到的最優秀最具有神秘感的組織?!边@種神秘或許用“魅力”來形容也不為過。
深青是中國社團之中對領導層要求最嚴厲的,她要求俱樂部最高領導人不得有丑聞,甚至不允許有抽煙、酗酒、賭博等不良嗜好,對常委會成員的資格要求嚴厲的近乎苛刻,對會員的申請資格要求也幾乎有“變著法子讓你通不過”的傾向。在筆者印象之中,似乎只有政黨和教派才會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深青的聚會感覺象是地下黨接頭,內部聚會一律不允許非會員參加,禁止媒體報道;會員之間禁止互相打聽隱私,禁止傳播俱樂部內部的各種消息;高層領導絕不以組織身份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而一旦違背紀律遭受的懲罰也是動輒除名、送往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限制之嚴厲讓人咋舌。
深青的成員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國內外的名人,大有名氣的、小有名氣的、享譽海內外的、過去的名人、現在正紅著的,很多大概只有在報紙和電視上才能見得到,而深青的網絡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媒體圈,深青主席劉建永曾經說過一句話“只要是在中國,在任何一個象樣的報攤上隨手抓起十張報紙,其中至少在6份報紙上,可以找到深青成員的名字”
深青對事件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深青以評論員關注的事情,以近似100%的機率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處理,深青發布的各類內部言論,在海內外眾多著名媒體、網絡上大多都被引用、傳載。深青的政論性文章甚至成為眾多輿論的風向標。
這種力量,是任何一個媒體也達不到的,也是任何一個具有影響力的部門和個人難以做到的,它不是官方行政的力量,也不是純粹民間的自發力量,這是一個介于半官半民之間的的潛力量,這是一個代表了社會一個階層,一大群體的精英聯合發出的力量,這種力量足已改變一個觀念、一種可以量化的思維方式,甚至一個事物的狀態。
二、“宣傳至上”
宣傳是一個組織不可忽視的工作內容,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把宣傳放到一個組織的生命線的高度,深青是開天辟地的第一家。
深青對宣傳工作的重視到了“聳人聽聞”的程度,深青創辦之初,就成立了宣傳小組,然后隨著深青的發展,宣傳小組升格為宣傳部,再后又升為宣傳中心,級別一個比一個高,而宣傳工作一直都是由最高領導人親手過問。深青對宣傳工作的重視,甚至用“癡狂”形容也不過分,最初深青成立的幾個月,會員也不過三十多人,然而從屬于宣傳小組的人數竟然有二十多人,幾乎到了人人“皆宣傳”的程度。
一切為了宣戰,宣傳至上!
深青將宣傳比作戰爭,戰爭不止,宣傳就無休止;而深青一直把發展比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可想而知,深青宣傳的輪子是很難停下來的。在深青不斷成長的兩年里,深青的宣傳機器也一直是開足馬力向前推進,未曾間歇過。早在深圳青年作家俱樂部成立伊始,深青的宣傳機器承擔了宣揚深青思想和文化,發展會員的重任;發展中期,則成為了攻擊、打壓左派和右派的利劍;在深青危難之際,這只勤勞的小蜜蜂又嗡嗡作響,為深青的發展開拓出新的天地。
深青的宣傳班子是一個嚴密的機構,分工明確,目標一致,有著極高的效率和質量,這里集中了深青內部最優秀的一批精英,也是中國傳媒圈最優秀的一批策劃高手、宣傳能人、優秀的青年編輯記者。他們熟悉媒體圈的運作,熟悉新聞的策劃、制作,各類檄文、評論的加工和深處理,熟悉國家的宏觀和微觀的各項政策,也熟悉海內外的人文習慣和社會心理。在深青確立宣傳目標時,有的負責采集數據,有人負責搜集論據事例,有人負責收集政策、法律、文件依據,有人負責搜集對手的資訊,然后各類信息素材集中在一起進行綜合分析和加工,然后制作成攻擊的一發發“炮彈”,然后開動宣傳機器……憑借能把死人說活、假的也說成真的“宣傳”本領,深青逐漸成為操縱輿論的一只“幕后力量”。
無論在深青內部發生多大的變故和波瀾,在表面,至少在讓外人看來,深青仍然是平靜的深青,深青憑借龐大的宣傳機器,給別人也給自己塑造了一個永遠鼎盛的表象。深青宣傳的機器的最大的特征在于維護深青的聲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類資源,表達自己的思想、文化和聲音,不斷強化深青在海內外人們心中的名字,逼你記住她,然后再通過持續不斷的宣傳加深在你腦海中的印象,讓你甩不掉,逃不了,以至永遠也忘不掉她。
深青人有著很深的輿論痕跡,作為一家文藝性社團,文學創作反而相對弱化,媒體得到強化,這從大多數會員和管理人員都是來自媒體就可以看到。深青創辦之初,就以最快的速度搶奪在國內輿論界的話語權,搶奪話語權是通過以壟斷性的掠奪輿論人才實現的。兩年間,深青以“邊跑步邊消化”的方式“瘋狂”的掠奪傳媒人才,將深青的種子灑遍海內外600多家主流媒體,初步實現控制中國媒體,進而控制中國輿論的大構想。
深青在網絡輿論界的影響力更是發揮到極至,在對網絡輿論的宣傳上,深青的宣傳機構細化出獨立的一支小組,專事網絡的宣傳,他們通過對海內外上百家著名網站、社區BBS的分析,理出十幾個主干宣傳目標和幾十個游擊宣傳目標,根據政、經、文、綜合等劃分,有針對性的進行宣傳戰爭,要么集中時間,集中人員、集中火力,密集性的傾灑宣傳,要么間隔性、周期性的宣傳,最終實現控制國內網絡輿論的影響的目標。
從深青宣傳隊伍中走出來的都是國內優秀的精英寫手,甚至是國內網絡界一呼百應的明星人物,深青憑借占據龐大的絕對優勢資源,對異見揮舞著大棒,不遺余力的打壓,同時以自己為標準制定規則,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規則,然后集合成一個口出氣——統一以深青的方式喊出聲音;而被影響者,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深青的思想、文化、行為方式所影響,所吸引,并自覺成為深青無意識操縱的對象。依*這種方法,深青開始走向網絡輿論超級大鍔。
一個人被深青所影響和同化時,要么會加入深圳青年作家俱樂部,因條件所限不能加入的,也會自覺成為深青的支持者,深青一直力圖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的敵人,她以各種方式展示著她的寬容、博大、友好,以及她對和平、仁愛、理解、民主、公正的追求,在中國的特定時期,這些都是人們所支持的。因此,順應社會的發展力量的深青,壯大也就不難理解。
深青在持續發出自己聲音的同時,也在不斷推出一個個的明星會員。推出自己的優秀會員,深青是不遺余力的,一個個代表著“社會的良心、正義和勇敢的形象”的會員被推出,也同時推出的是深青自己的品牌。
從各類活動也可以察覺到,深青高層對宣傳的重視,平常的活動宣傳一般都由來自高層的力量參與,而大一點的活動則是直接由主要負責人親自操作。對外宣傳,深青有自己的宣傳機器,深青一般沒有王婆賣瓜似的炒作,無由頭的炒作是深青宣傳綱要里明令禁止的,深青有自己的策劃和宣傳方式,其中,隱形宣傳是深青的重型炮彈。
深青是一只精于宣傳的老狐貍,他們有著敏銳的嗅覺、老辣的手腕、周密的策劃、高質量和高效率的行動,他們善于借力打力,善于利用各類的資源,善于打心理策略戰,而這些一旦和他們科學先進的文化、思想相融合,深青的宣傳機器就變成一把鋒利的厲劍,無堅不摧。
三、控制輿論
深圳青年作家俱樂部的前身是文學社團,深青創始人劉建永最初是文學社團、報刊的領導人,也是最先從“學生運動”中,成長為“運動領袖”的70年代后代表人物,從最原始、最慘烈的基層“斗爭”中,劉洞悉了“運動”和中國官場特有的游戲規則,此后浸染媒體、企業,廣泛涉及社會政、經、文、媒等各領域,在滾爬摸打中,練就了一身“混跡江湖闖天下”的膽識和謀略。也造就了不可遏止的“野心和欲望”。
深青的第一批創始人和現在的高層領導人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獨特的個性,如副主席李新德、副主席***,又如常委王克勤、常委曾華鋒、常委石野等,一旦認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寧愿忍受孤獨、威脅,數十年如一日,為了追求的理想即使舍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們在多個領域都是頗具“能量”的“能人”和知名人士,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一群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一旦相遇,就容易撞擊著耀眼的“火花”,“惺惺相惜”、“歃血為盟”便自然而然產生。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副主席孫炳銀,在深青初創時期,孫炳銀為深青的幾次“起死回生”立下了汗馬功勞。深青初創之始,勢單力弱,曾經歷多次坎坷,甚至一度被牽連遭到封殺的厄運。在深青最艱難的時期,孫極力輔助劉,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四處奔走游說,為劉遍招天下之士,使深青雖屢遭劫難而不衰。
一度,深青匯聚了來自“一寧網、民主中國、凱迪、西祠、北大一塌糊涂、水木清華、天涯、人民網、新華網、燕南社區”等一大批核心骨干和頂級優秀寫手,這些人一起為深青搖旗吶喊,使深青雖多次被封而又能在短時間內站起來。
應該說,這期間,深青在思想上是相當右的,劉建永的思想轉右也是在這個時期,在對底線把握上,在對寫手的統一管理上,因著劉的高度信任,孫放手大干,組織才能和號召力發揮的淋漓盡致,象在網絡上享有盛譽的精英寫手和思想者如“旺才、中國憤青、天理、徐文致、道德底線”等都相繼成為深青的第一批骨干。來自北大、清華及著名高校的專家、學者、教授,各行業的主流精英、海內外媒體著名記者等也大多是在這個時期與深青開始解下不解之緣。
深青的一個優勢在于起點很高,而最開始,深圳青年作家俱樂部對外交流的就是深青社區,一個網絡BBS,雖然組織形態還是初級階段,但深青社區已經頗具規模和影響力,尤其是為深青的騰飛儲備了大量國內一流的優秀人才。
每一個優秀領導人,都具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具有敏銳的嗅覺能相時而動,具有博大的心胸有容才之量,具有識才、用才、惜才之心之法。初期的深青另外一個優點在于具有“禮賢下士”的作風,一旦發現人才,劉不惜耗費時日一次次游說,發郵件、打電話,無所不用其極,用“三顧茅蘆”形容也不過分。
仍可訪問的地址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index.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86.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88.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89.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90.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91.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92.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93.html
http://www.mmmca.com/blog_liujianyong/p_full/51394.html
附:劉建永博客截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