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黨85周年系列:
中國向何處去?(簡本)
樂民
中國向何處去?
這是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提出的一個問題。毛澤東用《新民主主義論》解釋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命運的看法,指導著抗日戰爭及抗日戰爭以后中國命運的發展,并成為全世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革命的指南。
六十六年后的今天,也是毛澤東逝世的三十年后,鄧小平的改革開發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中國向何處去——這樣一個問題,又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買辦們有一條道路,就是在國有資產私有化、金融貿易自由化、政府職能最小化之下推行的國有企業改制、MBO、住房產業化、醫療產業化、教育產業化、文藝殖民化、軍隊國有化、政府官僚化、賣淫公開化、賣國合法化……這些以改革之名的和平演變之實動搖不得、警惕以反思之名否定、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民族資產階級也有一條道路,就是把國有資產改造為對資本主義社會起穩定作用的國家壟斷資本,大力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工農業體系,依托社會主義工業為基礎的國家壟斷資本的實力建立獨立自主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世界范圍將美帝國主義取而代之。
還有一條道路,是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劃分的馬克思主義的遺老遺少的道路,被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派的道路。這條道路是要求以1982年憲法規定的公有制為國家經濟的主體,實行在計劃經濟限制下使用市場經濟的“鳥籠經濟”模式,要求實行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社會主義國家生老病死有保障的社會制度,以1980年時期的發展比例為最佳模式。故也被稱為82憲法派或維護憲法派。
最后一條道路,是除十一屆三中全會派以外的馬克思主義遺老遺少的道路,被稱為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派的道路。這條道路是要求以1975年憲法為基準,由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群眾對干部的權力進行全面控制、對干部的一切行為具有反制能力,在保留商品交換的基礎上逐步限制以私有制為核心的資產階級法權,實現公有制經濟的全面控制,在企業內部要求實現以“兩參一改三結合”為核心的“鞍鋼憲法”,農業集體化、公社化,要求政府簡約化,基層政權經濟實體化,等等。故又稱75憲法派或文革派。
買辦們的道路,是一條亡國滅種的路,是一條只有利于買辦和一切愿意做奴才者的道路。按照買辦們的道路,1949年以前是改革開放的標準模式。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模式呢?是舊社會,是綽號“蔣該死”的蔣介石反動派統治的時期,是全世界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是買辦們和洋奴、買辦奴的天堂、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地獄的模式。按照買辦們的道路,今天的決策者是比李鴻章、比蔣介石、比汪精衛,都不如。李鴻章再怎么貪得無厭,也是打不過別人才賣的國;蔣介石不抵抗不抵抗,還放了兩槍;汪精衛也是日本人打進來才做的漢奸。而按照買辦們的道路,不放一槍一炮,直接接軌做殖民地,今天決策的人就是吳三桂、石敬塘,不是拱手讓人,而是雙手奉上。不要說臺灣拿不回來,整個中國都要變成“一百年以后看都是笑話”的臺灣。這種行為,不要說毛澤東不能容忍,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哪個能夠容忍?這樣的人死了,墓碑上不用銘文,就是四個大字“民族敗類”。
民族資產階級的道路,是一條可持續剝削的規范資本主義的道路,這條道路直接通向全球爭霸的帝國主義。民族資產階級可持續剝削的規范資本主義,與買辦們賣國的買辦資本主義和殖民地資本主義相比,是利用社會主義積累的國有資產制衡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可能用一個比較平緩的過程形成壟斷資本主義專政的帝國主義政權。且不說這個過程有可能被目前領先的美帝國主義阻止;就算實現,中國的無產階級也一樣受苦,并且不久就有外國的無產階級陪著一起受苦。
十一屆三中全會派的道路,被上海公安局的政保部門稱為“原教旨馬克思主義”以及“多數人的暴政”——這是他們政保部門偵察員在調查我與十一屆三中全會派關系時親口說的。按照這條道路,中國將回歸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格局,起碼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實現生老病死有保障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稱號,但是會出現在公有制壟斷條件下由于支配差異而形成的以干部為核心的特殊利益集團,如何使之與群眾利益不產生沖突?并且今天的道路也是從1980年走過來的,如何維持1980年格局不改變也是一個變數。
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派唯一的一次實踐,就是1966至1976的“文化大革命”,盡管發明了“四大自由”、“鞍鋼憲法”、爆炸了核武器、發射了人造衛星、制造了核潛艇等一系列尖端產品、在十七年的基礎上走上一條獨立自主的工業道路、被請進聯合國、干預越南戰爭、成為三分天下的一極、對整個世界產生了直接的能動的輻射式的影響,但是始終是一次失敗的實踐。就算75憲法派道路千好萬好,如何能夠避免實踐失敗仍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今天中國經濟力量的格局,是一部分掌握在買辦們的手中,一部分掌握在民族資產階級的手中,一部分掌握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派的手中,至于75憲法派的手里不能說一點沒有,但與以上三派相比就約等于零了。那么最重要的是,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經濟力量是游離于這四者之外,主要是在前三派之間搖擺,持觀望態度。這個搖擺部分的量,也不能斷言就在這四派所掌握的總和之上;但可以肯定的是,可能除了75憲法派以外,搖擺的部分與任一派別的合流都可以決定今天中國的命運。
而這一部分量的搖擺,就是今天討論“中國向何處去”的前提。
正如魯迅所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怎么走,你們自己選。
2006年7月2日星期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