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資做點技術定性:
一、小資90%來自農村,一般還是比較貧困、邊緣的農村,兒童時期基本沒有吃過冰激凌、沒坐過幾樣交通工具、沒見過啤酒、不知道在茶以外還有咖啡、可樂之類的飲料、沒讀過西方詩歌和劇本、不可能去影院看電影、博物館和游泳館也是偶爾從書上看到的。
二、小資多出生在大男子主義嚴重的家庭,成長期普遍遭受過程度不同的家庭暴力,非常缺少“關愛”,不論在外面與人發生什么沖突,回家準是先挨老子一個臭巴掌,從來沒有申辯的機會,被傻爸爸管得太嚴(這類傻爸爸一般都是在單位受盡領導欺凌,回家作威作福殺熟的一類)。
三、小資讀書的學校一定是個最SB的學校,從小到大一次都沒碰見和他投緣的老師,從來沒有一個領導欣賞過他。因為先在家里被老子打傻了,進了學校也從來不敢反抗。
四、小資和小資戀愛,命運也比較慘。盡管非常痛恨他的前輩,但舉手抬足間還是爸爸大男子主義那老一套,結果氣走了美眉,卻始終不明就里,或一夜之間變成憤青,或一覺醒來學流氓痞子。但小資的命運永遠是小資,他除了把美眉看成有消費成本的昂貴奢侈品,從來就未解風情。
五、這樣的小資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學,不幸考上了進城,就傻了眼。城里的一切對他都是新鮮的,為了從心理上獲得安全感,他必須買一千張外國碟片,他必須喝可樂去星巴客,他必須先買點假名牌混跡人群,他必須跟上一切手機、電腦、多媒體播放器的潮流……一句話,他必須緊緊盯住風口浪尖,生怕暴露他的出身和傷痕。其實他的勞動者出身是可以令人驕傲自豪的,他卻想掩住這張底牌,恨不得脫胎換骨地爬到另一邊去。
六、所以,小資喜歡精英,喜歡右派,喜歡電子時代和快餐文化(當然,工業時代和正經文化是什么他沒見過)。
七、當然,小資是不幸的,是壓迫和奴役的產物。他沒見過好的,一次也沒有,因此,他很容易上當受騙,很容易把別人吹噓的東西當成真的。小資骨子里還是農民,迷信是他習慣性思維。但要讓小資參加迷信團體,迷信的外殼要包裝一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層外殼不能有農村生活的符號,比如會道門要改成武俠小說,仙女要說女神,xx功要說成催眠術,群藝館要換稱畫家村或者798。
八、小資最恨爸爸和老師,進一步痛恨領導和英雄。但小資又最孝順爸爸,最敬重老師,甚至最忠于領導,最崇拜英雄。成功的小資,正不知不覺中,從媳婦熬成了婆婆。
九、小資中,在城市或鄉鎮長大的,也符合本文定性,只是他的家庭和環境非常接近農村生活。嚴格地講,經濟條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社團的奴性特別重。
十、不過,看完以上這些,很多人會問,難道有人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嗎?是的,盡管小資數量不少,我國的教育和家長有點愚昧,的確還有更多的人是在有愛的體驗中長大的,他們撒過嬌、被成人社會放縱過、被一些群體關注和包圍過,那些人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多么拮據,但愛的營養可以使他非常寬松和健康地走完一生。
(注:也有人天生性格堅強,即使在上述環境下成長,也盡一切可能伸張自我。這樣的人有福了,因為愚昧和落后成了歷練他鋒利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