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主席向全國人民發出號召“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這一戰略思想和“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備戰、備荒、為人民”和“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一樣,成為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戰略防御、國防建設、經濟建設的主題。
稍加分析可以看出“不稱霸”戰略思想的提出是切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的,當時,越戰進入尾聲,中美兩國打開了冰凍已久的大門。中美兩個大國,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開始了一番新的演義。中國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了不稱霸的立場,另一方面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并沒有停下,比如:戰略導彈、導彈核潛艇、導彈驅逐艦、殲七、殲八、大飛機等。美國從越南撤兵后開始了“韜光養晦”。五十年代在亞洲的兩場戰爭,使得美國人反思了N年之久,也消停了N年之久。
“不稱霸”,不代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毛主席說“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指的是,一方面要警惕資本主義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并實現在共產黨人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另一方面就是面對帝國主義的全面封鎖和武力威脅做好軍事上斗爭的準備。毛主席的預言很準啊。美國為首的西方及時調整戰略,從七十年代前的尚武到七十年代以后推行的和平演變,不是成功地瓦解了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嗎?!
前蘇聯的戈氏上臺以后,大搞什么新思維,竭力推行所謂的民主和自由的同時也斷送了蘇聯,也使得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
這些創新理論是脫離實際的理論,是一廂情愿的理論。戈氏、葉氏向西方獻媚示好,與西方盲目接軌,給東歐以及蘇聯帶來的不是真正的民主和自由,而是無休止的紛爭和內亂?其實,按照帝國主義的處事原則,帝國主義不怕你國家大,就怕你國家強,即便你想通過民主并企圖成為西方俱樂部的成員。
有意思的事情是,前蘇聯銷毀了不少核武器,美國卻把戰略導彈防御系統建在了哦羅斯的門口;華沙組織解體了,北約不僅存在,還把戰火燒出了西歐。難道,美國、西歐等西方國家保持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難道是怕共產主義死灰復燃嗎?
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經商了、如果一個國家的軍工企業以生產民品來維系生存的話,貌似在走和平崛起的路子,其實是逐步拉大了與發達國家軍事領域的差距。“和平崛起”最具欺騙性,且與毛主席的戰略防御的思想是相違背的。因為,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希望你中國能夠“和平崛起”,無論是與你中國相鄰的或不相鄰的國家。
看來,西方走的路是對的,那就是民富國強,那就是帝國主義們從沒有放棄強軍的路子。民富國弱,挨打是免不了的。受點欺負和委屈還口口聲聲地說“夾著尾巴做人的感覺真好”,簡直十足的阿Q精神。
前南斯拉夫以及兩次伊拉克戰爭對世人皆是警示,這個世界仍然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全球化經濟的目的是讓你打開國門和市場而不是經濟強國向弱國的開放,因為,你有啥實力和其競爭?自由化的目的是讓西方俱樂部以外國家必須自由地讓西方主導的思潮進入并且泛濫,因為,你不這樣做就是有悖于自由經濟的原則。找個借口,就能把你封了、滅了。
這個世界不是平的,至少不會因為你韜光養晦了,霸權國家就會放下屠刀、強權國家就會放棄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毛主席在“不稱霸”的同時依然“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所以無愧于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稱號。
中國革命的實踐和毛澤東思想之所以被西方稱之為洪水猛獸,并誣蔑為“輸出革命”,是因為毛澤東思想乃放之四海皆真理也。中國的所謂“輸出革命”,并沒有花費一槍一彈和一兵一卒。在世界反封建、反殖民主義、反帝國主義的運動中,相繼獨立的國家紛紛承認中國,并在70年代初隆重地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這就是最好的歷史寫照。西方靠槍炮子彈、飛機大炮軍艦甚至還有奶油不斷地輸出所謂的民主和自由,在世界各地均占有領地和資源。以軍事實力抗衡毛的革命思想,可憐的西方的手里也只剩下原子彈了。
其實,如果要很好地論述“輸出民主與輸出革命”之間的歷史演義,得花費N長的時間和篇幅。由于,網文宜短不宜長,故此打住。
有人很開心,蘇聯不是解體了么?東歐不是解體了么?中國還能堅持多久?前蘇聯的共產黨有沒有繼承好、發揚好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這似乎是無須爭辯的。如果,有愧于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中共黨將走向何方,才是令人擔憂的、也是有人所期待的。
本文可能漏寫了有關“韜光養晦”之種種,也只能讓各位思其意思吧。
江湖人稱老頑童
2009/3/11于南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