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棄責”——中國醫療制度改革失敗內在根源
中國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失敗的原因
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條是政府改革著眼點不正確
中國政府進行醫療制度改革的著眼點在于
減輕財政負擔、壓縮社會福利
而不是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一方面政府推卸民眾醫療福利的責任和負擔
另一方面醫療服務體系改革指向商業化而非市場化
大量城鎮人口的福利保障水平下降甚至完全喪失保障
而農民和新市民則完全享受不到國家醫療福利。
這與文明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完全背道而馳。
1990年至今中國GDP平均增長9.7%每年2萬億人民幣財政收入
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政府用于醫療衛生事業的開支在財政收入中的比例卻越來越少
全社會衛生總費用的構成中政府投入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衛生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份額由1980年的2.4%下降到2000年的1.71%
1990年衛生總費用的投入中有25%由政府投入
到1995年已經下降到了17%且逐年降低
除投入總量減少之外投入結構也嚴重偏差
政府用于公共衛生的投入比例明顯過低且呈下降趨勢
1990年政府的衛生支出中只有19%用于公共衛生
到1995年,這個數值已經下降到12%
而近年來醫院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平均每年分別增長13%和11%
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長幅度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對成員國衛生籌資與分配公平性的評估排序中
中國列188位在191個成員國中倒數第4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對191個成員國的衛生總體績效評估排序中
中國僅列144位。
中國人看病難”和“看病貴”不是市場化改革之過而是政府“放權棄責”之過
當醫療衛生服務滿足不了民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時
政府既沒有及時地引入民間資本投資醫療衛生事業
也沒有增加對公立醫療機構的財政補貼
而是鼓勵醫院自己創收并出臺以藥養醫的政策
這種典型的“放權棄責”做法與市場化改革絲毫無關。
我國醫療服務的“市場化”其實只在很小的范圍很少的區域出現過
如把公立醫院出售給了私人變成民營的營利性或非營利性等等
按病床和門診量比例90%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依然還是政府國有
如果要把看病難和看病貴歸罪于“市場化”那也主要發生在公立醫療機構
市場化的特征是民營化、自愿合約、公平競爭加適度的監管
我國的醫療衛生行業是一種“偽市場化”、沒有民營化的商業化
大量的輕易而舉看到的卻是
公立醫院明目張膽地背離其公益性質而變本加厲地掠奪患者利益
出現這種假市場化是因為我們的政府尚未擺脫“大政府、小責任”的歷史背影。
在醫療衛生事業方面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尤為嚴重
具有專業知識的醫務人員與缺乏知識的病人之間完全不是對等的
根本不具有公平交易的市場
醫療衛生事業的這種特性需要政府的合理干預
而中國政府卻恰恰在最需要他們干預的地方完全放棄了責任。
政府的醫療衛生部門理應是代表全體人民管理醫療系統的
它本來應該擔負著制訂政策、監督實施的重任
但是中國的醫療部門卻成了各級醫院的老板
當醫院的利益與患者的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
政府部門總是站到醫院一邊
這使得醫院拒絕搶救無力繳費的患者
醫生和藥業公司相互勾結在患者身上巧取豪奪等丑聞
在中國頻頻發生。
中國各級政府的醫療部門在管理和監督方面缺位也是醫改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不僅僅是醫院制度改革
它包括財政撥款制度、社會保險制度、工資制度、甚至獨立的監管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
沒有這些配套的改革醫院的管理只會越來越混亂
老百姓看病難的局面只會越來越嚴重。
如果沒有大面積覆蓋的醫療保障系統和貧困人口的社會民政救治系統
同時又要求各級醫療實行經濟核算和自負盈虧
就很難杜絕醫院對危重病人貧苦病人見死不救的不人道現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三周前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
全國有百分之六十五點七人沒有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險。
零點公司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
中國百分之六十六的城市居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險,在農村則更高達八十
由于缺乏保險中國約有百分之四十八的居民有病不就醫
百分之三十多的病人應住院而不住院。
2004年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發表的審計報告透露
在2003至2004年僅衛生部和北京市所屬十家醫院違規向患者多收費一千一百二十七萬元
衛生部和北京市的主管部門完全沒有盡到監管的責任
當中國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已經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
如果說中國醫療政策的失敗正是由于市場化改革不徹底
這種看法不僅過于簡單化而且掩蓋了問題實質。
從供給方看、各級政府任由農村合作醫療體系解體
放棄社區醫療衛生網絡的整合和建立
錦上添花地擴張城市中心醫院。
從需求方來看、政府基本只保證黨政事業機關的公費醫療
即便是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也是為了配套國有企業改革
讓非國企就業群體補貼大面積虧損的國企。
一個無法完全問責的政府
一個殘缺不全的城市社區門診和農村合作醫療服務網絡
一群集聚了大量資源并且地域性壟斷的城市大醫院
一套監管職能縱橫配置極為混亂的行政管理體系
使看病難、看病貴、有病不敢看、小病硬抗大病等死
成為殘酷的現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