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命運比祥林嫂還悲慘的農村中學生
按:我(周紹強)所在的學校,雖屬中國工科類"大專院校"之一,但卻是檔次很低的那類大專院校,有大專、中專、技校。我的學生中,有大專生、中專生、技校生。我上的課,多屬文科類雜碎。盡管如此,每次期末考試,我都要出一道題:“和老師說說我最感痛苦、最感壓抑的一件事”。于是,每次期末考試之后,一個個鮮活的、痛苦的靈魂就在我面前呈現了。他們中,有想組織暗殺團,“專殺大貪官”的;有想搶銀行的;有老是被一個馬加爵式的罪惡念頭折磨著的……。當然,更多的是家庭、個人和他人的不幸。這篇貼文,是一位大專女生的作文,原題為《我心中最壓抑痛苦的一件事》,今天讀了宇太先生的《親愛的同志們,請你們別哭》一文,實在忍不住,把它改為《一個命運比祥林嫂還悲慘的農村中學生》,在此貼上。
命運跟我開了個大玩笑,雖然在高考中我取得了我所能取得的分數,但是,以幾分之差,我還是與自己心目中的名校失之交臂了。接到自己掉榜消息后的那幾天,我不知胡思亂想了多少次。可能是文科女生天生喜歡幻想吧,我把自己可以想到的死的方式在大腦中通通演練了一遍,每一個女主角都是我自己。可是,我知道自己永遠不會把它付諸實踐。或許,我不是一個如他般勇敢的人。又或許,我正是從他身上學會了忍受與承擔。
他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伙伴,比我大兩歲。從我有記憶以來,他好像永遠那么聰明,成績也總是我們班最好的。與他在一起,其他小孩好像永遠也得不到長輩的夸獎。小學畢業后,我進了一所寄宿中學讀書,但是每次月末回家時,總能聽到他的“豐功偉績”,什么在區里的長跑比賽中獲獎了,化學競賽得了獎之類的。但是,初中畢業后,令我驚訝的是他卻沒有選擇上高中,而是去了一所中專。他的夢想一直是上大學呀。
一年后,我知道了為什么,唯一的原因是貧窮。這時,他已退學了,進了一間理發店學理發。因為家里繳完他第一學年的學費后,再也無力承擔第二年的了。他是一個驕傲的人,再也不和我們一起玩了。而我們其他幾個一起長大的孩子,好像也因為他工作了的緣故,漸漸和他生疏了。有一次回家,媽媽偷偷告訴我他精神出了問題。他不去上班了,逢人便講他學習如何厲害,踢球如何厲害,每次都是場上的風云人物,直到大家都聽倦了,看到他便躲。后來,他便到街上扯著陌生人講。有時候,他甚至用皮帶狠狠地抽自己,哭嚷著要回學校,要在學校一天三頓吃饅頭,讓父母給他買球衣。有一次我回家看到他坐在村口使勁地咒罵他的父母與親戚,淚流滿面。因為害怕,我沒有走過去與他說話。這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他,我是那么地恨當時自己的自私與軟弱。
我永遠也忘不了2004年的6 月,我聽到了同村的同學告訴我他死了時的情景。
他是從那所中專教學樓的四層走廊窗口跳下去的,掉在了下邊的河溝里,尸體浮了三天才被發現,都給泡脹了。我聽了并沒有哭,只是輕描淡寫說了句:“不會吧”,就走開了。
可是,之后的那幾天晚上,我翻來覆去卻睡不著覺。我不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什么,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么不堪地毀掉。?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雨,學校的電路也不知怎么回事,整個教學樓的燈一下全滅了。耳邊,女生們在一聲比一聲響的雷聲與慘白的閃電中尖叫著。我卻感到了一種心安,把板凳放倒在課桌下,我記得我蜷縮在里面起碼哭了兩小時。有時候無聲的哭真的是一種發泄,同時也是一種好的思考方式,淚流得眼睛發疼,卻使我想到了一個可以解釋一切的理由——生活不僅僅是幸福而已。他太傻了,傻到用自己的生命去懲罰命運對他的不公。其實,受懲罰的只有兩個人,那就是他的父母。“你是何其自私,何其殘酷啊!”我在那段日記的最后寫道。
從那以后,我就時常拿自己的幸運與他作對比,這使我不敢不去虔誠地認真學習。過去,我一直是一個邊玩邊學的人,用老師的話說是根本考不上大學的人。可是,我卻在高考中沒有失敗,考了我想要的成績,但是我卻在志愿中落榜了,原以為我會痛苦致死,好像人生也開始變得暗淡。兩個月后,卻發現原來什么也不是。
我想我至少是幸運的,雖然我沒能上我喜愛的學校,但是,我卻來了現在這所學校,在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時,我有時也很郁悶,可是只要我想到他,就覺得自己沒有浪費時間與金錢的權利。我不是一個有大理想的人,卻從他身上學會了如何承受現實與期望之間的落差。我想人有時痛苦不過是自己的期望不能實現罷了,而生活不可能性是滿足。所以,必須承擔失望后的痛苦,勇敢地承擔了,生活就會漸漸輕快起來,而不是被痛苦的念頭折磨著。
“如果我有一條圍巾,我就會把它圍在脖子上;如果我有一朵花,我就會每天為它澆水。”就像這首歌里唱的一樣,生活給了我們什么,我們就應該去承受。如果他能早懂,就不會選擇死的方式去解決。
老師,今天是元旦,我在這里祝您元旦快樂,您的笑容永遠留在臉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